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遺址
圓山遺址
圓山遺址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區圓山西邊緩坡,面積約有2.7公頃,遺址中出土有大量的貝殼、石器、陶器、玉器、骨角器以及獸魚骨等遺物,為全台灣最珍貴的史前遺址之一,也是罕見的多文化層遺址。
圓山遺址
意 義:圓山遺址的發現,為了解台灣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主要信息
圓山遺址位於台北市圓山動物園內,早在清光緒二十三年,即1897年就被發現。台灣光復后,考古工作者先後進行過多次較大規模的挖掘,獲得成果。圓山文化該文化距今有3500年至4000年,包含 圓山遺址上下兩個文化層。上層是早期圓山文化,主要部分是個堆積厚度達到2米以上的貝層,發現大量人類食用后的貝殼、獸骨和使用后的器具。下層為晚期圓山文化,主要出土的是帶有繩印紋的陶器,這是繼大坌坑文化之後,台灣北部盆地發現的最古老的史前文化,因此也稱下層大坌坑文化。台灣考古學者推斷,圓山文化人可能是從今日廣東省的海豐到廣州之間的沿海地區遷移而來的。
圓山遺址
依照國際通行的辦法,以最接近遺址的現代村落為該遺址命名的原則,因此將其遺址命名為“圓山遺址”。又將最先發現的遺址名稱為該文化命名的原則,將其首先發現的史前人類活動紀錄命名為“圓山文化”。
圓山遺址
圓山文化較普遍說法是指1897年由日本學者伊能嘉矩與宮村榮一首度發現的史前時代遺跡。
這是西元前2800年至西元前500年前,繼台灣大坌坑文化之後,於台北盆地北側的發展的史前文化。圓山文化文化後來分佈於現今圓山、芝山岩、關渡,大坌坑,五股慈法宮,中和。圓山遺址大致區域為淡水河兩岸及新店溪下游的岸邊,並可能沿著基隆河河谷分佈到基隆港口附近的海岸平原。圓山遺址根據1964年開始的陸續碳十四測試,該文化年代可能存在時間約在西元前2800年至西元前500年,時間持續2000年以上。
圓山文化因地形等因素,文化相貌改變很少。
貝冢為該遺址或圓山文化的最大特色,貝殼種類有烏蜆、牡蠣、九孔螺、芋螺、榧螺、川蜷螺、千手螺、窗貝等等,這些種類多半屬於半淡半鹹水性的貝類,可驗證圓山時期台北湖為一鹹淡水交雜湖泊。又依貝冢所保存下來食物殘渣推測,當時代人已知飼養家畜,以撈貝、漁獵及農耕為生。另外日據時期於該遺址挖掘出五座墓葬得知,當時居民有拔牙甚至獵頭習俗。圓山遺址以通行歷史文化區分,圓山文化應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史前文化。
圓山遺址出土的器物
圓山文化出土的器物種類十分豐富,依期種類可分:圓山遺址石器:圓山文化出土的石器種類很多,使用質材包括安山岩、砂岩、板岩、頁岩、蛇紋岩等等。種類有斧、鏃、石刀、樹皮布打棒、砥石、石錘、石片器等。其中,石刀和樹皮布打棒為全台灣所發現最早者。
圓山遺址玉器:錛、箭頭、玦、環、珠等。
圓山遺址陶器:手工制,質地多砂,顏色以紅棕、黃棕為主,大多為素麵紋,器蓋、把手外常有紋飾,器型則多為雙把帶有圈足的罐形器。
圓山遺址骨角器:獸骨、鹿角精製而成的錐形器、魚鉤,及有倒刺的魚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