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石橋子鎮的結果 展開

石橋子鎮

山東省諸城市下轄鎮

石橋子鎮地處諸城市西北部,面積169.41平方千米,轄102個行政村,17433戶,56571人(2017),耕地面積13.6萬畝。駐地東距青島120公里,北至風箏都濰坊60公里,省道央贛路縱貫南北,206國道、徠青萊高速、膠新鐵路相毗而臨,交通便捷,通訊設施完備。

地理環境


自然基礎條件優越。石橋子鎮區位優勢明顯;荊河、渠河流經並交匯於鎮境,水源豐富;省道央贛線穿境而過,鎮內相吳路橫貫東西,東連206國道,西接央贛路,交通便利。該鎮渠河、荊河水韻自然、風景秀麗,為休閑旅遊勝地。
農牧資源豐富。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蔬菜、黃煙桑蠶、苗木、果品、肉雞、生豬、肉牛八大主導產業,並依託鎮內4萬畝蔬菜基地建起了大型蔬菜專業批發市場,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客商。
石橋子鎮[山東省諸城市石橋子鎮]
石橋子鎮[山東省諸城市石橋子鎮]
工業蓬勃發展。發展建立了果菜加工、出口木器、機械鑄造、建築建材、工藝品加工五大主導產業30多家企業。
石橋子鎮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歷史源遠流長,都吉台、梁祝化蝶冢等名勝古迹至今猶存;渠河、荊河水韻自然、風景秀麗,為休閑旅遊勝地。境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2007年被省農業廳授予省糧食豐產示範基地。圍繞工業立鎮、商貿興鎮、和諧建鎮,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創新發展鎮域經濟,培強壯大了木器加工、食品加工、工藝品加工、機械加工等六大主導產業;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全鎮經濟社會逐步走向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
石橋子鎮[山東省諸城市石橋子鎮]
石橋子鎮[山東省諸城市石橋子鎮]
山東省諸城市石橋子鎮自然基礎條件優越。石橋子鎮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東距海濱名城青島120公里,南達新興港城日照100公里,北通風箏都濰坊60公里,東距206國道13公里,西接222省道,南臨青萊高速公路入口,交通便利,該鎮渠河、荊河水韻自然、風景秀麗,為休閑旅遊勝地。該鎮版圖面積158平方公里,共有102個行政村,2007年有17433戶,64450人。

