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螺旋
1973年紐曼提出的心理學概念
沉默的螺旋理論指出,如果一個人感覺到他的意見是少數的,他比較不會表達出來,因為害怕被多數的一方報復或孤立。
沉默螺旋理論有個前提,諾爾紐曼認為,當人長久處在媒體訊息之下,久而久之自然會具備一種准統計官能,也就是感知外在氛圍的能力,能夠察覺媒體所呈現的主流意見,並且這些意見會轉化為個人對於社會主要價值的認知。不過前提是,閱聽人必須處在長時間的媒體滲透,也就是媒體訊息的暴露下,才會影響到態度層次,進而改變行為。
人們只能直接觀察整個公眾群體中的一小部分(經常是通過媒體),媒體就在決定什麼是社會主流意見中佔據重要地位。隨著主流意見在媒體上佔據了與其相稱的比例,持少數意見的人表達自己觀點的可能性逐漸降低。相反地,如果一個人感到自己的立場正在為公眾所接受,他就會變得更加勇於表達自己。
這一理論假設人們總是在判斷什麼是公眾的觀點,而且他們經常通過媒體來判斷。理論同時假設我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對被孤立的恐懼,而且我們知道什麼觀點可以導致我們被主流群體孤立。這一理論也解釋了為什麼社會上還總有那樣的敢於提出不同意見的少數群體,因為社會上總還是有一些人對被孤立沒有那麼強烈的恐懼,這些人可以被成為社會觀點的挑戰者。理論進一步提出少數派是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而服從的多數派則是社會穩定的必要條件,因此兩者都是進化的產物。
通過引入“魔鬼代言人”(thedevil'sadvocate)機制——即一種功能性的反對機制,可以減少“沉默的螺旋”的影響。這一位置由團體內的某個特定成員擔當,這一機制將允許團體成員自由地表達意見,而不必擔心可能導致的譴責,從而在整體上創造一個更加有建設性的氛圍
1973年,在德國大選及一系列輿論調查之後,伊莉莎白·內爾—紐曼發表了《重歸大眾傳媒的強力觀》一文,宣稱大眾傳播在影響大眾意見方面仍能產生強大的效果。
紐曼發現,大多數人在用自己的態度做出選擇時會有一種趨同心態,當個人的意見與其所屬群體或周圍環境的觀念發生背離時,個人會產生孤獨和恐懼感。於是,便會放棄自己的看法,逐漸變得沉默,最後轉變支持方向,與優勢群體、優勢意見一致。這個過程不斷把一種優勢意見強化抬高、確立為一種主要意見,形成一種螺旋式的過程。這一理論把大多數的傳播學者從對大眾傳播媒介的“有限效果模式”的熱衷帶到了對“強大效果論”的堅信的時代。基於此,紐曼又提出了關於“沉默的螺旋”的五個假定。
(1)使背離社會的個人產生孤獨感
(2)個人經常恐懼孤獨
(3)對孤獨的恐懼
使得個人不斷地估計社會接受的觀點是什麼。
(4)估計的結果影響個人在公開場合的行為
特別是公開表達觀點呢還是隱藏起自已的觀點。
(5)這個假定與上述四個假定均有聯繫
綜合起來考慮,上述四個假定形成、鞏固和改變公眾觀念。
在這五個假定的基礎上,紐曼又發展起了一整套以“沉默的螺旋”假設為核心的關於輿論的學說,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個人意見的表達是一個社會心理的過程;第二,意見的表明和“沉默”的擴散是一個螺旋式的社會傳播過程;第三,大眾傳播通過營造“意見環境”來影響和制約輿論。
理論基礎主要來源於心理學、大眾傳播學和社會學。有三個關鍵概念:害怕孤立、意見氣候、准感官統計。
“害怕孤立”:從心理學看來,引發人類社會行為的最強烈的動力之一就是“不被孤立”,個人會因為害怕孤立而改變自己的行動;“意見氣候”:自己所處的環境中的意見分佈狀況,包括現有意見和未來可能出現的意見;“准感官統計”:每個人都具有“准感官統計”的能力,這種能力能夠判斷“意見氣候”的狀況,判斷什麼樣的行為和觀點被他們所處的環境認同或不被認同,什麼樣的意見和行為正在得以強化或弱化。
具體說來,“沉默的螺旋”指的是這樣一種現象:對於一個有爭議的議題,人們就會形成有關自己身邊“意見氣候”的認識,同時判斷自己的意見是否屬於“多數意見”,當人們感覺到自己的意見屬於“多數”或處於“優勢”的時候,便傾向於大膽地表達這種意見;當發覺自己的意見屬於“少數”或處於“劣勢”的時候,遇到公開發表的機會,可能會為了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越是保持沉默的人,越是覺得自己的觀點不為人所接受,由此一來,他們越傾向於繼續保持沉默。幾經反覆,便形成占“優勢”地位的意見越來越強大,而持“劣勢”意見的人發出的聲音越來越弱小,這樣的循環,形成了“一方越來越大聲疾呼,而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過程”。
“意見氣候”
