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珠

阿膠用蛤粉炒成珠

阿膠蛤粉炒成珠后,降低了滋膩之性,便於粉碎,也可入湯劑煎煮。同時降低了礙胃的副作用,增強養陰潤肺作用,矯正了其不良氣味。蒲黃炒的作用基本同蛤粉炒,但偏於止血安絡的作用。家庭可以用麵粉來炒制阿膠。加工成的阿膠珠可以直接服用,香酥可口。

基本信息


家庭可以用麵粉來炒制阿膠。加工成的阿膠珠可以直接服用,香酥可口。可以去《阿膠與健康網》下載視頻。

製作方法


切膠

將阿膠微烘至軟,切成大小均勻的小丁塊,一般以0.5cm×0.5cm為宜。且勿過大或過小,以免受熱不均勻,使大者不及,小者太過。

阿膠投量

誦康堂阿膠
誦康堂阿膠
以60cm口徑鍋為例,每次0.5kg入鍋為宜。若過多過重,拌炒中球形膠易被壓扁,影響鼓泡而成畸形,或受熱不均勻致內有溏心,質地酥脆,甚至出現焦黑者。

火候

選擇炮製阿膠珠最好用煤氣,便於酌情調節火候。取蛤粉適量置鍋內,先用武火加熱至顯靈活狀態時,調小煤氣繼續加熱,將約一指見方的40g白色有光紙塊投入蛤粉中,埋1min取出,紙呈焦黃色時,表明降為文火。保持其溫度均勻撒布阿膠丁,不斷翻動至鼓起成珠。此時調大煤氣,武火是促使球形膠迅速完全鼓起泡,至全部膠珠無氣體放出,且珠色漸成黃棕色或灰棕色,質地變得較酥脆,最後改用文火,使其更為酥脆,且不致焦黑破裂。

出鍋標準

阿膠珠炒至呈深黃棕色或灰棕色,拌炒聽到枯酥的碰撞聲,停炒時能聽到細小清晰的裂炸聲,即可出鍋。出鍋時外觀呈類球形,直徑約1.6cm左右,表面布有細淺裂紋及輔料物,放之不塌癟,質酥易脆,碎面淡黃色,泡孔呈海綿狀,似有光澤,壁薄,內無溏心。

貯藏方法

將炒好的阿膠珠出鍋后,立即篩去輔料,薄攤於盛器中,待完全涼后收藏。置陰涼乾燥處或石灰缸中加蓋備用,可保持兩年未見有質量問題。

中藥功用


1、滋陰潤肺:用於陰虛火旺之心煩、失眠、痙攣等症。又治肺陰虛之咳喘、咯血,常配天冬麥冬五味子
阿膠糕
阿膠糕
2、補血止血:用於血虛及各種出血。
中藥劑量 5~10克。
阿膠珠與它葯同煎。
春令時節肺“事多”:春季肺部保養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