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科技大學

輕工業高等院校

陝西科技大學(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簡稱陝科大,位於陝西省會西安,是中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以輕工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集團公司與陝西省政府共建,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陝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之一,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教育部“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試點院校和陝西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所輕工業高等院校,學校創建於1958年,時名北京輕工業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輕工高等學校;1970年遷至陝西咸陽,改名為西北輕工業學院;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一;1998年學校划轉到陝西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陝西科技大學;2006年學校主體東遷西安。

截至2021年5月,學校西安未央、太華路和咸陽三個校區總佔地2055畝,下設15個二級院部、本科專業63個;擁有博士后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ESI全球排名前1%學科3個;專任教師12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2.1萬多人,其中碩士、博士研究生近3700人。

歷史沿革


1958年6月26日,北京輕工業學院成立。學校從籌建到開課用時四月。
1970年10月,學校搬遷到陝西省咸陽市,改名為西北輕工業學院;同年,咸陽輕工業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學院籌建處併入。
1972年,招收了第一批工農兵大學生;同年,陝西工業大學紡織系併入西北輕工業學院。
1977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一。
1978年,紡織系從學校分出。
1979年,輕工業部與陝西省委商定,學校不再遷回北京,但要抽調一批骨幹教師回京工作。
1998年,學校從輕工業部划轉到陝西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
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西北輕工業學院更名為陝西科技大學。
2003年,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06年,學校主體東遷西安。
2011年,學校入選陝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同年,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2年,陝西省政府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集團公司簽訂協議共建陝西科技大學;同年,學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2018年,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
2020年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
2021年6月,加入陝西高校革命文化傳承聯盟。
2021年7月26日,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2020年現有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一級學科博士點。
2021年7月,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一級學科碩士點。
2021年7月26日,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21年5月,設有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與人工智慧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文理學院、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阿爾斯特學院和體育部等15個學院(部)。本科專業63個,涉及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經濟學、法學、醫學、藝術學、教育學等9大學科門類。
專業設置
學院名稱專業名稱
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輕化工程(漿紙方向、皮革方向)、包裝工程、印刷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學、納米材料與技術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藥物製劑、製藥工程、乳品工程
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工業工程、物流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智能製造工程
電子信息與人工智慧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網路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物聯網工程
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行政管理
化學與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石油工程
設計與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產品設計、動畫、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工業設計(理工)、服裝設計與工程(理工)
文理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應用物理學、英語
繼續教育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阿爾斯特學院——
體育部——

師資隊伍

截至2021年5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200多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近600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2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教育部高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委員、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陝西省“三五”人才等國家級或省部級人才多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24個。
陝西科技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
國家級、省部級人才
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馬建中、許並社、張美雲
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張美雲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許並社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劉昭鐵、王學川、黃劍鋒、鮑艷
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沈一丁、黃劍鋒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沈一丁、劉昭鐵、馬建中、王學川、張美雲、許並社、黃劍鋒、李劍、蒲永平
國家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張美雲、王學川、鄭恩讓、張小紅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馬建中、黃劍鋒、杜高輝、蒲永平、李劍、鮑艷、薛朝華
陝西省“新世紀三五人才”入選者沈一丁、張美雲、強西懷
陝西省“三秦學者”特聘教授郭守武
陝西省重點學科帶頭人馬廣奇、馬建中、王芬、沈一丁、陳滿儒、姚書志、曹巨江、蒲永平
陝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支持計劃團隊負責人馬建中、張美雲
陝西省“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黃劍鋒、陸趙情、蒲永平
陝西省“特支計劃”教學名師王學川
陝西省“特支計劃”青年拔尖入選者鮑艷、王海花、王卓、高黨鴿、馬立軍
陝西省教學名師鄭恩讓、李小瑞、陳滿儒、馬建中、張美雲、弓太生、王學川、黨新安、呂嘉櫪、黨宏社、賀小賢、黃劍鋒、侯再恩、蒲永平、張功學、宋宏新、藺小林、陳海峰等
陝西省優秀教師、師德楷模、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教書育人楷模王學川、徐永建、張光華、黃劍鋒、鄭恩讓、陳滿儒、白雲霄、蒲永平、張功學、楊秀芳、張曼
陝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鮑艷、黃劍鋒、湯偉、蒲永平、張素風、高黨鴿、朱建鋒、薛朝華、陸趙情、殷立雄
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楊海波、費傑、高黨鴿
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鮑艷、高黨鴿、楊海波、王海花、任龍芳、費傑、費貴強、陸趙情、歐陽海波、呂斌、王卓、賴小娟、徐秦峰、李國梁、王棟、徐群娜
陝西省普通高校“青年傑出人才”宋順喜、楊海波、原曉艷、曹雲剛、曹麗慧、何珍紅、孔硌、陳威、張召
教學團隊
國家級教學團隊:皮革工程國家級教學團隊(馬建中)
省級教學團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教學團隊(黨新安)、纖維與生物質資源教學團隊(徐永建)、電工電子教學團隊(黨宏社)、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吳寶惠)、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教學團隊(黃劍鋒)、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鄭甲紅)、微生物學教學團隊(呂嘉櫪)、數控技術教學團隊(文懷興)、基礎力學教學團隊(張功學)、有機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李小瑞)等

