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萬里橋的結果 展開

萬里橋

廣西興安萬里橋

萬里橋,廣西興安萬里橋,歷史上著名的古橋

簡介


興安萬里橋
興安萬里橋
萬里橋位於興安縣城東門外靈渠上,橋為虹式單拱石橋,以長方條石錯縫圍砌,是興安最古老的一座石橋,也是廣西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歷史上被稱為“楚越要津”。據記載,此橋是桂管觀察使李渤於公元825年至827年間(唐寶曆年間)維修靈渠時創建。明董傳策有《渡萬里橋去京師萬里》詩。據說此橋距唐朝京師長安萬里,故名萬里橋。
橋歷千餘載,幾經修繕,現所見的萬里橋為1985年重建。橋面平直,上建四角八柱亭,單檐歇山頂,翹角,混凝土仿木結構,覆蓋綠色琉璃瓦,天棚彩繪飄海圖。橋全長15.2米,橋面長7.45米,寬6米,距離水面4.55米,跨徑6米。橋面兩側立條石護欄,橋亭上方懸掛有著名作家魏巍書題的“萬里橋”三個大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代,當地一個在外做官的貴族,捐款在橋上修建了涼亭,涼亭後來曾兩次毀於大火又重修。上世紀80年代及2004年,當地政府為發展旅遊業,又兩度重修萬里橋及橋亭。現在橋的南岸,立有明代吳玉所寫的《萬里橋記》和“萬里如歸”題詞兩塊石碑。
位於興安城內,距南陡二公里。地當南北交通要衝,橋北即全州至興安驛道,橋南為興安至桂林驛道。橋北100餘米即唐至清代白雲驛遺址。萬里橋為一座單拱石橋,原來橋上無橋亭,明洪武初年,興安知縣曾孔傳於橋上增建橋亭,始成為一座可避風雨的風雨橋。萬里橋位於城市中心,人來人往終日不絕,加上靈渠兩岸桃柳夾岸,桃紅柳綠相映成趣,人們愛在此眺覽小憩,路經興安的文人墨客也愛到此遊覽。明代刑部主事董傳策因劾嚴嵩誤國,被下獄后貶官南寧,路經萬里橋時曾題詩一首:“億昨含香侍聖朝,風煙回首隔迢遙。客游忽到三江峽,世路今過萬里橋。籠內乾坤入獨醒,舟小日月賦堪消。戍樓那更炎荒遠,橫笛秋天爽氣飄。”被奸臣陷害的悲憤之氣,躍然紙上。天公就會作弄人,幾年後不可一世的嚴嵩也貶官廣西,經萬里橋時也題詩一首:“興安城廓枕高邱,湘灕水分南北流。萬里橋頭風雪暮,不知何地望神州。破屋古忪喧夕籟,遠峰寒露起層陰。梅花兩岸湘灕水,歲晚相隨到桂林”。詩中表達的已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的頹廢之氣了。現在的靈渠兩岸,桃柳巳很少了,代之的是桂花,夾竹桃等樹種,景觀更為優美。萬里橋也更為熱鬧。遊覽靈渠的人們也更愛到萬里橋上走一走,看看古渠之風貌,所謂“步行一萬里,縱觀二千年”是別有情趣的。

軼事流傳


靈渠渠水流到興安縣城,一座單拱大石橋跨越渠上,橋頭刻有“萬里橋”三個大字。說起萬里橋的來歷還滿有意思。
兩千多年前,興安北街里是中原和嶺南來往的交通要道。開鑿靈渠后,渠水從這裡經過,把這條要路截作兩下,於是,官府就在渠上架了一座木橋。木橋又矮又窄,來往行人多,非常擁擠。船隻經過,還要臨時挪開橋板,等船過了才又搭回,行人得等老半天才能過橋。老百姓怨聲不絕,便寫了一首打油詩貼在橋上:
坐北朝南一木橋,走在橋上動搖搖,
船隻過渠橋拆去,行人站得腳打飄。
唐朝寶曆年間,桂管觀察使李渤來興安修整靈渠。一天,他微服私訪從這裡經過,見到橋邊的詩句,心中思忖:這寫的雖不成詩,卻也道出了百姓的怨氣。回到驛館,便叫一個隨從如此這般地給縣令寫了一封文書。
縣令接到觀察使的文書,馬上拆開來看,卻是一首詩。縣令不解其意,就叫人把全城的知名文人都請來幫他解釋。大家看到觀察使送來的詩是這樣的:
靈水清清渠岸高,雖是有橋似無橋,
隔岸猶如隔千里,民怨如潮何時消。
一個士子說:“這是要我們修千座橋,免得老百姓有怨氣。”另一個士子說:“非也,非也,這是要我們換座橋。”
大家琢磨爭論了半天,最後敲定,還是要換座橋。於是縣令叫一個鄉紳為首,籌備銀兩修橋。老百姓出了銀錢,官紳們脹了荷包,之後,只換了另一座木橋。
隔了一段時間,李渤又從這裡經過,又見一群人圍著看字條,他走近一看,見是一張白頭帖子,上面寫的是:
拆了舊橋換新橋,換來換去是木條。
縣令多紳同條褲,修橋銀兩進腰包。
李渤看那橋,果然還是座木橋,只不過稍微寬了點,高了些。心裡好生不滿,回到驛館,忙派差人把縣令叫來。縣令還以為觀察使要獎賞他呢,哪知一進門就挨了一頓斥責,說他不體諒民情,最後,限他三個月內修好一座石拱橋。
縣官回到府衙,整天板著臉,坐卧不安。他有個侄兒名叫趙七,是個劣紳,得知此事後,便要把這個差事攬過來,想從中撈些油水,還想掛個修橋鋪路的美名。要叔叔讓他承包此事,縣令真的成全了他。
趙七經過籌糧捐款,召募石匠,一番準備之後便動了工。由於百姓都盼望石橋早日建成,石匠民夫都竭力盡心,日夜趕工,不到三個月,一座堅固的石拱橋真的修成了。趙七來到橋上,東瞧瞧,西望望,好不得意。一個管家見此,忙湊上來獻計說:“你何不在橋上給縣令阿叔留幾個字,也好流芳千古。”趙七聽了,正中下懷,縣令名叫趙禺三,於是,他便命石匠在橋上刻了“禺三橋”三個大字。
四周的百姓,素知縣令趙某為人奸狠毒辣,而今卻想貪功立碑,背地竊竊議論。夜裡,有一個懂刻石的,就悄悄在“禺”字上面添了個草頭,“三”字上頭改成個“甲”字,變成了“萬里”二字。
過了幾天,趙七陪同縣令來到橋上,正想給他拍馬屁邀功,可是到橋邊一看,“禺三橋”變成了“萬里橋”,氣得火冒三丈,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他正想向縣令稟告,要追查改字人的時候,李渤騎著高頭大馬走來了。他看著“萬里橋”三字,手捋鬍鬚微微點頭,對縣令說:“由此至京城恰好萬里,名副其實,橋名好,橋名好!”
縣令和趙七聽了,真是啞子吃黃蓮,有口也難言。只得跟著連聲稱好。從此,“萬里橋”這個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