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涌村

陳涌村

四會市大沙鎮 陳涌村委位於西北江交匯地段,國道321公路和三茂鐵路由東向西貫通全村,通往全國各地,水陸交通便利,東往廣州約50公里,西與鼎湖區蓮花鎮接壤,地理環境優越,是一塊得天獨厚發展經濟的風水寶地。為推動該村鎮區信息化建設,讓更多有志之士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該村各方面發展動態,提供一個通暢信息環境。

廣東省肇慶四會市大沙鎮下轄村


全村2004年6月底有農戶878戶,,勞動力1078人。總面積約7平方公時里,包括山村面積1575畝,其中,耕地面積5661畝,現有種植水稻1375畝和旱地248畝。
全村分佈19個自估村,21個村民小組,大部份以種養為主。2003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916萬元,人均純收入4446元。村組二級經濟收入約170萬元,現有磚廠2間,石礦坊2個。
水稻種植面積1375畝,全部以種植高產優質水稻為主,養殖面積4038畝,大部份是高產優質魚類。
全村現有黨員66個,下設7個黨小組,黨支部村委會交叉任職共8人。2004年培養後備幹部42人。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橋南街道下轄村


陳涌村位於市橋河南岸,西與龍岐村、涌口村接壤;東與蜆涌村接壤;南臨沙灣河。轄區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3653人,流動人口20000人,有926戶,房屋1800多間,分5個自然村,有1所中學、2所小學、1個市場及600多間商鋪。村內文化體育衛生休閑場所有:區一級中學1所、市一級小學1所、外來工子弟學校1所、衛生所一間、老年活動中心1個、公園1個;有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的綜合性農貿市場1個。
產業主要包括出租廠房、工業用地、耕地、商鋪,現有企業196多家,商鋪 651家,2007年1月1日起從沙灣鎮劃歸橋南街道辦事處管理。
二、陳涌村“兩委”成員分工:
經街黨政班子聯席會議研究決定,陳涌村新一屆村“兩委”成員工作分工如下:
彭錦棠:黨支部書記,主持黨支部的全面工作。主管民主理財、計生、綜治信訪維穩、調解、精神文明建設(含創文)、戶口管理。
郭銳昌:村委會主任,主持村委會全面工作。主管經濟(含質量監督)、水電、財務、安全(生產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應急管理。
吳桂森:黨支部副書記,分管組織、計生、家庭財產保險、企業財產保險、合作醫療、合同、橋樑、檔案。
夏灼文:村委會副主任,分管國土房管、規劃、報建、基建、城市管理(含交通管理、公園)、拆遷安置、無線電管理、信息化建設(電信、電視)、路燈、道路。
何志偉:村委會副主任,分管安全(生產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環境保護、工會、工商行政管理(含整規)、稅務、科技、勞動和社會保障、工業。
郭松波:黨支部委員,負責宣傳、治安、綜治信訪維穩、調解、流管、民兵、兵役、司法、人防、地震。
陳國洪:黨支部委員,負責紀檢(含政務公開)、農業(含漁業、畜牧)、水利、氣象、綠化、衛生、精神文明建設(含創文)、三防。
郭海燕:黨支部委員,負責計生、婦女兒童、托幼、調解。
陳歡容:村委會委員,負責社會事務(含民政、僑務、殘聯、村務公開)、教育、文體、共青團、僑務、統戰、社保。
四、陳涌村2006--2011年獲區級以上(含區級)榮譽稱號
2007、2008年番禺區計劃生育合格村;
2009、2010年廣州市計劃生育先進達標單位;
2010年廣州市番禺區創業示範基地;
2011年廣東省計劃生育模範村達標單位;
2011年廣州市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番禺區橋南街道陳涌村2014年黨(總)支部班子成員情況及分工
序號姓名職務性別分工
1彭錦棠黨支部書記主持黨支部的工作,負責村全面工作,聯席會議召集人、綜治信訪維穩、精神文明建設(含創文)、應急管理、計劃生育第一責任人。
2郭海燕黨支部副書記負責組織、黨務工作、計劃生育、計生專干、婦女主任。
3陳國洪黨支部宣傳委員負責宣傳、民兵營長、民兵兵役、農業、畜牧、水利、衛生、創文工作、三防。
4郭松波黨支部紀檢委員負責紀檢(含政務公開)、治安、綜治信訪維穩、調解副主任、司法、治保主任。
5郭銳昌黨支部委員負責村經濟工作,主管經濟、財務、民主理財、人事、村資產資源管理、審計工作 、合同、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