學科體系

截至2021年5月,學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二級學科2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二級學科88個;有7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扶持學科。
重點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材料物理與化學、包裝工程、皮革化學與工程、製漿造紙、應用化學、機械設計及理論、材料學
省級重點扶持學科:企業管理
博碩士學位授予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輕工技術與工程、設計學。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輕工技術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中藥學、工商管理、藝術學理論、設計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生物與醫藥、工商管理碩士(MBA)、藝術碩士(MFA)、翻譯碩士、金融碩士、教育。
專業學位授權點
序號專業學位領域名稱
類別
1工程碩士機械工程
2材料工程
3動力工程
4電氣工程
5控制工程
6計算機技術
7化學工程
8輕工技術與工程
9林業工程
10環境工程
11食品工程
12工業設計工程
13生物工程
14工商管理碩士
MBA
15藝術碩士
MFA

人才培養

質量工程
截至2021年4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陝西省名牌專業7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11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省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9項;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課程24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50門;省級在線開放課程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門;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6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4個。截至2019年11月,學校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3個、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3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動畫、輕化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應用化學、藝術設計、包裝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紡織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輕化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精品課程:包裝技術基礎(雙語授課)、製革整飾材料化學、有機化學、皮鞋工藝學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皮鞋工藝學(弓太生)
省級特色專業:應用化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動畫、藝術設計、電子科學與技術、包裝工程等
省級名牌專業:輕化工程、工業設計、食品科學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應用化學、包裝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食品與生物技術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廣播電視電影實驗教學中心、設計與藝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子實訓基地實驗教學中心、力學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等
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化工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環境工程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等
教學成果
截至2021年4月,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62項,承擔省部級教改項目62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學為主型地方高等學校創新教育模式構建與實踐(張美雲等)、適應行業轉型升級的輕工類專業“323”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馬建中等)、中小學生科學素質“四位一體”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郭曉鵬等)
省級教學成果獎(部分)
獲獎等級成果名稱完成人
高等教育特等獎以科研為依託的輕化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之改革與實踐馬建中等
高等教育一等獎以重點創新團隊為核心,構建多層次協同培養創新人才體系的探索與實踐黃劍鋒等
高等教育二等獎以自主設計開發為主導的自動化專業實驗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鄭恩讓等
高等教育二等獎地方高校工科專業深化雙語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陳滿儒等
高等教育二等獎行業划轉院校發展戰略的探索與實踐郭霄鵬等
基礎教育一等獎中小學教師科學素質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郭曉鵬等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年度課程名稱負責人學院
2012皮革理化分析羅曉民資環學院
2012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基礎蒲永平材料學院
2012工程力學張功學機電學院
2012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黨新安機電學院
2012數控加工與編程技術文懷興機電學院
2012植物纖維化學徐永建輕工學院
2012環境監測丁紹蘭資環學院
2012無機材料物理化學朱振峰材料學院
國家級精品課程
年度課程名稱負責人學院
2006包裝技術基礎(雙語授課)陳滿儒設計學院
2007製革整飾材料化學馬建中資環學院
2008有機化學李小瑞化工學院
皮鞋工藝學弓太生資環學院
省級精品課程
年度課程名稱負責人學院
2003無機材料物理化學朱振峰材料學院
2003設備控制基礎陳樺電信學院
2004有機化學李小瑞化工學院
2004整飾材料化學馬建中資環學院
2004計算機基礎李茜電信學院
2004大學物理劉建科理學院
2005包裝工程基礎陳滿儒設計學院
2005人機工程學楊君順設計學院
2005植物纖維化學李新平輕工學院
2005結晶礦物學王芬材料學院
2006皮鞋工藝學弓太生資環學院
2006微生物學呂嘉櫪生命學院
2007化工原理陳均志化工學院
2008工程力學張功學機電學院
2008塑料成型及模具黨新安機電學院
2009造紙原理與工程王志傑輕工學院
2010材料力學張功學機電學院
2010皮革製品CAD/CAM弓太生資環學院
2011數控加工與編程技術文懷興機電學院
2011創造方法學劉子建設計學院
2011環境監測丁紹蘭資環學院
2011生物工藝原理賀小賢生命學院
2012皮革理化分析羅曉民資環學院
2012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基礎蒲永平材料學院

