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飛來寺的結果 展開
飛來寺
江蘇省溧陽市寺廟
徠飛來寺,距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的水西村1.5公里。它坐北向南,背靠連綿起伏的茅山余脈,前有廣闊的平原河川輝映。
徠始建於漢,至清咸豐年間,寺院全毀。民國17年(1928)再建觀音殿。“文化大革命”中寺屋全毀,寺內的飛來石也搬至宋巷村六角塘做了碼頭(農村在池塘洗衣、洗菜的踏腳石)。2003年5月,經溧陽市人民政府批准重建,台胞宋和春先生(原籍前馬鎮花培嘴村人)先後投資80餘萬元,建造天王殿、觀音殿以及僧房、齋堂等30餘間,並迎請供奉釋迦牟尼、觀音、地藏、藥師佛、阿彌陀佛、十八羅漢等10多尊佛像,現正籌建大雄寶殿。
飛來寺為觀音菩薩道場,每年有三次廟會,即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尤其是九月十九的廟會頗為隆重,香客達數千人。
寺內有一塊“飛來石”,現屬溧陽市保護文物。原系一塊隕石,后經加工成長方形,石長1.5米,寬0.6米,高0.4米,重約800公斤,石色青黑,光滑細膩。石面有石筋,色白如玉,每逢風雨,石紋隱隱約約地顯出形似梅枝,故志書稱“月梅古石”。該石一直置於飛來寺“天王殿”佛像神台前,原山門上有一門聯云:“一石飛來留聖跡,五村耆老答神麻”,既道明了飛來石的由來,也交代了因石建寺的緣由。民國27年(1938),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部、政治部分設宋巷裡西街口時,飛來禪寺曾作為新四軍的後方醫院。同時,新四軍和溧陽縣抗日民主政府在飛來禪寺曾開辦了飛來寺抗日小學。
寺務由智善法師主持,常住僧人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