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

軍種名稱

陸軍是軍隊里的一個的兵種分類,由步兵(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裝甲兵(坦克兵)、炮兵、陸軍防空兵、陸軍航空兵、電子對抗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化學兵)和偵察部隊、氣象部隊、測繪部隊等兵種、專業兵組成。有的國家陸軍還編有空降兵和特種作戰部隊等。

現代陸軍


陸軍
陸軍
現代陸軍主要由步兵(數字化步兵、飛行化步兵)、裝甲兵(坦克兵)、炮兵、陸軍防空兵、陸軍航空兵、電子對抗兵(電子對抗部隊)、工程兵、防化兵(化學兵)、通信兵、偵察兵、特種部隊等兵種和專業兵種組成。有的國家的陸軍還有空降兵、導彈兵(火箭兵)、鐵道兵等。通常設有軍種領導指揮機關,其軍種領導指揮機關的名稱不盡一致,有的稱陸軍部,有的稱陸軍總司令部,有的稱陸軍司令部,有的稱陸軍參謀部等。但也有的國家不單設陸軍領導指揮機關,其陸軍的領導和指揮職能一般由軍隊總部兼負。各國陸軍通常按師(旅)、團、營、連、排、班的序列編製,有的國家的陸軍還編有集團軍(軍)一級。主要裝備步兵武器、汽車、坦克、裝甲車、火炮、導彈(火箭彈)、直升飛機、無人機、戰略運輸機和各種技術器材。現代陸軍是一個多兵種、多系統和多層次有機結合的整體,具有強大的火力、突擊力和高度的機動能力。既能獨立作戰,又能與其他軍種聯合作戰。
許多國家的陸軍都由五個以上的兵種和保障部隊構成,每個兵種又由不同層次、多種類型的部隊編成。

演變歷史


步兵是主要兵種,有的還有戰車兵、騎兵;主要使用木、骨、石質兵器,也有少量銅、鐵製冷兵器。古埃及的陸軍由重裝步兵、輕裝弓箭手、投擲手和散兵組成,按武器類型編為長矛隊、短劍隊、狼牙棒隊、投石隊。公元前6世紀以後,古希臘陸軍的基本作戰隊形和組織單位是由重裝步兵、輕裝步兵和騎兵組成的方陣,一般編十人隊、百人隊,最大的方陣達萬人。從4世紀開始,歐、亞一些國家的步兵地位下降,騎兵逐漸興起,成為陸軍的主力。騎兵身著重盔甲作戰,乘馬有了馬鞍、馬鐙、蹄鐵。10世紀末,歐洲的騎兵已完全主宰戰場,步兵人數雖多,但只起輔助作用。14世紀以後,歐洲各國軍隊陸續大量裝備火槍、火炮,陸軍內部結構有了新變化,步兵重新成為主要兵種,炮兵數量逐步增多。在西歐,城市的發展也促進了步兵的復興。這一時期,許多國家陸軍的基本組織單位是團,有的是旅。如西班牙陸軍編有團,每團轄12個連,每連編250人;瑞典陸軍編有旅,每旅轄3個營,每營轄4個連,每連編150人。17~19世紀,許多國家已正式將軍隊區分為陸軍和海軍。陸軍分為戰鬥部隊、勤務部隊。戰鬥部隊,主要包括步兵、騎兵和炮兵。有了機槍連和炮兵連、營、團的建制。拿破崙一世創立新型陸軍,改變以往的編製,建立由步兵、騎兵、炮兵組成的諸兵種合成師和專門的指揮機關。19世紀初,出現集團軍的編製。歐洲一些國家的炮兵和工兵發展成獨立的兵種,陸軍開始走向正規化,採取統一的組織編製,使用制式的武器裝備,頒布各種條令、條例,實行集中統一指揮。
因為現代戰爭是由制空權、制海權、制天權、制信息權組成,其主要核心在於信息。美國陸軍早就明白了這一點,所以在美國海軍空軍兩大軍種開始信息化之後,陸軍馬上展開信息化行動。FCS是首次採用系統之系統的模塊化設計方式,由載人車(MGV),無人車(UGV),無人機(UAV),網路(NETWORK),以及士兵系統(SOLIDER SYSTEM)五大系統組成,而在每個系統中包含若干子系統,子系統往往又作為二級系統包含他的子系統,如神經元一樣。要素與系統整體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形成了特定的結構,系統諸要素彼此之間聯繫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例如:人的身體就是一個大的系統,在這個大系統中,包含若干子系統,每個子系統又都有其微系統,如神經系統由無數個神經元組成等。
一個著眼未來的軍隊是需要非常強大的進取心和適應力的。一支沒有進取心和適應力的軍隊,並不是指人人都渾渾噩噩,而是說幾乎所有人都在全神貫注地秉承過去、關注現在,卻沒人去思考未來、討論未來。“未來戰爭”只是幾個參謀和軍事學院教授論文里的字眼,而大部分人只是安於現狀,說車軲轆話,不想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慣於土法上馬,能用肌肉的地方就不用腦子。結果,僅有的改革嘗試要麼淺嘗輒止,要麼敷衍了事,越往基層越難改,因為太多人不想讓自己的日常發生變化,而這些人的總意使得軍隊的保守程度達到了誇張的地步。基層不想改,中層沒能力改,高層不知道怎麼改,這樣的改革焉能改好?不改惡已是幸莫大焉。
而與之相反,出於某種很難講清楚的原因,美軍卻總是有這麼一種魄力,總能夠讓著眼於未來的人推動整支軍隊前進。有時這種推動方向或許並不是那麼盡如人意(比如常被提到的五群制原子師),但是美軍同樣有魄力立刻進行修正。因此美軍總是能體現出驚人的反應能力和適應能力,迅速發現問題,迅速進行改變,迅速適應改變,再迅速發現新的問題。而這個能力是普通軍隊完全不具備的。
基層編製只是一個側影。事實上,普通軍隊和美軍在所有方面,小到單兵裝具和輕武器,大到戰役法、戰役學理論,都鮮明地體現出這種差異。普通軍隊重視習慣,而美軍重視未來。普通軍隊傾向於穩定,美軍傾向於變化。普通軍隊向後看,美軍向前看。這使得美軍總是能走在世界前面,而普通軍隊永遠只能在後追趕。而這種著眼於未來長遠變化的戰略思維只有中美俄等少數國家擁有。
美軍每年都要召開一次裝甲作戰會議,而在會議中亘古不變的話題就是對現有編製體制的檢討和面向未來需求的編製轉型。2008年的會議中的開篇報告的題目:《Urgent Need Today For Tomorrow’s Capabilities》(今天迫切需要明天的能力)