科學研究


科研成就

“十二五”以來,共承擔各類縱向科研項目2531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陝西省重大重點項目等;獲得科技成果獎勵413項,省部級以上獎勵165項,其中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8項、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一等獎9項;出版著作325部,SCI三區以上收錄論文2385篇,EI收錄期刊論文1854篇;共獲授權專利6632項。連續9年位居全國高校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50位、陝西省屬高校第1位;進入“最新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榜單”20強,成為國家80所知識產權試點示範高校之一。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先後成立了陝西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院、前沿科學與技術轉移研究院,與省內外地方政府合作成立技術轉移中心6個,為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行業技術進步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2018年至2021年,陝西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郭軍康帶領團隊進入秦嶺深處的試驗田,以農田重金屬污染控制為課題,研發出10餘種環境友好型修復新材料及配套修復裝置,藉助智慧農業新技術,在污染土壤中布控修復裝置並循環回收利用,通過多次循環實現對土壤污染的徹底修復,同時極大降低修復成本。
部分重要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獲獎情況主要研究人員
黃牛面革酶脫毛全國科學大會獎李景梅、常新華
製革用酶製劑新菌種-166蛋白酶的選育與應用全國科學大會獎章川波、張淑娟
皮革品種加工工藝及製品開發國家“六五”攻關重大成果獎
提高漢口路山羊皮革質量的研究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潘津生、魏世林、章川波、韓玉香
用毛竹和廢紙試製特號牛皮箱紙板國家技術開發優秀成果任維羨、何福望
光面綿羊毛皮生產技術的研究國家“七五”攻關重大成果獎
面粗質次豬皮製革新技術的研究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魏世林、劉鎮華、楊宗邃、章川波
面粗質次豬皮製革新技術的研究國家“七五”攻關重大成果獎
華北路山羊皮製革技術開發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章川波、魏世林
華北路山羊皮製革技術開發國家“七五”攻關重大成果獎
中國古陶瓷化學成分資料庫及其工藝基礎多元統計分析中科院自然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高立明
單針雙梭芯雙線縫紉機第二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銅獎趙文榮等
從活性染料到反應性染色理論與實踐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蘭雲軍(第二完成單位)(第七完成人)
乙烯基聚合物鞣劑組成結構與性能相關性的研究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馬建中等
環保增強增韌型皮革鞣製整飾化學品的關鍵製備技術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馬建中等
竹纖維製備關鍵技術及功能化應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第二單位)陳禮輝等
高性能纖維紙基功能材料製備共性關鍵技術與應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張美雲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5月,學校擁有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重點研究基地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44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教育部輕化工助劑化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省級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紙基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高性能陶瓷玻璃材料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皮革清潔生產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清潔生產自動化與信息化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裝備製造智能化重點實驗室、陝西省造紙技術及特種紙品開發重點實驗室、陝西省輕化工助劑重點實驗室、陝西省商檢紙張紙漿檢測重點實驗室、製漿造紙工程實驗室、皮革工程實驗室、應用化學專業實驗室
省級工程實驗室:西安市纖維基複合材料工程實驗室、西安市微生物藥物工程實驗室
省級研究基地:陝西輕工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高性能無機材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陝西省高性能無機材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生物質化學與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省級工程研究中心:輕工機械CAD/CAM工程研究中心、陝西省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輕工技術與創新研究中心、陝西省平板顯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西部特色果品資源加工及綜合利用專業分中心)、陝西省食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知識產權運營中心
省級協同中心:輕化工助劑化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圖書館
圖書館
截至2021年5月,陝西科技大學圖書館藏書近200萬冊、電子圖書65萬冊(種)、中外文期刊1079種、購置中外文鏡像和網路資料庫26個、自建特色資源資料庫10個,完整收藏自1907年創刊至今的百年文獻《化學文摘》(CA)。形成了文理兼收、多種文獻載體並存、輕工類圖書文獻資源頗為豐富的多學科藏書體系。圖書館的所有文獻資源已實現自動化、網路化管理,區域網已具規模,建立了SAN結構的惠普存儲系統,存儲容量26T,各種應用伺服器14台。
學術期刊
《陝西科技大學學報》創刊於1982年12月,創刊初期為半年刊,限國內發行,1984年起改為季刊,1986年經國家科委批准刊物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2002年起改為雙月刊,《陝西科技大學學報》為學術性科技期刊,主要刊載輕工行業各學科有獨創性的科學研究論文。內容涵蓋製漿造紙,材料工程、皮革及革製品、食品工程、機電工程、自動控制、計算機應用及信息科學、工業造型設計、化學工程、環境科學、基礎科學眾多領域,具有鮮明的輕工業特色和交叉學科特色,主要讀者為國內外科研部門的中高級科技人員。
《陝西科技大學學報》1992年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攬》(第一版),在歷次期刊評比中分別於1989年獲陝西省高教局期刊評比三等獎,1993年陝西省科協期刊評比二等獎,2000年陝西省新聞出版局期刊評比二等獎。2001年11月,我刊被國家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選定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刊物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萬方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

