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彝族鄉

位於晉寧縣西南面

夕陽彝族鄉位於晉寧縣西南面,距縣城昆陽約65公里,是晉寧縣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全鄉幅員156平方公里,東與玉溪紅塔區洛河鄉交界,南鄰峨山縣甸中鎮,西與易門縣十街鄉、浦貝村,北與安寧市八街鎮接壤。全鄉下轄10個村委會38個自然村40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5836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歷史沿革


1950年前,夕陽鄉和雙河鄉同為昆陽縣內九區,1950年改稱第四區,1952年土改結束時,所屬行政村分別改建為12個小鄉,1953年9月,賈姑鄉劃歸易門縣,1954年昔古牙、法毫兩鄉劃歸峨山管轄,峨山縣屬的保安鄉划人昆陽第四區。1957年12月,上述5個鄉又劃歸晉寧縣,成立政社合一的夕陽公社(中國政區大典:1957年西部劃歸易力縣,南部劃歸峨山縣,余屬昆陽東方紅公社,1961年原劃出部分均歸晉寧縣設夕陽公社),1983年改為夕陽彝族鄉,1984年為夕陽區,1988年恢復夕陽彝族鄉。1997年,面積156.5平方千米,人口1萬,寶轄夕陽、保安、田房、新山、打黑、木?、木杵榔、高粱地、綠溪、一字格10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郵編

650603

2008年代碼

530122204:
代碼名稱
201夕陽村
202保安村
203田房村
204新山村
205打黑村
206一字格村
207綠溪村
208木杵榔村
209木柞村
210高梁地村

政治


基層組織

全鄉共10個黨總支,36個支部(含機關支部),全鄉共有黨員人數659人,其中,男黨員人數533人,女黨員人數126人,轄10個村委會,38個村民小組。全鄉設有團總支部11個,團支部27個,團員人數443人。

政務公開

公開的內容主要有財務收支、工程建設、林改內容、農資補助、政策方針等。公開的形式主要有會議公布、出黑板報、粘貼公告,建立了村務、政務公開制度,每個季度公開一次。現今,村小組實行委託管理,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公開財務,接受村民監督。

領導機構

夕陽鄉
李樹功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分管人大、武裝工作;聯繫經濟工作。
遲開宏人大主席主持鄉人大主席團工作;分管烤煙、計生協會工作;聯繫社會穩定工作。
倪增武鄉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稅務工作;聯繫金融工作。
楊建平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主持紀委、政法委工作;分管黨建、組織、人事、黨校、紀檢、政法、610工作、統戰、黨政辦(含機關內務)、工會、共青團、婦聯、關工委、聯繫政協工作。
馬雲躍黨委副書記、派出所所長分管綜治維穩(含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公安工作。
佟伶黨委副書記(掛職)分管精神文明、保密、延安精神研究會、老乾、宣傳、志願者協會工作。
段富友副鄉長分管農業(農經、村務財務公開、農機、統計、獸醫、勞務輸出)、水利、扶貧、新農村建設、科技、科協、聯繫供銷、氣象工作。
納春陽副鄉長分管林業、司法、民政、殘聯、老齡、社保、計生、法制工作。
張永清副鄉長分管教育、衛生(含新農合、愛國衛生、防艾)、信訪、民族宗教、文化、體育、旅遊、禁毒、廣播電視、糾風、行政監察、政務公開、食品藥品安全;聯繫郵政、通信、工商工作。
張建波副鄉長分管招商引資、企業、環保、交通、企業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安全、消防;聯繫電力工作。
李永傑武裝部部長主持武裝部工作;分管國土資源(含地質災害、防震減災)、城建、規劃。 

經濟


夕陽鄉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29.2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9.4萬元,佔總收入45.9%;畜牧業收入98.46萬元,佔總收入15.6%(其中:出欄肉豬9303頭,出欄肉牛145頭,出欄肉羊1901頭),漁業收入1.8萬元,佔總收入的0.2%,林業收入24.83萬元,佔總收入的3.9%,第二、三產業收入101.85萬元,佔總收入的16.18%,農民人均純收入667.33元,農民主要收入以第一產業主,經濟收入主要是烤煙、水稻。其次收入以第二產業收入為主,二產業收入主要以鐵礦業收入為。全鄉外出打工人員890人,省內863人,省外41人。
2011年經濟
2011年全鄉生產總值實現29800萬元(其中:農業10746萬元,工業16492萬元,第三產業2562萬元),完成農產品加工總產值243萬元,實現鄉鎮企業增加值4625萬元,工業增加值3485萬元。實現鄉鎮企業營業收入16177萬元,利潤總額完成1588萬元,上交稅金1181萬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649萬元,占任務數的100.63%,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405萬元,占任務數的20.86%。
2011年完成糧食種植15388.5畝,實現產量5033.8噸,蔬菜種植5074.5畝,總產8293.8噸,肉類總產955.1噸。完成烤煙種植3900畝,收購煙葉53.5萬千克,實現產值1014餘萬元,實現稅收223萬元。完成財政總收入1181萬元,比上年1167萬元增收14萬元,增1.2%,其中:一般預算收入765萬元,同比增長13.2%,上划中央四稅收入3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902元,比上年增23%。農村儲蓄存款餘額5036萬元。爭取上級項目資金203萬元,占任務數的134.44%。