主要來源有兩個,第一,所處環境中的群體意見。諾依曼說,自己提出該理論的靈感來自她的一個女學生。一天早晨她碰到一個戴有基民黨徽章的女學生,而下午再碰到這個女學生時,這位女學生已將徽章取下,因為基民黨的徽章很少有人佩戴,戴著這樣一個徽章“太可怕了”。第二個“意見氣候”的來源是大眾傳播。大眾傳播在塑造“意見氣候”時起著巨大的作用,因為這是一種專業化的媒介組織,它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化手段,以社會上的一般大眾為對象,進行大規模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活動。因而,大眾傳媒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傳播的內容是公開的。現代傳播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的傳播幾乎無處不在。人們觀察環境中的意見分佈,主要依據是大眾傳播媒介,他們通常認為大眾傳播媒介呈現的意見就代表了多數人的想法。公眾在公開表達意見時常採用媒介上不斷重複的辭彙和觀點;反之,與大眾傳媒不一致的觀點,公眾一般不予公開表達。
德國學者ElisabethNoelle-Neumann用沉默的螺旋這一模型,來解釋為什麼有些人當意識到自己的觀點是少數的時候,便不願意在公共場合表達自己的見解。沉默的螺旋描述了當人們作為少數派時所感受到的不斷加強的壓力。該模型基於三個假設:
每個人都有一個“准統計器官”(quasi-statisticalorgan),一種第六感,不用民意測驗,他們也能知道什麼是壓倒性的主流民意。人們有一種被隔離的恐懼,而且知道哪些行為有可能導致被社會隔離。所以,他們選擇沉默,而不去表達被認為是少數派的意見,主要是出於被隔離的恐懼。
ElisabethNoelle-Neumann在她1984年出版的書中,對公共輿論如何成為社會控制形式進行了解釋。每一個幾乎本能地關注圍繞著他們的各種觀點,並有意識地使自己的言行與主流觀點靠攏。與主流觀點接近程度越高,他就越樂意在公開場合發表自己的見解。一旦他發現主流觀點發生了變化,不再流行,不再受寵,他也就不會再積極地在公開場合發表觀點。如果民意和人的個人意見之間的覺得的距離增長,那個人將是較不可能想要表達他的看法。沉默的螺旋的起源。源於一項民意增長與傳播的調查研究。沉默的螺旋的運用。應用大眾傳媒效果的研究。
感覺傳入研究,以及人如何覺察公眾觀點的變化。投票統計。民意研究。
Noelle-Neumann建議通過以下兩個問題來了解公眾的“意見氣候”:
拋開您的個人觀點,你認為大多數人會怎麼想?→當前氣候。你認為,一年後會有更多的人還是更少的人會持這種觀點?→未來預測。
解釋了為什麼少數人不願意公開表達他們的觀點。
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寧願壓制自己的真實情感,而不願冒社會隔離的風險。
是一個連接傳媒影響和公眾意見的較好的模型。
孤立
沉默的螺旋理論提供了一種考慮問題的視角:團隊意見的形成不一定是團隊成員“理性討論”的結果,而可能是對團隊中“強勢”意見的趨同后的結果。需要注意的是:“強勢”意見所強調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正確的。當團隊中的少數意見與“多數”意見不同的時候,少數有可能屈於“優勢意見”的壓力,表面上採取認同,但實際上內心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這就可能出現某些團隊成員公開“表達的意見”與團隊成員“自己的意見”不一致。要跳出沉默的螺旋,唯一的出路就是尊重少數派,聆聽反對者的聲音
在當下,媒體競爭趨於激烈,具體在時評上也是如此。當一個新聞事件剛剛出現時,媒體對這一新聞事件的快速評論,其對輿論的影響與作用不僅巨大,也有助於奠定媒體的社會地位,進一步增強其影響力,相反,如果媒體的時評總是“慢半拍”,又沒有其他新穎的觀點出現,其影響力就要小得多,在媒體競爭中就難以佔得先機。因此,與傳統的評論品種不同,媒體相對更要求時評的“時”,即時評的時效,以快速地影響輿論或轉變輿論。在這一背景下,媒體對於那些快速反應的評論,莫不給予其優先發布權。在此引導下,時評作者也便投其所好,積極快速地撰寫評論,也培養了一批倚馬可待的寫手。
沉默螺旋
然而,一種觀點的表達有時候畢竟是不全面的,任由某種或有偏激和偏頗的觀點的發布,而不讓不同觀點的自由表達,其危害性同樣是不可低估的。這就是“沉默的螺旋”理論揭示的一個輿論負面效應的內容。這一理論指的是“已有的多數人的輿論對少數人意見無形的壓力,形成一方公開疾呼而另一方越發沉默的螺旋式過程,於是更為強大的輿論生成。”的確,在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推行過程中,輿論一般是需要為此大力鼓與呼的,其前提是這些大政方針政策形成是有科學、民主的決策過程作為後盾的。而在具體的新聞事件中,這種“沉默的螺旋”往往是有害的,因為它不利於公眾多角度地思考與觀察問題。因此,為避免出現這種“沉默的螺旋”,媒體應該保持清醒,允許“不同觀點”的自由表達。
沉默的螺旋理論在受到很多肯定的同時,也引起了一些批評,有批評指出:該理論過分強調“害怕孤立”這一社會心理因素,忽略了其它導致社會行為的動力因素,即使感到孤立,人可能在“權衡利益”后採取行動,不一定保持沉默;有的人在害怕孤立時不僅不沉默,還可能發出攻擊性的言語或行為。在這裡,個人的差異也應予以考慮。對“社會孤立”的恐懼,不是一個絕對的常量,而應是一個受條件制約的變數。“多數意見”的壓力對於不同類型、不同性質的議題,壓力程度也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