學術交流

截至2021年5月,學校積極推進對外交流合作,不斷提高國際化辦學水平,是國家留學基金委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入選院校。先後與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香港、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開展類型多樣的留學訪學及研修項目,師生出國人數逐年大幅遞增。擁有陝西高校招生年限最長、辦學規模最大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陝西科技大學阿爾斯特學院。大力推動來華留學生教育,招收來自德國、俄羅斯、西班牙、荷蘭、巴基斯坦等25個國家本碩博學生來校學習。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陝西科技大學校徽
陝西科技大學校徽
陝西科技大學校徽由圖形和文字兩部分構成,以藍色為基調。藍色給人以理性、寧靜、深邃、無限之感,是科技的象徵;圖形以五條青色向上的波浪條形和藍色的半圓相互交叉組合,象徵“運動”和“發展”;文字採用郭沫若的手寫體和英文的大寫印刷黑體。
陝西科技大學校徽寓意深遠,五條波浪代表數字“5”,藍色半圓和白色半圓的組合代表數字“8”,暗含陝西科技大學創建於1958年;左、右兩側半圓分別代表東西文化,寓意陝西科技大學是融東西文化於一體的高等學府;五條向上的波浪代表陝西科技大學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將遵循至誠至博的校訓,開拓進取,實現跨越式發展。五條青色的波浪和藍色半圓交叉隱喻“青出於藍勝於藍”之義,代表陝西科技大學培養的高級技術人才將遍及五大洲。
校旗
陝西科技大學校旗
陝西科技大學校旗
校旗是學校的重要標識之一,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學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陝西科技大學校旗由學校標準色、校徽和學校字體組成,設計簡潔、大方;校徽形象鮮明、識別度高。

