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丘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貝丘(ShellMound),古代人類居住遺址的一種,以包含大量古代人類食剩餘拋棄的貝殼為特徵。日本稱為貝冢。大都屬於新石器時代,有的則延續到青銅時代或稍晚。
貝丘遺址多位於海、湖泊和河流的沿岸,在世界各地有廣泛的分佈。在貝丘的文化層中夾雜著貝殼、各種食物的殘渣以及石器、陶器等文化遺物,還往往發現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遺跡。由於貝殼中含有鈣質,致使骨角器等往往能保存完好。根據貝丘的地理位置和貝殼種類的變化,可以了解古代海岸線和海水溫差的變遷,對於復原當時自然條件和生活環境也有很大幫助。
貝丘遺址
中國沿海發現貝丘遺址最多的,當推遼東半島、長山群島、山東半島及廟島群島,此外在河北、江蘇、福建、台灣、廣東和廣西的沿海地帶也有分佈。在內陸的河流和湖泊沿岸還發現有淡水性貝丘遺址,前者以廣西南寧邕江沿岸的貝丘遺址為代表;後者則以雲南滇池東岸的貝丘遺址為代表。
貝丘俗稱貝丘遺址。以文化層中包含人們食余棄置的大量貝殼為顯著特徵的古代遺址類型。年代主要為新石器時代,有的延續得較晚。分佈在沿海、內陸濱湖和臨河地帶,所含貝類基本上分為海生和淡水兩大類。其堆積層中往往發現文化遺物、魚骨和獸骨等,有的還有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遺跡。這種遺址反映出漁撈活動在經濟生活中佔有相當的比重。在考古等科學工作中通過對貝丘位置、貝類種屬及其生活習性的研究,可幫助考察自然環境的變遷。
頂螄山貝丘遺址
邕寧縣頂螄山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位於蒲廟鎮新新村九碗坡東北約1公里的頂螄山上,即八尺江與清水泉交匯處的三角嘴南端,屬邕江支流八尺江右岸第一階地;現存面積5000平方米。
該遺址於1994年8月發現,1996年10月,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華南工作隊和自治區文物工作隊的考古專家複查鑒定,確認為目前廣西發現的保存狀況最好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之一,並決定將該遺址的發掘列入199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重點課題。
1997年4月7日,組成了頂螄山貝丘遺址發掘工作隊。4月15日,開始首期發掘工作,歷時3個月。已清理挖掘面積500平方米,發現古人類墓葬群和灰坑、柱洞等居住遺跡,獲得了大量地層關係明確的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物,包括陶片、石器和蚌器等史前人類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千餘件及當時人類遺棄的牛、鹿、象、鳥等多種動物骨骸。
在遺址中出土了一批肢解葬墓,其中最奇特的是65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為25歲—30歲。其葬式系從頸、腰、髖股關節、膝關節、肘關節、肩胛骨六處肢解后將頭顱塞進胸腔內進行埋葬。此葬俗在全國乃至世界上均為罕見。考古學家考察表明,頂螄山貝丘遺址是解放以來廣西境內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文化內涵非常豐富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通過發掘研究,對認識廣西地區史前文化類型、特徵和內涵,解決廣西和整個南寧地區史前文化的基本框架和發展序列問題,探討廣西史前時期的人類種屬、體質特徵及東南亞地區史前人種的關係,研究廣西在華南與東南亞地區史前文化交流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及史前廣西的自然環境及變遷、人與自然環境間的互動關係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科學價值。
1998年2月18日,國家文物部門組織專家評選“199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邕寧頂螄山貝丘遺址名列第三。
虎門鎮貝丘遺址
位於虎門鎮村頭村西的大山園,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因廣(州)深(圳)高速公路要通過遺址,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廣東省考古研究所和東莞市博物館組成的發掘隊,分兩期對遺址中高速公路用地部分進行了發掘、清理。先後費時一年多,發掘面積共3375平方米,約佔遺址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是目前廣東省青銅時代早期遺址發掘面積最大的一處。