歷史沿革


1958年屬金星公社,1959年更名石橋子公社。1984年3月社改鄉時,設立石橋子鎮、吳家樓鄉。
1997年,石橋子鎮面積71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轄石橋子、里丈、大里戶、孫家樓子、大店子、小店子、胡家西院、王家西院、中西院、趙家近戈庄、都吉台、齊家近戈庄、大近戈庄、趙家莊子、呂家莊子、徐家莊子、彭戈庄、西王院、后王院、東王院、半倒井子、高家岳旺、白家岳旺、魯家岳旺、韓家莊、后牛市、大蘇家莊、小蘇家莊、前王院、小辛興、西喬戈庄、東喬戈庄、紅土廟子、小王家莊、大裴村、小裴村、小朱蘇鋪、大朱蘇鋪、媯家莊、劉家莊、史家官莊41個行政村;吳家樓鄉面積56.9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吳家樓、閻家清河、姑子河、張家清河、石門官莊、小里戶、馬武溝、小吳家莊、小張家莊、北曹家莊子、西魏家莊子、東魏家莊子、劉家清河、王家清河、大張家莊子、西蒔家莊、潘家莊、鄭家莊子、王家河灣、田家岳旺、張家岳旺、吳家溝、西澇窪、澇窪官莊、褚戈庄、張祝河灣、祝家樓、祝家店子、枳房、岳旺店子、常吉疃、雙泉官莊、黃家窪、龍石河頭、荊山後、黃吉埠、后黃疃、南曹家莊子、黃家廟子、小程家莊、新疃、前疃42個行政村。
2001年3月,撤銷吳家樓鄉,將原吳家樓鄉的吳家樓、王家河灣、田家岳旺、吳家溝、鄭家莊子、北曹家莊、東魏家莊、西魏家莊、小張家莊、小吳家莊、馬五溝、小里戶、王家清河、劉家清河、西澇窪、澇窪官莊、石門官莊、張家清河、閆家清河、姑子庄、大張家莊子、西蒔家莊子、祝家樓、褚戈庄、張祝河灣、常吉疃、辛疃、雙泉官莊、祝家店子、潘家莊、黃家窪、枳房、岳旺店子、張家岳旺34個村劃歸石橋子鎮;將原吳家樓鄉的后家疃、前疃、龍石頭河、荊山後、黃吉埠、黃家廟子、南曹家莊子等7個村劃歸程戈庄鎮;將原吳家樓鄉小程家莊子村劃歸馬庄鎮。
2007年8月,撤銷程戈庄鎮,將其轄區分為二,將北部的龍石頭河、荊山後、黃吉埠、后家疃、黃家廟子、荊山前、西臧家莊、前疃、南曹家莊子、徐家窪、潘家嶺、馮家屯、仇家窪、西郭家莊、西樓子、東樓子、后岳戈庄、前岳戈庄、王家窪、任家莊子、西張家莊、范家嶺、友誼村、劉家官莊、后浩仉、前浩仉、婁家莊等27個村劃歸石橋子鎮管轄,南部西小莊子、程戈庄一村、程戈庄二村、程戈庄三村、程戈庄四村、張家屯、夏家官莊、仲家莊、崔家營、西澇戈庄、東澇戈庄、仇家莊、苗戈庄、宋戈庄、小焦家莊、大焦家莊、周莊子、后卜落林子、前卜落林子、毛家莊、呈子泊、方家莊、草營子、雙灣子、魏家嶺、馬廠溝等26個村劃歸舜王街道管轄。區劃調整后,石橋子鎮轄102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370782105200122石橋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01122后牛市村村委會
370782105202122韓家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03122呂家莊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04122徐家莊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05122大蘇家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06121小蘇家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07122高家岳旺村村委會
370782105208122白家岳旺村村委會
370782105209220前王院村村委會
370782105210220東王院村村委會
370782105211220小辛興村村委會
370782105212220劉家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13220媯家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14220小王家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15220魯家岳旺村村委會
370782105216122大裴村村委會
370782105217122小裴村村委會
370782105218220大朱蘇鋪村村委會
370782105219220小朱蘇鋪村村委會
370782105220122史家官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21220東喬戈庄村村委會
370782105222220西喬戈庄村村委會
370782105223220半倒井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24220彭戈庄村村委會
370782105225220趙家莊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26220都吉台村村委會
370782105227220大近戈庄村村委會
370782105228220趙家近戈庄村村委會
370782105229220齊家近戈庄村委會
370782105230220后王院村村委會
370782105231220紅土廟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32220西王院村村委會
370782105233220王家西院村村委會
370782105234220中西院村村委會
370782105235220胡家西院村村委會
370782105236220大店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37220小店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38220里丈村村委會
370782105239220孫家樓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40220大里戶村村委會
370782105241220吳家樓村村委會