精神文化

校訓
至誠至博
校訓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校訓體現了學校的辦學傳統,代表著校園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練,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積澱。
2002年,學校在結合辦學特色、廣泛徵求師生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至誠至博”的校訓。“至誠”是指對自己,要誠實;對他人,要誠懇;對國家和社會,要誠信。唯誠信,信而有德,才有對國家和事業的忠誠,才能愛崗敬業,才可能善作善成。“至博”是指博學、博思、博大。“至誠至博”不但體現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更貼合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和方向。誠實有德、博學有才,又紅又專,德才兼備。
“至誠至博”自確立以來,既是對之前44年辦學精神的高度凝練總結,也為其後16年學校的發展歷程所豐富、所印證。“至誠至博”的校訓,凝結著學校艱難曲折的辦學歷程,承載著科大人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歷史印記,陝科大每一位師生都自覺把“至誠至博”作為團結奮鬥、拼搏創新的精神旗幟,在推動學校內涵發展,實現追趕超越的征程中汲取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精神力量。
大學精神
“三創兩遷”精神
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求實創新、銳意進取的科學精神
紮根西部、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
校歌
《遠航》
迎著祖國初升的太陽
我們從首都北京起航
渭水之濱,搏擊風浪
三實作風放飛理想
回首往昔書寫國計民生的篇章
面向未來鍛鑄中國輕工的輝煌
讓我們揚起風帆滿載人類幸福的夢想
陝西科技大學校歌
陝西科技大學校歌
遠航遠航遠航……
肩負民族振興的希望
我們在科學海洋蕩漾
至誠至博,發奮圖強
傳承文明桃李芬芳
回首往昔書寫國計民生的篇章
面向未來鍛鑄中國輕工的輝煌
讓我們揚起風帆滿載人類幸福的夢想
遠航遠航遠航遠航……

校園環境


校內地圖

陝西科技大學地圖
陝西科技大學地圖

校內環境

截至2021年5月,學校現有西安未央校區、太華路校區和咸陽校區三個校區,總面積2055畝,建築面積129.6萬平米。西安校區佔地面積1590畝,規劃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環境優美,坐落於風景秀麗的灞河之濱、未央湖畔。
科大湖
科大湖
校區名稱建築類型
西安校區陝西科技大學沁園;福慧圖書館;陝西科技大學逸夫樓;陝西科技大學文體館;陝西科技大學游泳館;陝西科技大學校訓石;陝西科技大學田徑運動場;陝西科技大學風雨操場;陝西科技大學沁園小區;陝西科技大學實訓樓
咸陽校區陝西科技大學運動場(咸陽);陝西科技大學科大附屬中學;陝西科技大學科技樓;陝西科技大學陶研所;陝西科技大學校醫院;陝西科技大學圖書館;陝西科技大學大禮堂;陝西科技大學現代教育中心;陝西科技大學體育館;陝西科技大學中心教學樓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姚書志
校長李志健
黨委副書記李志健(兼)、楊欲曉、王道安、王為民
紀委書記、監察專員王為民
副校長王學川、黃劍鋒、王海燕、李學軍、蒲永平
總會計師徐曉峰
黨委委員姚書志、李志健、楊欲曉、王道安、王為民、黃劍鋒、王海燕、李學軍、蒲永平、徐曉峰、陳援、楊建、李曉
名譽校長周廉

知名校友


姓名職務或榮譽
胡琦寅胡氏家庭獎學金”設立者
候志強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飛行工程系主任
賀延齡西安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專家
何樹宇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主任兼政委
唐惠儒(陝西科技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科學院“引進國外傑出人才”計劃入選者
唐惠儒(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復旦大學特聘教授
邱建榮首位獲得Otto-Schott研究獎的中國傑出科學家
王莉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
趙懷禮咸陽師範學院原黨委書記
房桂干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
羅宏傑上海大學原校長
陳嘉川齊魯工業大學校長
肖正揚原大連輕工業學院院長
譚國民原天津輕工業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陳鄂生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海誠公司董事長
葉榮寶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韓葆珍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艾力更·依明巴海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
潘蓓蕾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
趙萬立原紅塔仁恆紙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中國造紙學會理事
王全傑
陝西科技大學夜色
陝西科技大學夜色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全
陝西科技大學四川校友會成立大會
陝西科技大學四川校友會成立大會
國人大代表
張建民
陝西科技大學咸陽校區
陝西科技大學咸陽校區
鳥巢標識系統設計師,中信國華標識有限公司創作總監
陝西科技大學西安校區
陝西科技大學西安校區

獲得榮譽


2021年1月,全國高校ESI排名公布,陝西科技大學排名第18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