武器裝備


在武器裝備方面,各國之間差別較大。多數國家的陸軍,裝備有裝甲輸送車和步兵戰鬥車;坦克的戰術技術性能較好;火炮、導彈較為先進;工程、運輸等裝備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較高。少數發達國家的陸軍裝備有戰役戰術導彈,不僅可以發射常規彈頭,而且還可以發射核彈頭;反坦克導彈、防空導彈的制導系統先進;坦克、火炮和直升機的數量多、質量好;雷達、電子對抗等技術裝備精良。發展中國家的陸軍,裝甲車、火炮、導彈、直升機一般數量少,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也相對較低。隨著科學技術和現代戰爭的發展,陸軍的諸兵種合成程度愈來愈高,合成的單位層次向下延伸;根據不同的作戰任務和地理條件等,編組多種類型部隊;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師、軍採取靈活的積木式編組;增編雷達、電子對抗、技術偵察、特種作戰等部隊;加大摩托化部隊、機械化部隊、坦克部隊和空降部隊的比例;改善指揮、控制、通信、情報系統和作戰保障系統;發展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射速快、重量輕、全天候的武器裝備,增強陸軍部隊高技術條件下的作戰能力。
現代高科技戰爭已經發展為“五維戰場”海陸空天電的角逐,現代高科技戰爭已經不是過去靠人數衝鋒就可以打贏的,而在於科技製造業數字化差距、實戰經驗以及軍人頑強的戰鬥意志,三者缺一不可。如何讓陸軍飛起來實施即時全球快速打擊已經是陸軍重中之重。
“美軍未來作戰系統”的戰略背景。比如,美國海軍很早就提出了一個觀點,即“由海到陸”。美國海軍陸戰隊也有其遠征部隊的構想。美國海軍“由海到陸”的實質是運用強大的海軍力量,干涉小國的政治,控制這些小國,然後在其領土上建立海空基地,從而實現對某些潛在威脅其利益的大國的壓制。這一點,從美國在南中國海以及南亞次大陸的滲透就可以看出。因此,作為美國最傳統的軍種的陸軍,自然不會甘心被拋在美國軍隊的末尾。於是,也趕時髦提出了“未來戰鬥系統”的方案。以便在美國軍費日益縮減的情況下仍然能有效作戰能力以及在戰爭爆發時能來得及趕上戰爭。否則,美國陸軍在美軍中的地位甚至將會不如海軍陸戰隊。
而未來戰鬥系統 (Future Combat Systems, FCS) 是美國陸軍的首要現代化項目。
FCS 共有十四個單獨的子系統,包括:無人照看的地面感測器 (Unattended Ground Sensors, UGS),超視距發射系統 (Non-Line-of-Sight launch System, NLOS-LS),兩款分別與每排和每旅士兵有機結合的無人空中載具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兩款無人地面載具的變種:小型無人地面載具 (Small Unmanned Ground Vehicle, SUGV) 和多功能功用/後勤和裝備載具 (Multifunctional Utility Logistics Equipment, MULE),八種有人地面載具 (Manned Ground Vehicle, MGV),外加聯繫所有這些子系統的網路 (14+1),以及士兵本身 (14+1+1)。