文化


夕陽香糯米

夕陽香糯是夕陽彝族先民數千年精心選育的糯米珍品,是古時彝族頭人進貢朝廷的珍品。夕陽香糯歷經數次戰亂,幾乎絕種,聰明的彝家人,將谷種藏於煙筒中,才使這珍貴的品種流傳至今。夕陽香糯色澤潔白,晶瑩剔透,顆粒飽滿,表層富含芳香型米糠脂和維生素D,米胚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特別含有微量的有機鍺,有較高的滋補作用,在蒸煮過程中會發出陣陣幽香,口感舒爽,香氣宜人,是製作上等八寶飯的主要原料,也是日常煮制食用的上等佳米。

夕陽葵花子

葵花子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E、維生素B3和油酸,對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濃度,防止動脈硬化和血管疾病的發生,延緩細胞衰老有良好的效果。經常食用,可起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由於葵花子油富含營養,對人體具有多種保健功能,因此被譽為高級營養油。夕陽葵花子有黑、白、紅、三色品種,籽粒飽滿,口感好,色澤鮮亮,品質優。夕陽葵花子顆顆清香,袋袋真情,乾淨不臟手,吃不了不上火。

佛手

佛手又名五指柑,為芸香科藥用植物,其根、葉、花、果均可入葯,屬常用中藥材,具有理氣行氣,止嘔和胃、健脾開郁、化痰等功效。佛手果實除藥用外,還可提取香料及加工成糖果蜜餞等多種果脯和保健食品。

甜龍竹筍

甜龍竹筍可鮮食,也可作深加工,如製作筍罐頭和干筍等。鮮食竹筍口感脆嫩、味鮮、味甜,製成干筍色澤金黃,易保存,食時味香甜可口。

辣椒

辣椒可解痛,可使皮膚髮紅,發熱,促進微血管血液循環;可減輕感冒的不適癥狀;可預防癌症;可預防動脈硬化。夕陽生產的辣椒屬夕陽本地品種細個辣,個細長,肉質較厚,食時辣中帶香,口感好。選用夕陽本地辣椒製成的辣椒醬、辣椒面、辣椒油是上等調味佳品,頗具特色的蘸鹽油炸干椒是當地彝族同胞最喜愛,也是作為招待賓客的一道美味佳肴。

社會


人口衛生

夕陽彝族鄉是晉寧縣最遠的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山區鄉,這裡生活著勤勞、善良、純樸、熱情好客的彝族、哈尼族和漢族人民,其中總人口中以彝族、哈尼族為主,各佔總人口的78%、22%。常住人口5836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到2006年底,全鄉參加新農合的村民8817人,參合率達95%,村民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鄉衛生院共有醫護人員9人,全鄉共設有10個衛生室,共有鄉村醫生15人,極大方便了農民就醫難問題。

文化教育

夕陽彝族鄉位於晉寧縣西南面,距晉寧縣城60公里,全鄉設有民族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小學校區3所。中學教師42人,中學生556人;小學教師62人,小學生906人。全鄉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17人,入學率達100%。到2006年底,全鄉已有635名中小學生享受“兩免一補”政策。
全鄉共建有文化站1個,恐龍陳列室1所,文藝隊3個,民間文藝主要以秧老豉、跳樂、唱調子為主,極大的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文地理

夕陽彝族鄉人民政府設置於夕陽街,早在清末時期,夕陽街就成為夕陽鄉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歷史上屬昆陽州,昆陽縣管轄的區域。1949年4月,中共峨山地下黨組織派地下黨員吳禹到木鮓、夕陽一帶開展工作,與木鮓地下“民青”小組配合,先後在木鮓、夕陽、新山等地組織一起農會、婦女會、民兵隊等群眾組織。
夕陽彝族鄉屬於典型的少數族山區鄉,氣候溫暖,民風純樸,群山逶迤,充滿靈性的山水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間民族傳統文化。

基礎設施

2006年底,全鄉10個村委會38個自然村已實現了通電、通路、通電話,36個自然村通自來水,2個自然村飲用井水,6個自然村實現了村村通。有200戶農戶建有沼氣池,368戶農戶裝有太陽能,建有小水窖184口,有61戶農戶完成“一池三改”。
2006年,我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發展,重點解決群眾反映的急、難、熱點問題,主要建設的項目有:寶夕公路大修工程、打黑二壩工程、打黑明德小學,新建、修復水池23座,管道安裝4500米,U型溝支砌5487米,加蓋集貿市場頂篷及公廁建設,新建、修繕了綠溪、田房、木鮓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通過以上工程的實施,使我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加強。

新農村建設

夕陽彝族鄉2006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按照省、市、縣的有關部署,結合夕陽彝族鄉實際,以實施小石板河整村搬遷工程為試點,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積極探索適合夕陽彝族鄉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路子。夕陽彝族鄉小石板河地處偏僻,經濟發展緩慢,實施整村搬遷工作難度較大。小石板河整村搬遷工程於2005年10月動工,現已完成進村公路、橋樑工程、場地平整工程、擋牆及規劃設計工程。

扶貧開發

夕陽彝族鄉2006年實施了木鮓村委會把火山自然村、木杵榔村委會、高梁地村委會小石板河自然村的市列重點村扶貧開發項目工程建設,解決了高梁地小石板河的整村搬遷工程;木杵榔村委會的三面光溝、村內道路及甜龍竹種植等。極大的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改善了村容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