影雕
影雕
影雕採用墨玉、山西黑等純色石材,經過水磨拋光后,在磨光面上把要雕琢的圖像輪廓描繪出來,根據黑白明暗成像原理,用特製的針一樣細小合金鋼頭工具,通過運用腕力調節針點疏密粗細、深淺和虛線變化而表現圖像。影雕既有攝影光學同等藝術效果又能體現繪畫筆觸技法,獨具藝術神韻。在現代科技日新夜異的今天,大典石刻影雕作為傳統手工精心雕作的工藝品,愈彰顯其價值,而且克服了像片圖畫年久會發黃褪色的缺點,可永久保存。
“江山不幸詩人幸”這句話從創作的本質點透了一個藝術的道理。用這句來說明“影雕”的誕生,同樣是極為合適的。
據老藝人回憶,影雕創於“文革”時期。一種藝術手法的創新常常是自然天成的。人為的強求往往難以如願。荒誕的歲月里,對偉人領袖“誓死捍衛”熾熱的“獻忠心”的活動中,有人提出能否採用“針黑白”的工藝雕琢一幅毛主席的像。這個新穎又大膽的想法即刻為虔誠的人們接受。然而,這不是開玩笑的隨便可以棄之的製作,事關重大且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於是一門新工藝就不經意中誕生了。但是,把一張照片不走樣還得傳神地雕在石板上,目下再純熟的技巧都困難重重。明暗該如何表現得豐富又有層次感?真是談何容易!好在精通人物繪畫和西洋透視法的畫家站在身邊熱情指點,憑著對偉人領袖十二分的熱愛和崇拜,他拿出平生最大的本事,一“針”一“針”地琢起來...毛澤東高大的形象屹立在北戴河的沙灘,背景是湧上來的海浪--終於成功了,石雕作品與原來的照片幾近一樣。這該叫什麼雕呢?大夥議論著,叫“影雕”吧。對!對!叫“影雕”。多少年後,有人遺憾:若當年就把這一塊影雕寄到北京獻給毛澤東,惠安影雕或許就轟動全國了。
影雕
就石影雕而言,其工藝大致有純手工影雕、手工(電動結合手工)影雕、激光影雕、噴砂影雕、影雕專用設備等。雕刻手法與模式多樣多變。
影雕是以早年的“針黑白”工藝為基礎發展創新的一種技藝。在鋸切厚度為1.5厘米,並經磨光或拋光的玉昌湖精良青石平板上用針鋒般的合金鋼釺,按照圖型需要,運用調節鑿點,釺鑿出大小、深淺、疏密不同的微點,使圖像顯示出來。
影雕的雛形始於清代石雕聖手李周獨創的“針黑白”工藝。至20世紀70年代,惠安石雕廠蔣友才等藝匠在美術界知名人士蔣清奇指導下加以發展創新,並把這一工藝定名為影雕。又從黑白影雕發展為彩染影雕。影雕藝術發展到新秀劉碧蘭、張聰明這批人,技藝已達爐火純青。劉碧蘭的作品,被國家外交部選為貴重的外交禮品,並多次參加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和西德等地的展覽,被譽為“不朽的藝術”。
影雕的主要作品有山水風景、飛禽走獸、花卉蟲魚、古今人物像四大類。其產品畫面有圓形、方形、矩形,既可供廳堂、室內擺設的珍貴裝飾品,亦可作饋贈親朋賓客的精美禮物。早期的作品有:《奔月》、《聖母》和《仕女圖》等。優秀作品有:僅一尺見方、閃現氣勢磅礴蜿蜒起伏的《長城》;色調明麗、意境盎然的《灕江新貌》;畫面簡潔、嫻雅恬靜的《竹林》;秀雅旖旎的《閩南風光》;場面熱鬧的《紅樓夢劇照》;仿效齊白石作品、別有神韻的《對蝦》和轟動香港、東南亞各地,被譽為“中華一絕”的《汪銘銓》、《科·阿基諾夫人》、《鄭成功》等人物頭像、肖像,等等。
影雕