美國陸軍


美國陸軍接任務性質區分為戰鬥兵種、戰鬥支援兵種和戰鬥勤務支援兵種。戰鬥兵種有裝甲兵、機械化步兵、輕步兵、空降(空中突擊)兵。戰鬥支援兵種有野戰炮兵(包括地地戰術導彈部隊)、防空炮兵(包括防空導彈部隊)、工程兵、通信兵、化學兵、航空兵、偵察兵、軍事情報和憲兵。戰鬥勤務支援兵種有行政、牧師、民事、財務、軍法、軍械、軍需、衛生、補給、維修、工程建築、運輸等。其最高行政領導機構為陸軍部,最高軍事指揮機構為陸軍參謀部。部隊編製序列為集團軍、軍、師、旅、營、連。
美國陸軍軍旗
美國陸軍軍旗
美軍是世界上目前最強大的武裝力量,比任何單一國家甚至國家組織(例如歐盟)都要強大。美軍軍費佔世界總軍費的47%,但因為美國經濟實力強大,所以軍費開支只佔國家GDP的3.7%,比排名其後的32個國家的總和還要多。
美軍內部有森嚴的等級制度,按照軍銜依次劃分。軍人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職業軍士,一類為募兵。目前,美軍徵兵不分教育程度或社會地位,但也有批評者稱軍中多為窮人。美軍軍官來源很多,有自軍隊院校、也有預備役軍官學校,還有從士兵中提升。報道稱美軍仍將擁有世上最強大的陸軍。美國陸軍認為,培養打贏未來戰爭的陸軍領導人才,應從當前的教育訓練抓起,而現有教育訓練系統存在陳舊分散、聲譽欠佳等問題,不能有效滿足陸軍應對未來複雜安全環境的要求,需要加以變革。近年來,經過系統論證,美國陸軍決定學習美國州立大學系統及空軍等其它軍種的成功辦學模式,對陸軍教育訓練系統加以改革,最重要舉措是將軍事任職教育院校及相關機構整合組建成為“陸軍大學”。陸軍大學的主要任務是為陸軍培養頭腦靈活、適應能力強、具備批判與創新思維的陸軍各類人員。
美國陸軍徵兵不分教育程度或社會地位,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人才培養系統,每年為美國社會批量培養一批批的科學技術人才。讓服役的四年中擁有一技之長造福社會,總體科學院化。美國陸軍公布的一份長達35頁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該報告是在美國過去五年內由政府機構、諮詢機構、智囊團、科研機構等發表的32份科技趨勢相關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提鍊形成的。通過對近700項科技趨勢的綜合比對分析,最終明確了20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發展趨勢。
該報告的發布一是為了幫助美國陸軍及相關部門對未來30年可能影響國家力量的核心科技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握,其二是為國家及社會資本指明科技投資方向,以確保美國及美軍在未來世界中的戰略優勢。
美國陸軍CAS(close air support)化
美國陸軍航空兵裝備
美國陸軍航空兵裝備
美國陸軍航空兵在美國陸軍部隊構成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近年來,為了適應世界軍事變革的需要,美國陸航正在加強現代化建設,以為陸軍部隊提供在任何戰場都能夠打得贏的空運和機能能力、態勢感知能力以及所需火力。