貝丘遺址
虎門鎮貝丘遺址的發現與清理,對確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早期青銅文化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種類繁多的出土遺物中,陶器以其形制、花紋、陶色構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區這一時期考古學文化陶器群的典型特點,為今後國內外考古學家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區古代文化,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實物資料。
1989年6月29日,虎門鎮貝丘遺址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大理銀梭島貝丘遺址
大理銀梭島位於大理洱海東南,面積23300平方米,遺址分佈於島的北部,現存面積約3000平方米。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進行考古發掘,發掘面積300平方米。
發掘發現,遺址中心區文化堆積保存較好,最厚處達6.8米。遺址的中、上層堆積中含有大量的螺殼和遺物,現場對螺殼的採樣和統計發現,大部分的螺殼尾部被人敲打過,以便於食用。出土大量遺物,其中以陶片最多,約有30噸,根據顏色和質地,陶器可分為夾砂橙紅陶、黃陶、夾砂灰陶等。通過細篩篩選,獲取了大量的小動物骨骼和小件器物等,編號小件器物多達14000餘件,可分為陶、石、骨、牙、蚌、玉、銅器七大類,以陶器、青銅器、石器等最引人注目。青銅器中,鍛打的青銅魚鉤製作精美。另外,還清理出石牆、柱洞、灰坑、火堆、水溝、墓葬等遺跡。
該遺址是我省首次發掘的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的貝丘遺址,發掘工作為我們進一步認識洱海區域的早期文明建立了新的視角,並為雲南早期考古學文化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內容。
象州縣貝丘遺址
貝丘遺址是象州縣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城南約2公里處,是廣西目前已發現的最大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之一。遺址南至南沙灣三溝,北至象州鎮二溝,西至柳州河東岸,東至方家坪舊屋東北沖槽(現聯壯公司往河邊附近),南北長約150米,東西寬約100米,層高約1~1.5米。可見螺螄殼、蚌殼、脊椎動物骨骼的化石以及夾砂陶片、石斧、石奔等石器,石器多呈扇形、舌形、三角形。該貝丘遺址是目前廣西已發現的分佈在最北面的新石器時代的河旁台地貝丘遺址,距今約一萬年,對研究古人類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
河宕貝丘遺址
貝丘遺址
1977年開始,廣東省博物館和佛山市博物館聯合對這裡進行了挖掘。發現了大量生活居住遺跡和文化遺物,獲得各種石錛、斧穿孔鏟形器、鑿、矛、鏃、礪石及石環、石環芯等600多件;可復原陶器近20件。河宕遺址還發現了新石器時期的墓葬77座,經科學鑒定其性別、年齡和體質特徵達57座,發現其中19個男女為人工拔牙個體,是我省目前發現的拔牙個體數量最多的一處。
禪城區文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河宕文化的出土還原了四千年前佛山人在這裡生存和繁衍的風貌。以往說佛山的制陶業或者制陶史,都是始於唐代或者唐宋的,而河宕遺址中制陶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200~3500年前,也就是說,佛山制陶業的歷史往前推進了至少2000年。”
洋坪貝丘遺址
洋坪貝丘遺址館藏文物
大西頭漢墓群:位於水邊鎮大西頭村北.從漢至隋均有發現,分佈在長2公里,寬1公里的山崗上,多數墓葬因雨水沖刷,封土與地面相平。部分墓室已坍陷,均未清理,僅出土少量漢代小口壺等文物。
嶺上西晉墓:座落在巴邱鎮嶺上,現武警中隊營房背後萊園內。墓室南北向.長2.85米,寬1.5米,墓底至券頂高1.45米。墓壁平砌,墓磚長33厘米,寬16厘米,厚7厘米,飾有網格同心圓紋,系單室磚基。清理前,因開闢菜地,券頂部分被取走,墓室底部穿鑿成一直徑約60厘米的孔洞,有部分文物跌落,因泥沙淤積,無法取出而損失。1982年11月進行清理,出土青瓷器13件,黛硯1件。
洋坪南朝墓:位於福民鄉洋坪南磚瓦廠附近。經探查墓共7座.分佈在長60米、寬20米的小山坡上。南北向,磚結構,封土2米余,因建磚瓦廠,破壞嚴重。1983年縣文物普查隊對其中兩座進行了清理,出土青瓷器8件及鐵劍(殘)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