370782105242220王家河灣村村委會
370782105243220田家岳旺村村委會
370782105244220吳家溝村村委會
370782105245220西蒔家莊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46220大張家莊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47220黃家窪村村委會
370782105248220枳房村村委會
370782105249220鄭家莊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50220北曹家莊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51220東魏家莊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52220西魏家莊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53220小張家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54220小吳家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55220馬武溝村村委會
370782105256220小里戶村村委會
370782105257220王家清河村村委會
370782105258220劉家清河村村委會
370782105259220西澇窪村村委會
370782105260220澇窪官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61220石門官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62220張家清河村村委會
370782105263220閻家清河村村委會
370782105264220姑子庄村村委會
370782105265220祝家樓村村委會
370782105266220褚戈庄村村委會
370782105267220張祝河灣村村委會
370782105268220常吉疃村村委會
370782105269220新疃村村委會
370782105270220雙泉官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71220祝家店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72220潘家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73220岳旺店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74220張家岳旺村村委會
370782105275220劉家官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76220前浩仉村村委會
370782105277220后浩仉村村委會
370782105278220婁家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79220友誼村村委會
370782105280220任家莊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81220王家窪村村委會
370782105282220西樓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83220東樓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84220前岳戈庄村村委會
370782105285220后岳戈庄村村委會
370782105286220西張家莊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287220西郭家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88220徐家窪村村委會
370782105289220西臧家莊村村委會
370782105290220范家嶺村村委會
370782105291220荊山前村村委會
370782105292220馮家屯村村委會
370782105293220仇家窪村村委會
370782105294220潘家嶺村村委會
370782105295220前疃村村委會
370782105296220龍石頭河村村委會
370782105297220荊山後村村委會
370782105298220黃吉埠村村委會
370782105299220黃家廟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300220南曹家莊子村村委會
370782105301220后家疃村村委會
轄:石橋子村、后牛市村、韓家莊村、呂家莊子村、徐家莊子村、大蘇家莊村、小蘇家莊村、高家岳旺村、白家岳旺村、前王院村、東王院村、小辛興村、劉家莊村、媯家莊村、小王家莊村、魯家岳旺村、大裴村、小裴村、大朱蘇鋪村、小朱蘇鋪村、史家官莊村、東喬戈庄村、西喬戈庄村、半倒井子村、彭戈庄村、趙家莊子村、都吉台村、大近戈庄村、趙家近戈庄村、齊家近戈庄村、后王院村、紅土廟子村、西王院村、王家西院村、中西院村、胡家西院村、大店子村、小店子村、里丈村、孫家樓子村、大里戶村、吳家樓村、王家河灣村、田家岳旺村、吳家溝村、西蒔家莊子村、大張家莊子村、黃家窪村、枳房村、鄭家莊子村、北曹家莊子村、東魏家莊子村、西魏家莊子村、小張家莊村、小吳家莊村、馬武溝村、小里戶村、王家清河村、劉家清河村、西澇窪村、澇窪官莊村、石門官莊村、張家清河村、閻家清河村、姑子庄村、祝家樓村、褚戈庄村、張祝河灣村、常吉疃村、新疃村、雙泉官莊村、祝家店子村、潘家莊村、岳旺店子村、張家岳旺村、劉家官莊村、前浩仉村、后浩仉村、婁家莊村、友誼村、任家莊子村、王家窪村、西樓子村、東樓子村、前岳戈庄村、后岳戈庄村、西張家莊子村、西郭家莊村、徐家窪村、西臧家莊村、范家嶺村、荊山前村、馮家屯村、仇家窪村、潘家嶺村、前疃村、龍石頭河村、荊山後村、黃吉埠村、黃家廟子村、南曹家莊子村、后家疃村。