中國陸軍


陸軍[軍種名稱]
陸軍[軍種名稱]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誕生於1927年,戰爭年代主要是步兵,有少量的炮兵、工程兵、通信兵、坦克兵和防化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逐步由以步兵為主發展成包括炮兵、裝甲兵以及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電子對抗部隊、陸軍航空兵等戰鬥兵種、戰鬥保障兵種和專業部隊在內的合成軍種。80年代以來,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為主體的兵種部隊在陸軍編製中所佔比重已達三分之二以上。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負責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的管理,首任司令員李作成、政治委員劉雷。部隊編製序列為集團軍、師、團、營、連。
黨的十八大指出,要“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未來信息化戰場上,一體化聯合的多維空間力量與行動的整體對抗,突顯低空體系作戰能力的重要性。
陸軍轉型,是當今世界軍事轉型的重點和難點。在空軍爭相向太空化邁進、海軍繼續向航母化邁進的背景下,陸軍如果不能闊步邁開飛行化步伐,就難以跟上未來戰爭的節奏。
只有藉助陸軍航空兵優勢,才能構建完整的低空作戰體系
從海灣戰爭到本世紀初,強國陸軍地面力量始終與直升機並駕齊驅,促使飛行化陸軍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越南戰爭中,美軍投入數量龐大的直升機並成功創立“空地一體戰”理論;中東戰爭,阿方使用直升機作為先鋒曾一舉突破以色列防線;馬島戰爭,英軍使用直升機垂直機降有力配合了正面登陸作戰;美第101空中突擊師在海灣戰爭中藉助直升機實施垂直保障,完成了“陸上蛙跳作戰”。上述軍事實踐,讓我們想起英國陸軍少將格里斯上世紀90年代初的大膽預言:未來50年內,空中機動的急劇增加將開創新的地面戰場,佔據統治地位的將是以武裝直升機為主的空中機械化部隊。
戰場重心不斷向低空位移,為飛行化陸軍發展開闢了空間。低空是銜接地面戰場與中高空戰場的必經紐帶。縱觀世界低空作戰的歷史軌跡可以發現,飛得更高的空軍戰鬥機並沒有很好地主導這一戰場空間,直升機則以其奪取低空優勢快速制勝的能力大顯身手。美陸軍1965年就組建了以直升機為主的空中突擊師,並發展成為“貫穿所有戰爭低空”的重要工具。據統計,自2001年10月以來,美陸軍航空兵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已飛行500多萬小時。可以說,隨著以遠程投送和戰役戰術機動為核心的高機動作戰成為基本作戰樣式,陸戰場重心向低空位移的趨勢已漸漸顯露。
只有藉助陸軍航空兵優勢,才能構建完整的低空作戰體系。直升機具有“垂直起降”“空中懸停”“貼地飛行”“多方向起飛著陸”等特點。與地面作戰平台相比,在快速反應、兵力與火力機動、信息攻防等方面優勢明顯。傳統的旋翼技術已將直升機飛行速度提高到350公里/小時左右,航程達到500-600公里。但當前直升機大國仍不斷推出新概念、開發新技術,進而引發直升機世界一場高速度、遠航程化革命,並拓展到隱身化、智能化、無人化領域。這些無疑增強了陸軍的快速機動作戰能力和對複雜戰場環境的適應能力,使陸戰形態更富於立體性、多樣性、突然性。
軍事強國的經驗教訓,折射出建設陸軍航空兵的基本路徑
要形成飛行化陸軍的重拳,必須維持相當數量規模的直升機。
長期以來,美俄兩國直升機數量一直佔據世界前兩位。總人數不足50萬的美國陸軍擁有各型直升機5000餘架,每個作戰師均轄有戰鬥航空旅,陸軍總部還掌握著數個直屬戰鬥航空旅。俄羅斯直升機部隊經過前蘇聯解體前後的考驗,目前仍擁有各型直升機近4000架。2020年前,俄軍還將採購上千架直升機。
技術決定戰術,理念影響戰力。美國陸軍航空兵最初只是用於為炮兵指示彈道,後來拓展到戰場搜索救護。越南戰爭中,美軍總結投入大量運輸直升機反遭重創的教訓,著力發展武裝直升機併發明了空騎兵戰術。冷戰時期,美蘇直升機的發展理念形成鮮明對照:美軍直升機主要用於對付蘇軍裝甲集群;蘇軍直升機則主要用於空戰中保護裝甲集群。俄羅斯在總結車臣戰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改造直升機研發與運用,在開發大型運輸直升機和智能型直升機等方面獨樹一幟。近年來,軍事強國還結合空戰發展趨勢,勾畫出直升機高速化、無人化、隱身化、智能化藍圖,將推動陸戰場的進一步演變。
