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陸龜

希臘陸龜

希臘陸龜(學名:Testudo graeca),英文名:Algerian Tortoise; Common Tortoise; Greek Tortoise; Moorish Tortoise; Spur-thighed Tortoise,CITES附錄Ⅱ級,IUCN 紅色名錄: VU(1996);具圓形甲殼,一般長20厘米。身體寬短,背腹具甲。硬甲殼的內層為骨質板,來源於真皮;外層或為角質甲或為厚的軟皮,均來源於表皮。頸、四肢和尾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進甲內。脊椎骨和肋骨都與背甲的骨質板癒合在一起,胸廓不能活動。上、下頜無齒而具堅硬的角質殼。雄性有交配器,卵生,有石灰質或革質的卵殼。

一般營陸地生活。為草食性,壽命較長,一般可活數十年。分佈於美洲和歐洲。

外形特徵


希臘陸龜
希臘陸龜
希臘陸龜具圓形甲殼,一般長20厘米,但最大幾乎可達兩倍。頂部圓形,背部中心最高突然降至殼體邊緣,有一個寬頸切口,后緣略微大,大張開並略微呈鋸齒狀。宮頸盾通常長而窄。脊椎比同屬更長更寬。第五椎體膨脹,但比第四椎體窄。脊椎和胸腔乳暈很少提起,與外殼看起來更平滑。每邊有十一邊緣裙,和一個不可分割的足上盾存在,在一些個體中足上被分割。
希臘陸龜
希臘陸龜
背殼的顏色變化從黃色、棕褐色、黑色、深褐色、完全灰色或黑色。腹甲很發達。其前額僅稍微上翹並朝向前方輕輕漸縮,後部切口較短和較窄。腹甲處成對咽喉盾有明顯增厚,上腹甲有內凹,但僅稍微延伸超出背甲輪緣。腹甲是黃色至黃綠色,棕色或灰色,有一些深褐色或黑色斑紋。
頭部中等大小,與一個不突出的鼻子和稍弱上鉤的三尖瓣上顎。其前額很少有縱向紋,但是正面被細分成大鱗,其他的頭部鱗片小。該頭飾斑紋從黃色到棕、灰色、黑色,帶或不帶黑色斑點。三至七個縱排的大鱗,重疊並覆蓋發達的骨化皮膚及每個前腿的前表面。大腿有一個大的錐形結節。尾巴較小。頸部,四肢和尾巴都是黃褐色至灰色。
染色體含有54-60染色體,但二倍體染色體數為52,如在其它陸龜。雄性有更長,更厚的尾部與超越的背甲邊緣的排泄孔。

分類特徵


希臘陸龜,背甲長可達30厘米,頂鱗1 枚,前額鱗2枚或多枚,背甲黃至棕褐色,沿盾縫有黑褐色大斑,臀盾1枚,腹甲色斑與背甲類似,四肢5爪,部分個體前肢4爪,股部具棘鱗。

分佈範圍


分佈於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保加利亞、埃及、喬治亞、希臘、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喬丹、利比亞、馬其頓、摩爾多瓦、摩洛哥、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西班牙、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突尼西亞、土耳其、烏克蘭。
引進:塞普勒斯、法國、義大利。
希臘陸龜分布圖
希臘陸龜分布圖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199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飼養須知


該種在飼養的陸龜中屬於比較困難的品種,由於是完全陸棲的烏龜,除了飲水之外,籠內不須準備其他的水域,如果落入較深的水中,可能會溺死,因此須特別注意。菜葉、胡蘿蔔、地瓜、水果、等蔬菜、野草、九官鳥、陸龜的專用人工飼料等,都可作為食物。包含中還應經常添加鈣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