人口民族


人口

總人口33493
16820
16673
家庭戶戶數9826
家庭戶總人口(總)33380
家庭戶男16755
家庭戶女16625
0-14歲(總)7086
0-14歲男3862
0-14歲女3224
15-64歲(總)22947
15-64歲男11439
15-64歲女11508
65歲及以上(總)3460
65歲及以上男1519
65歲及以上女194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2641

文化


該鎮文化氛圍濃厚。鎮內有春秋時期的遺址——都吉台,有相傳劉墉藉以阻止乾隆東巡擾民的晏駕山,還有歷史故事《梁祝》演繹的傳說及主人公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化蝶處——“梁祝冢”……
石橋子鎮[山東省諸城市石橋子鎮]
石橋子鎮[山東省諸城市石橋子鎮]
該鎮人文歷史悠久,文化遺跡眾多,都吉台、梁祝冢、搬到井、劉家莊對日抗戰等遺跡猶存。中國共產黨諸城第一農村黨支部——樓子黨支部、劉家莊英勇抗日等革命遺址保存完好。

經濟


工業

截至2005年,該鎮發展建立了果菜加工、出口木器、機械鑄造、建築建材、工藝品加工五大主導產業30多家企業,發展壯大了年銷售收入近億元的貿發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加工生產的蔬菜、罐頭、木製品及工藝飾品等產品出口日本、美國及西歐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進一步發展民營經濟,鎮黨委政府又在鎮駐地規劃了貿發工業園區和商貿一條街,在吳家樓規劃建設了民營經濟園區和央贛路沿線十華里的民營經濟長廊。
該鎮工業初具規模,培育起的木器加工、食品加工、機械加工、工藝品加工等四大主導產業30家企業,產品出口日本、北美、西歐等十多個國家。

農業

石橋子鎮[山東省諸城市石橋子鎮]
石橋子鎮[山東省諸城市石橋子鎮]
該鎮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到2005年形成了蔬菜、黃煙、桑蠶、苗木、果品、肉雞、生豬、肉牛八大主導產業,並依託鎮內4萬畝蔬菜基地建起了大型蔬菜專業批發市場,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客商。
鎮境北部土地肥沃,水源豐富,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萬畝;南部以丘陵為主,是重要的黃煙生產基地。
該鎮境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擁有黃煙標準化生產基地16000畝;蔬菜生產基地42000畝;黑木耳生產基地2000畝;2007年被省農業廳授予省糧食豐產示範基地。

農業產品

石橋子鎮是較早引進和發展油桃生產的鄉鎮,該鎮以響山子村的溫室油桃生產為基礎,帶動了全鎮的油桃生產,並且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大產業。全鎮的油桃生產已經發展到了相當規模,但由於品種的老化和生產管理的滯后,使油桃生產處於下滑態勢。為了鞏固和發展好這一產業,石橋子鎮的農科部門積極採取措施,引進新品種,採用新技術,使全鎮的油桃生產又呈現了新的生機。石橋子鎮油桃栽植歷史已有10年,由於栽植年限較長,當時引進的品種已經退化,主要表現在單果小,口感差,成熟晚,價格低,已不適應市場的需要。針對這些不利因素,石橋子鎮農科部門通過農網信息渠道,先後與瀋陽和熊岳取得了聯繫,為全鎮引進油桃新品種3個,並引進了平衡施肥、疏花疏果、蜜蜂授粉、剪枝、嫁接、電燈補光、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十幾項實用新技術,增加了油桃栽植管理的科技含量,使油桃增產、農民增收有了保證。同時,鎮政府還組織召開了油桃栽植管理技術交流會和組建了油桃經營協會,使全體油桃種植戶攜起手來,開展優勢互補的大協作,形成強勢的聯合體,這樣一來,群體力量增強了,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也就增大了,農民增收更加有了保證。
全鎮油桃栽植面積已達到20畝,比上年增長1倍,2007年油桃平均畝產增加500公斤,增值3000多元。

招商引資

山東省諸城市石橋子鎮走“節約用地、集約用地、引資發展”的路子,巧做土地文章,閑置土地變成招商寶地,全鎮先後引進項目13個,總引資額超過6000萬元。
鎮國土所對全鎮土地利用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經查,鄉鎮區劃調整,石橋子鎮與吳家樓鄉合併,原吳家樓鄉政府大院、水利站、供銷社等單位的用地全部閑置,成為“荒院”。合點並校,全鎮有20多處學校用地閑置。另有大量廢棄廠房、舊址等。鎮國土所對這些閑置土地進行了詳細登記、清理,進一步明晰產權,並將這些閑置場所全部用於招商引資,昔日的閑置地變成了全鎮招商引資的寶地,吸引了眾多外地客商來此投資。
青島一客戶選擇了原吳家樓鄉政府大院,與本鎮天橋工貿公司合作,投資400多萬元,新上服裝加工項目,現已正式投產,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500萬元;韓國客商利用都吉台村原製革廠用地,先後投資100多萬美元,建成了獨資企業——新天皮製革有限公司,產品全部出口韓國;青島即發公司選擇張祝河灣村學校舊址,投資400萬元,建成了假髮製造加工企業,安置農村勞動力50多人,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批木器加工、塑料造粒、飼料加工等外資項目先後落戶該鎮。全鎮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家,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