軍民融合的發展道路,可有效充實直升機發展戰略內涵。除軍事用途外,現代直升機還廣泛活躍在民航運輸、搶險救災第一線。因此,當前不少國家都選擇了軍民融合的直升機發展道路並取得了顯著成效。美國推行的“軍民一體”直升機發展戰略,有效增強了直升機工業的生機活力。2010年12月,美國陸軍協會還專門就此出台了《陸軍航空兵的全頻譜行動》。
頂層規劃不足或失當,將直接影響陸軍飛行化建設效率。俄軍直升機部隊經歷了蘇聯解體的重大變故,隸屬關係在陸軍和空軍之間多次反覆,主管機構也歷經數次裁撤,客觀上影響了其陸航實力。美軍在發展信息系統過程中,由於缺乏統一規劃,軍兵種各樹煙囪,空域管理也一度混亂,空軍戰鬥機誤擊陸軍直升機事件頻發。曾投入巨資且立項長達20多年的RAH-66“科曼奇”於2004年被迫下馬,則是因為其針對前蘇軍坦克集群制定的軍事需求已經跟不上美軍轉型需要。可見,要想在飛行化陸軍建設中少走彎路,減少浪費,必須搞好頂層設計。
迎接旋翼下新革命挑戰,探索我軍特色的陸航發展之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結合當前實際情況,要讓我陸軍真正“飛起來”,還需要下多方面的功夫。
著眼直升機部隊有機融入整個陸軍,構建飛行化陸軍作戰力量體系。有必要加速形成飛行化陸軍基本理論,使陸軍航空兵作戰運用在條令層面得以認定;通過科學編配與其它兵種密切融合建立協同關係,使直升機部隊有機融入整個陸軍。同時,還應加強武器平台建設,適當列裝武裝直升機(包括無人直升機)、大型運輸機、地效飛行器、空降裝甲車輛等裝備,並加大聯合訓練力度,通過模擬訓練、網路對抗和實兵演練提升飛行化陸軍實戰能力。
打破軍兵種間的壁壘,掃清戰場力量有機融合的障礙。必須大膽突破以地面力量和行動為主組織協同的思想藩籬,繼續發展完善指揮信息系統,力求實現上至各級指揮所,下至單兵、單車都能夠召喚陸航。同時,還應積極整合要素,將陸軍的偵察、通信、電子對抗乃至后裝保障儘可能使用在直升機平台上,並大力開發用於偵察、打擊的無人直升機,將其合理編配至陸軍部分隊。直升機的保障也必須融入地面機動部隊之中,確保彈藥、油料等戰場消耗大的物資保障實時、充足,讓直升機能夠不間斷使用。
信息化是托舉飛行化的翅膀,網聚能力則是檢驗陸航戰鬥力的重要標誌。提升低空作戰力量體系網聚能力,就要以直升機的信息系統作為主要節點,提升陸軍基於信息系統的偵、控、打、評、保等能力。同時,還應通過信息網路使直升機與地面作戰單元互通,增強直升機偵察能力和通信中繼能力,實現偵察和打擊的無縫對接;通過抬高偵察設備和指揮平台,發揮高位勢的觀察和網路化的指揮優勢,從空中對陸戰場進行指揮和調控;通過增強電子對抗能力,對敵預警和偵察系統實施干擾,使直升機出動更加隱蔽突然。
科學統籌戰場空間資源,實現不同空域與地面力量體系的有機銜接。從低空延伸至中空、高空甚至空天戰場空間,分佈著不同飛行平台和錯綜複雜的信息能量流。位於低空和超低空戰場的陸軍航空兵主要是填補空軍航空兵與地面部隊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空隙”。信息化條件下的低空陸戰體系由諸多力量參與組成,任何一個作戰單元能力的不足都會影響到整體作戰效果。在加強空地融合方面,不能忽略空中突擊力量的配套建設,可逐步實行空地作戰力量混編、聯訓,構建起空地一體、有機合成的陸戰力量體系。

俄羅斯陸軍


俄羅斯陸軍由摩托化步兵、坦克兵、空降兵和炮兵、軍隊防空兵、陸軍航空兵以及工程兵、通信兵、化學兵、無線電技術兵、汽車兵、鐵道兵等專業兵種和其他勤務部隊組成。最高領率機構為陸軍總司令部。部隊編製序列為集團軍、軍、師、團、營、連。
截至2015年底,俄軍已建成12支科學連和2支科學生產連,這一措施為俄軍戰鬥力提升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科學連:俄軍人才培養新舉措。

印度陸軍


陸軍[軍種名稱]
陸軍[軍種名稱]
印 度陸軍由作戰兵種和各類勤務保障兵種兩部分組成。其作戰兵種包括步兵、裝甲兵、炮兵、通信兵、工兵、空降兵和陸軍航空兵、防空炮兵部隊等;勤務保障兵種包括勤務、軍械、電機工程、醫務、獸醫、軍事牧場、憲兵、軍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