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戈里奧·德爾·皮拉爾
格雷戈里奧·德爾·皮拉爾
格雷戈里奧·德爾·皮拉爾(Gregorio del Pilar,1875年11月14日-),菲律賓將軍。
目錄
19世紀末菲律賓抗美戰爭期間革命軍中最年輕的將軍—格雷戈里奧·皮拉爾
格雷戈里奧·德爾·皮拉爾(Gregorio del Pilar),菲律賓革命和美菲戰爭時期的菲律賓革命武裝力量中最年輕的將軍之一。1875年11月14日生於菲律賓布拉干省的布拉干。1896年在馬尼拉市阿特尼奧學校獲文學士學位畢業。同年8月反對西班牙統治的革命爆發后,他毅然參加了由安德烈斯·波尼法秀領導的革命軍。因作戰勇敢,很快就晉陞為中校。
1896年12月14日,已篡得革命領導權的原甲米地馬格達洛委員會的領導人埃米利奧·阿奎納多與西班牙籤訂了結束戰爭的《比阿克納巴托條約》(又稱“破石洞條約”)后,皮拉爾於同月29日隨自願流亡的阿奎納多前往香港。1898年4月美西戰爭爆發后,他即在香港秘密購得一批槍支彈藥,於5月隨全體流亡者乘美國軍艦返回國內。之後被任命為布拉干省與新怡詩夏飯西班牙革命軍領導人,並參加了6月12日在卡維特鎮舉行的宣布菲律賓獨立與頒布憲法等活動。成為菲律賓獨立的元勛。
1899年2月4日的“聖胡安橋事件”后不久,美菲戰爭即爆發。此時,皮拉爾繼續追隨阿奎納多領導的第一共和國政府。在率部解放了布拉干省后被晉陞為準將,並被任命為該省的陸軍司令。因當時他才剛滿23歲,故在軍中得“孩兒將軍”昵稱。在後來的圍攻馬尼拉戰役和4月23日解放布拉干附近的坤誇戰役中更是屢建奇功,打敗了由富蘭克林·貝爾上校指揮的美國志願兵團,並擊斃了美國第6騎兵團上尉約翰·斯托岑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