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浦社區

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礐石的街道

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礐石街道珠浦創鄉於公元1078年(宋元封元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珠浦社區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達濠島中部,轄區總面積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80畝,山地10000畝,海灘塗5000畝,人口20617人。

經濟


建築業

珠浦是當地聞名的“建築之鄉”,建築業是社區的主導產業。改革開放以來,珠浦人乘著黨強國富民政策的東風,大力發展建築業。轄區現有施工隊伍112支,遍布全國各地,建築收入成為村民家庭的主要收入,2009年人均收入4516元,集體收入845.6萬元。

工業

是珠浦的新興產業,珠浦於1987年創辦工業區,現已建設通用廠房10多萬平方米,引進企業30家,年創工業產值6億多元,創稅1000多萬元。其中廣東衛倫生物製藥公司是社區1993年自辦集體企業,2003年,該企業由集體所有制改製為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促進其進一步發展壯大。公司現擁有血液製品、生化製藥、基因工程三個生產車間,總資產1億多元,年產值七千萬元。“衛倫”是廣東省高新科技企業,“衛倫”牌是廣東省著名商標。

農業

珠浦社區注重對現有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在發展傳統種植業的同時,大力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初步形成了500畝沉香種植基地、110畝的蔬菜種植出口基地、300畝西瓜種植基地、400多畝的山坑田種植基地。社區準備通過規模經營的試點,走農業規模化經營的道路。

旅遊業

巨峰寺景點
巨峰寺景點
巨峰寺景點
巨峰寺景點
得到發展。轄區內巨峰寺景區初具規模,珠浦憑藉“巨峰奇石”被省旅遊局評為2007年度廣東省“旅遊特色社區”。2016年,已註冊汕頭市濠江區巨峰風景區投資有限公司。巨峰寺景區已進行規劃設計,將由景區投資公司投入或發動社會集資,力爭建成汕頭市一處環境優美的旅遊勝地。

社會


文化教育事業

珠浦文化廣場
珠浦文化廣場
2010年轄區內現有小學二所,中學一所,中、小學在校學生約5000人。社區建有佔地面積13179平方米的全民健身園,並由社區定期組織籃球賽等群眾文體活動。珠浦被廣東省體育局評為“2006-2009年度廣東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同時,在五個片區各建有老年人活動中心一處,為社區老年群眾提供老有所樂的優良場所。在社會人文方面,珠浦結合“建築之鄉”流出人口較多的情況,因地制宜做好凝聚民心工作,上世紀90年代初,創辦了社區雜誌《珠浦鄉訊》,2008年,建立了社區網站,起到了傳遞鄉音、凝聚鄉情的作用。

基礎設施

村旁的磊廣公路
村旁的磊廣公路
社區通過發動社會捐款結合村集體撥款,持續改善村居環境。2007年投入280萬元完成村前洋排洪排澇工程,同年投入200萬元建設全民健身園。2008年投入2000萬元建設全長3812米的社區主幹道路網。2009年投入約1000萬元,重建全長1.2公里的老村村道及總長約2公里的三條村內主幹道,修通道路兩旁的排水排污管道。並投入460多萬元,對社區內主要村道配備了路燈、綠化設施並安裝電子監控攝像系統。拆除舊廁所2000個,新建6處公廁和12個景觀點,同年,還動員社區賢達黃光升先生捐資1000萬元,擴建轄區內的達濠第二中學,新建高中部教學樓。2010年,珠浦文化廣場也已進入施工階段,該項目由社區賢達黃光苗先生捐資1000多萬元興建。總用地面積43畝,建成后將成為一個可容納5千餘人,集休閑、健身、娛樂於一體的大型文化中心。

慈善衛生事業

衛生事業方面轄區內有珠浦醫院一所,下設多個門診部。為珠浦及周邊村莊群眾創造了良好的醫療保健條件。慈善公益事業方面,礐石街道珠浦慈善會是濠江區內首個村居一級的慈善會,由社區熱心慈善的人士自發組成,面對轄區開展慈善救助活動。自2007年成立以來,慈善會積極開展扶危濟困、助學獎學和從事社區公益事業,社區內老弱病殘、失學等弱勢群體得到有效資助,珠浦社區獲得2009年度廣東省“文明社區”、省“六好”平安和諧社區等先進稱號。

基層組織建設

社區2010年現有黨員209名,設立黨委會,黨委委員9名。下設9個支部,各支部設立支部委員會。居委會有居委會成員7名,劃分為5個片區。不斷加強。社區注重隊伍建設,在濠江區內率先實行居委中層幹部競爭上崗。從2003年至今,累計舉行三次中層幹部競爭上崗活動,共有十多名優秀者被提拔任用。注重選拔培養社區後備幹部,現有後備幹部5名。重視完善幹部激勵機制,自2005起制訂落實了《珠浦黨總支、居委會工作崗位責任制》,實行“獎勤罰懶”的措施,貫徹精簡高效、幹部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方針。2008年,社區成立全市首個農村社區黨委,是汕頭市黨建示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