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題

母題

母題,“指的是一個主題、人物、故事情節或字句樣式,其一再出現於某文學作品里,成為利於統一整個作品的有意義線索,也可能是一個意象或原型,由於其一再出現,使整個作品有一脈絡,而加強,”這是將母題與意象、原型等相混相等同。

在教育學中,母題就是各門學科包含若干知識點的基本題、典型題,也是中高考命題所參照的原型題。掌握“母題”是一種快速、紮實的掌握學科知識的方法,是高考、中考總複習的最佳捷徑。掌握“母題”,就掌握了方法,就掌握了中高考成功的秘訣。

簡介


而也有些人堅持榮格的“原型”理論,一方面試圖辨清母題與主題,母題與意象、原型甚至套語等關係,另一方面這一切都纏在一起,甚至可以說“母題是主題”、“母題是原型”、“母題是象徵”、“母題是意象”,使這種主題學研究或者說母題研究成了一個大雜燴。
母題是文化傳統中具有傳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學作品中最小的敘事單位和意義單位,它是文學中反覆出現的人類基本行為。精神現象和關於周圍世界的概念,能夠在文化傳統中完整並存並在後世不斷延續和複製.

中高考母題


母題是構成所有試題的最小單元,是有完整邏輯的最小典型題,這些典型題在我們的學科知識中獨立存在,數量有限,在中高考中被不斷被重新組合,生成無數新題,無數新題都可以看成是母題的外在表現形式。中高考命題的時候,總會參考母題命題庫,從母題中重新自由組合,衍生出新的考試題,當我們掌握了中高考的母題,我們也就掌握了所有題目的骨架、結構。熟悉母題后,中高考解題就如庖丁解牛,遊刃有餘了。

主題


在具體的文學研究中,有學者將母題定義為常見的題材,但更多的是將母題視為主題的同一語。有的說:“小說創作的文化性母題是時代的文化主題的藝術體現。每一民族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都有不同的文化主題。”(吳予敏《論新時期小說的母題及其文化價值觀念》,《小說評論》,1988年第5期)有的稱:“母題乃是文學的永恆主題。”(譚桂林《論長篇小說研究中的母題分析》,《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0卷第6期)這將母題研究納入主題研究是不可取的,必定會帶來這兩個概念的混淆。
母題是對情節事件的最簡歸納,主題則是一種綜合價值判斷;母題具有客觀性,主題具有主觀性;母題是一個基本敘事句,主題是一個複雜句式;母題是一個常量,主題是一個變數;母題在數量上是有限,主題在數量理論上是無限.

起源


“母題”主要是源於民間文學、民俗學研究,它是從國外引進的。湯普森的《民間文學母題索引》一書,廣泛搜羅口頭流傳的神話、傳說、故事和敘事詩歌,從中提取母題兩萬餘個(共有23500個編號,但有空缺留待補充),按二十三個部類編排。他對母題以及母題和類型之關係作過權威性的解釋:“一個母題是一個故事中最小的,能夠持續在傳統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就必須具有某種不尋常的和動人的力量。”(湯普森《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中文版第499頁)湯普森的關於“母題”的定義,我認為它有矛盾的地方。故事中的角色和“涉及情節的某種背景——魔術器物,不尋常的習俗,奇特的信仰”可以說是故事構成中的最小的成分,但“單一的事件”它本身包括了比較多的故事成分又怎麼能說是故事中最小的成分,何況又說“它囊括了絕大多數母題”。這樣一來,絕大多數的母題不是故事中最小的成分,也就是說大多數母題就不是母題。顯然這個定義是有問題的。實際上,“故事中角色”和“涉及情節的某種背景”也與某一特定故事緊緊相連,它也代表著一個故事。這樣一來,是不是應該直接就說母題就是指結合得非常緊密的小故事更為妥當呢?

神話學


在具體的民俗學、神話學研究中,人們也在探索新的定義。比較神話學中的“母題”概念表述為:“母題是構成神話作品的基本元素。這些元素在傳統中獨立存在,不斷複製。它們的數量是有限的,但通過不同排列組合,可以轉換出無數作品,並能組合入其它文學體裁和文化形態之中,母題表現了人類共同體(氏族、民族、國家乃至全人類)的集體意識,並常常成為一個社會群體的文化標識”。這個定義是源於湯普森定義的,但又增加了一些內容。這增加部分其一就是將母題與原型劃上了等號:“母題表現了人類共同體(氏族、民族、國家乃至全人類)的集體意識,並常常成為一個社會群體的文化標識”。其二將母題與其它文學體裁和文化形態聯繫起來,增加了母題的範圍。這種擴大從理論上來講是可以的,但缺乏實際的研究作基礎顯得是有點空泛。其三,將湯普森的“最小成分”改成“基本元素”,意義不大且不具體。(陳建憲《論比較神話學的“母題”概念》,《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1期)。

文學研究


“母題”在更廣範圍的文學研究上使用,無論是比較文學或是國別文學研究,關鍵之處它是敘事研究,它有一些結構方面的特徵,因而在進行界定的時候是必須謹記的。在這一點上孫文憲是有所注意的,他從文學批評來探討母題分析,指出:“民俗學家用母題來指稱一種反覆出現的、與敘事類型化特徵相關的因素,是為了揭示和描述民間敘事作品存在著各種類型化現象而形成的一個術語,……這說明民俗學的母題研究是對情節結構或敘事構成的微觀研究,人們試圖通過分析母題研究與敘事類型化相關問題,辨識和把握民間敘事文本在流傳演變上的規律”,並且說“儘管在不同的理論中,母題的具體內涵有差異,但是有一個基本特點卻為一切母題現象所共有,也是研究者辨識和把握母題的根據所在,那就是,母題必以類型化的結構或程式化的言說形態,反覆出現於不同的文本之中;具有某種不變的,可以被人識別的結構形式或語言形式,是母題的重要特徵。俄國形式主義和結構主義敘事學在民間文學母題研究的基礎上,發現並揭示了這種形式結構特徵,從而深化了母題研究。”(孫文憲《作為結構形式的母題分析——語言批評方法論之二》,《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6期)這種定義,顯然有了很大的改進,將母題與原型、意象、題材等都可以清楚地區分開來,但它過於形式化,對內容的關注太少。

合適定義


既然各種“母題”概念都存在不足,那如何給“母題”定義呢?我認為可以吸取以上各種定義之長,尤其是根據湯普森給“母題”下的定義和他實際上的研究,也就是通過彌補他的定義中的矛盾就可以得出一個比較合適的“母題”的定義:“母題”是敘事作品中結合得非常緊密的最小事件,持續存在傳統中,能引起人們的多種聯想,它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本身能獨立存在,也能與其他故事結合在一起,生出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