市面上手工影雕其實就是電動結合手工影雕,也是最多見的影雕。雕刻流程中圖紙臨摹及雕刻前與純手工影雕大致一樣,不同之處在於雕刻過程中採用電動工具代替鋼釺工具,鑿點有一定的軌跡可循,常見為直線線條狀擺列或弧線型條狀鑿點擺列,其雕刻手法為借用電動振動工具(俗稱按摩器)雕出大概草稿或半成品後由手工修整為成品,但電動工具雕出的大多比較呆板。此類雕刻藝術價值較低於純手工雕刻,但在表現動物及山水花鳥很適用。區分純手工與電動工具雕刻主要對比鑿點。
激光雕刻其實很早就在鞋服制樣牌匾雕刻中廣泛採用,應用於石板上影雕是近幾年的。其原理是通過掃描雕刻圖檔后,電腦識別,激光點陣蝕刻。激光影雕的效果與雕刻的機器關聯極大,在高端一點的機器雕刻下,能看到連貫的點陣布點擺列,但到目前為止,尚不能克服雕刻深度不足,明暗對比不佳整體灰濛濛的弊端。激光雕刻后加以手工修整,可增加一點明暗對比度及有種鑿點雕刻的感覺,但藝術價值相對手工雕刻而言,相差極遠。此類雕刻優點相對於手工雕刻普通技工而言不易變形,能大批量生產。
其原理雷同於激光影雕,但就其市場佔有及反映可忽略不計。
採用先進的數控技術,在電腦的控制下,機械臂的針頭自動打點,雕繪圖案、圖像。它能克服手工製作時,產品質量水平不一致和產量的缺點,因為是針頭打點,跟手工原理一樣,對石板有直接的物理雕繪,效果比激光和噴砂都要好。在這一領域中,比較好的設備是由“一春科技”出產的影雕機。
閩南傳統手工藝不經意發展出來的新工藝--影雕,其採用純黑色、青色等純色花崗岩,經過水磨拋光后,在磨光面上把要雕琢的圖像的輪廓描繪出來,根據黑白明暗成像的原理,用特製的鋼頭磨成似針一樣細小的合金鋼,通過運用腕力調節針點的疏密粗細、深淺和虛線的變化,而表現圖像。雕制過程中不允許出錯,首重“腕力”,對“眼力”之要求更為嚴苛。尤以雕制肖像為最難。影雕既有攝影光學的同等藝術效果又能體現繪畫筆觸技法,獨具藝術神韻。在現代高科技日新夜異的今天,影雕作為傳統純手工精心製作的藝品,愈彰顯其價值,而且克服了像片圖畫年久會發黃、褪色的缺點,可永久保存。
影雕的圖案包羅萬象,選圖廣泛,可入畫者均可為題材。業內常以肖像寫真、婚紗寫真、西洋名畫、人物、動物、山水花鳥、貨幣等等分類。其中西洋名畫泛指人體藝術、西方名畫;人物分A真人肖像中的部分年代久遠者(含歷史名人)、喬丹等,B佛像、神像、日本浮世繪、仕女、古代人像等;動物含飛禽走獸、各類寵物;山水花鳥包含實景拍攝的風景照及繪畫。
影雕可廣泛應用於家居賓館廟宇壁畫裝飾、碑像寫真、案頭擺設、紀念禮品,不僅是饋贈之工藝佳品,更是具有很高藝術欣賞價值的美術收藏作品!
影雕堪稱“中華一絕”,是對其藝術品位的肯定,然歷經近三十年的發展,誠如魯迅先生所言: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從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影雕整整沉寂了十多年,至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才漸為推廣,現今活躍在石影雕界者,幾乎均是當時學藝的一批,當時的思想觀念及高利潤,成就了多精品與影雕的繁榮。至九十年代中期,學影雕者蜂擁而至,商潮下急功近利、惡性競爭加劇,相互壓價的結果導致影雕藝品的質量逐漸下滑。又新增機械(俗稱:按摩器)加工,以次充好層出不窮。整個業界呈無序發展。除少量技藝出眾者,大量工人選擇轉行。加之許多女孩歷經結婚生子階段,多數選擇遠離影雕。而九十年代後期所學者,出色者寥寥無幾。影雕大有後繼乏人之憂。每個人的觀念總是不同,或許此種現象就是影雕復舒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