特色村屯

大裴村原先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種植糧食,村民收入一直很低。為了改變落後的面貌,該村黨支部經過多方考察認為本村土地平整,水源條件好,適宜種植黑木耳,而且本鎮的木器加工企業有大量的木材加工剩餘物--鋸沫子,正是發展袋栽木耳所需的原材料。2004年村黨支部邀請食用菌專家到村為群眾進行食用菌培訓技術講課,並組織20餘人到外地種植大戶家中現場觀摩,還免費把《黑木耳制菌期紅色脈胞霉的發生與防治》、《黑木耳栽培技術66題》等技術資料分發給木耳種植戶,讓群眾儘快掌握菌種、發酵、裝袋、切口、晾曬等生產技術。
經過兩年的艱苦勞動,大裴村的木耳種植戶已熟練地掌握了黑木耳種植技術,他們所種植的黑木耳個大、肉厚、口感好、營養高,深受廣大客商和消費者的青睞,一上市就供不應求,每公斤木耳賣到近60元。

事業發展

石橋子鎮黨委政府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目標,捨得投資辦教育,通過政府投入、資產置換、社會各界捐助等形式,廣開籌資渠道,大力進行學校布局調整、危房改造工作,先後籌資500多萬元,翻建校舍255間,擴建房屋267間,將原來的28處小學合併為9處完小,其中半倒井子學校佔地13畝,已建起3排18間教室、院牆500米;大朱蘇鋪小學村幹部連續三年捐出自己的工資支援學校建設,把一個只有兩排房子的小學校擴建成了一處規模較大的完全小學;王院小學通過拍賣村裡的成材樹木,村幹部、村民及在外人員捐款等方式,籌資達10萬元,擴建高標準校舍15間,開闢新操場2800平方米,新壘院牆320米,改變了原來規模小、校舍陳舊的面貌。
資源的整合優化,促進了該鎮教育教學質量的快速提升,該鎮黨委政府被市委市府表彰為教育工作先進鄉鎮;4處學校先後被評為省規範化學校,中心校先後被表彰為全市先進黨組織、全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市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平安諸城建設先進單位、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和市級文明單位,中考成績位居全市鄉鎮前茅,2008年榮獲6項教學獎。
石橋子鎮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加快敬老院建設的指示精神,精心組織、多方籌資、建管並舉,紮實推進敬老院建設,現已建成高標準敬老院——石橋子鎮敬老院。
石橋子鎮敬老院:投入建設資金90萬元,佔地面積10230平方米,房屋80間,擁有床位129張,現已供養“五保”老人123人;“五保”老人供養率達到70%以上;敬老院的辦公、住房、廚房、餐廳、會議室、娛樂活動室、洗浴室等設施完備;五保老人房間里,桌凳、衣櫃、電扇、暖氣等生活用品一應俱全;院內實施了綠化、硬化、美化、亮化,達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鎮政府選聘了熱心老年工作、文化知識高、工作能力強且威信較高的同志,擔任敬老院院長;制定了《院民公約》、《院長職責》、《服務員職責》、《財務管理制度》、《伙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加強敬老院工作的監督管理;敬老院辦公經費足額發放,娛樂設施齊全,衛生整潔有序,一日三餐葷素搭配,衣被定期拆洗、更新,讓“五保”老人留得下、住得好。
石橋子鎮敬老院已基本達到多功能、高品位、花園式的建院目標,成為老年人頤養天年的理想場所,成為環境優雅、功能齊全的“老人樂園”。

社會


教育

諸城市石橋子鎮中心小學
諸城市石橋子鎮喬戈庄小學
諸城市石橋子鎮劉家莊小學
諸城市石橋子鎮劉家清河小學
諸城市石橋子鎮吳家樓初級中學
諸城市石橋子鎮吳家樓小學
諸城市石橋子鎮大近戈庄小學
諸城市石橋子鎮岳旺小學
諸城市石橋子鎮成人教育中心學校
諸城市石橋子鎮王院小學
諸城市石橋子鎮石橋子初級中學
諸城市石橋子鎮祝家樓小學
諸城市石橋子鎮胡家西院小學
諸城市石橋子鎮都吉台小學
諸城市石橋子鎮里丈小學
諸城市石橋子鎮里戶小學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入選山東省2019年度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