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氟伏沙明的結果 展開

氟伏沙明

兒科用藥

簡介


● 通用名:氟伏沙明
● 商品名:蘭釋、瑞必樂
● 英文名稱:Fluvoxamine

氟伏沙明是什麼葯


● 氟伏沙明是一種抗抑鬱葯,可用於治療抑鬱症。

氟伏沙明在兒科有哪些用途


● 抑鬱症及相關癥狀的治療。
● 強迫症癥狀治療。

氟伏沙明兒科常用製劑和規格


● 藥物的製劑和規格不同,它們的給藥方法、途徑和吸收速度、穩定性也不一樣,各有特點。不同廠家的製劑因製作工藝不同,其藥物效果和不良反應可能也不一樣。具體如何選擇請諮詢醫生。氟伏沙明兒科常用製劑和規格如下。
● 片劑:50mg。

用藥前須知


什麼情況下禁止使用氟伏沙明

●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 禁止與單胺氧化酶抑製劑聯合使用

哪些情況下謹慎或者避免使用氟伏沙明

● 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 有驚厥史患者慎用。
● 應避免不穩定性癲癇患者使用該葯。
● 同時應用影響血小板功能的藥物者以及有出血史患者慎用。
● 氟伏沙明與一些藥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藥物,使用氟伏沙明前請務必告知醫生,並諮詢醫生是否能用藥,如何用藥。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你可以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了解氟伏沙明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氟伏沙明在兒科如何用藥


● 兒童處在身體發育階段,肝臟、腎臟、心臟和大腦等重要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因此用藥不同於成人,需要嚴格遵醫囑用藥。
● 抑鬱症及相關癥狀起始劑量為50mg或100mg,晚上一次服用。逐漸增量至有效,常用有效劑量為100mg,且可根據個人反應調節。個別患者可增至300mg/d。若劑量超過150mg/d,可分次服用。癥狀緩解後繼續服藥至少6個月。預防抑鬱症複發推薦劑量為100mg。強迫症起始劑量為50mg/d,服用3~4日,通常有效劑量在100~300mg/d。應逐漸增加劑量。
● 8歲以上小兒和青少年每日最大劑量為200mg。單劑量口服可增至每日150mg,睡前服。若每日劑量超過150mg,可分2~3次服。若服藥10周內癥狀沒有改善,應繼續使用本品。已獲得良好效果,應根據個人反應調整儘可能低的有效劑量繼續服用。

用藥期間注意事項。


● 本類藥物有加重抑鬱患者自殺意念的傾向性,應倍加註意,嚴密監護
● 使用本品時定期檢查血常規及心、肝、腎功能。
● 用藥期間,不應駕車或操作機械。
● 服用藥物過量時,應儘早催吐、洗胃,並給對症和支持療法,透析、換血可能無益。
● 停用本品時,應逐漸停葯,以免出現撤葯綜合征。

發生了藥物不良反應怎麼辦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如果不良反應較大,需要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

什麼情況下需要立即就醫

● 頭痛、心悸或心動過速。
● 焦慮、失眠、嗜睡。
● 直立性低血壓、關節肌肉痛、皮膚過敏。

氟伏沙明如何保存

● 氟伏沙明藥品應該在室內避光、乾燥處密閉保存。
● 不要將該藥物分享給與你有相同癥狀的人使用。
● 藥物要遠離兒童。

氟伏沙明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 噁心、嘔吐、口乾、消化不良、腹瀉、食慾缺乏、體重減輕。
● 失眠、嗜睡、頭痛、焦慮、不安、神經敏感、乏力、視物模糊也常見,但較輕微,且多發生在治療早期,一般不影響治療。
● 頭暈、震顫、驚厥、錐體外系反應已有報道。
● 過度出汗、皮疹、蕁麻疹、瘙癢。有的患者在發生皮疹時,還可能涉及肺、肝、腎,可能為血管炎,因此,使用本品時如發生皮疹應立即停葯。
● 肝功能異常。
● 低血鉀、低血鈉、缺鐵性貧血、血糖升高或降低。
● 超量可致噁心、嘔吐、中樞神經興奮,甚至有死亡報道。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哪些藥物會與氟伏沙明相互作用


● 有些藥物可能與氟伏沙明相互作用,包括處方葯、非處方葯、疫苗、維生素、草藥等。這些藥物與氟伏沙明一起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 與華法林、苯妥英、茶鹼和卡馬西平合用時,應調節這些藥物的劑量。
● 本葯可增加苯二氮䓬、普萘洛爾的血葯濃度。建議不與三環類抗抑鬱葯同時應用。
● 與華法林合用2周,華法林的血葯濃度明顯增加且凝血時間延長。用藥期間應避免攝入乙醇。
● 與鋰鹽或色胺酸合用,可增強5-羥色胺效應。

如何合理使用氟伏沙明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氟伏沙明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你的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你的相應濫用藥物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產生耐葯,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氟伏沙明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以免形成耐葯、病情反覆或者再次加重。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葯和生物製品.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胡亞美,張金哲,江載芳。兒科藥物治療學。第2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