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超清

原中共寧岡縣委書記

龍超清(1905一1931),出生於江西省井岡山市寧岡縣鵝嶺鄉塘南村的仕宦之家。

1925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經蕭國華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2月20日,成立中共寧岡縣委,龍超清任縣委書記。

1929年秋特委調龍超清去蓮花縣任縣委宣傳部長。三個月後,他又調回寧岡,專任邊界特委宣傳部長。1930年3月他當選為贛西南特委委員;6月任西路行委書記。他將贛江以西的地方武裝組成西路縱隊,併兼任政治委員。7月西路縱隊編入紅二十軍,他任該軍第三縱隊政治委員,併當選為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

1931年底在江西廣昌縣被錯殺,年僅26歲。

人物生平


1926年7月,受江西省黨組織的派遣,以國民黨特派員身份,回寧岡組織力量。與劉克猷、劉輝霄在龍市組織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為井岡山黨組織的創建打下了基礎。9月組織成立寧岡縣農民協會,龍超清任委員長。
1926年10月和劉輝霄策動“井岡山綠林武裝”袁文才部發動起義,推翻了北洋軍閥寧岡縣政府,驅逐知縣沈清源,成立寧岡縣人民委員會,將袁部改編為寧岡農民自衛軍。11月底中共寧岡支部在龍市龍江書院文星閣正式成立,共有黨員7人,龍超清任書記。隨著農民運動的蓬勃發展,黨員發展到30餘人,下設5個黨團支部。
1927年1月中共江西省委指示將寧岡支部改為縣委,龍超清任書記。並在袁文才領導的寧岡農民自衛軍中建立了黨組織。7月成立了中共寧岡區委。從此,井岡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工農革命運動。10月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期間龍超清安排部隊食宿,向毛澤東詳細介紹了井岡山地區的政治、經濟、地理等方面的情況,並擔任同當地農民武裝領導人袁文才的聯絡工作,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1928年2月20日在龍市劉德盛藥店召開全縣黨員代表大會,成立中共寧岡縣委,龍超清任書記。縣委成立后,積極配合紅軍投入鞏固和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偉大鬥爭。
1929年1月紅4軍主力向贛南出擊,他帶領地方武裝留守九隴山。此時,湘贛敵軍4個團向該地區發起進攻,龍超清機智果斷地將部隊組成三道防線,每道防線陣地前都布滿竹釘、滾石和鹿砦,利用天險打敗敵人的多次進攻。
1930年3月當選為贛西南特委委員,後任西路行委書記,他將贛江以西的地方武裝組成西路縱隊,併兼任政治委員。7月西路縱隊編入紅20軍,他任該軍第3縱隊政治委員。從2月起贛西地方武裝曾先後8次圍攻吉安,龍超清指揮了多次進攻戰鬥。他和革命群眾一起高舉紅旗,英勇攻擊,多次攻到吉安城下,給敵人造成極大威脅。10月他又帶領1萬多地方武裝和工農群眾,配合紅1方面軍第9次攻打吉安的戰鬥,終於摧毀了敵人在贛西的最後一個反動保壘,形成了縱橫千里、人口達400餘萬的贛西南革命根據地,龍超清在這場鬥爭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1931年在江西廣昌縣錯遭殺害,年僅26歲。全國解放后,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龍超清雕塑
龍超清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