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集街道

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下轄街道

倪集街道位於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城西,距縣城7.5公里,街道辦事處駐倪集村。區域面積54平方千米,下轄35個行政村、82個自然村。總人口45393人(2012年)。

2013年12月,撤銷倪集鎮,設立倪集街道。地處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多條河流與支渠形成四級河網。盛產小麥、玉米、花生、棉花、蔬菜、杞條、林木等,是國家商品糧基地大型項目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重點實施鄉鎮之一。條柳編加工是特色主導產業。古迹有春墓崗遺址,為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之墓。

1988年11月,建倪集鄉。2011年9月,撤銷倪集鄉,設立倪集鎮。2013年12月,撤鎮建倪集街道。2020年6月,倪集街道下轄26個行政村。

2011年末,倪集街道財政總收入2047萬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716萬元,比上年增長19.5%。

歷史沿革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境域分屬春墓里、西隅里、安業里、黃堌里。
1957年,分屬莘冢集鄉和王呂集鄉。
1958年初,合併2鄉成立幸福來公社,同年底,以駐地更名倪集公社。
1983年12月,撤社建王呂集鄉,將南部29個自然村劃歸王呂集鄉。
1988年11月,撤銷王呂集鄉,分別劃歸魏灣鎮、鄭庄鄉和倪集鄉。
2011年9月,撤銷倪集鄉,設立倪集鎮。
2013年12月,撤銷倪集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倪集街道辦事處。

建置沿革

清朝時,分屬曹縣西隅里、安業里、春墓里、黃堌里。1930年後,分屬曹縣第一區、第二區和第四區。1943年8月,分屬曹縣第五區、第九區、第十區。1957年,分屬莘冢集鄉和王呂集鄉。1958年,屬幸福來人民公社,年底改稱倪集人民公社。1984年1月,改建為倪集鄉。
2011年9月8日,按照魯政函民字〔2011〕39號文件,撤銷倪集鄉,設立倪集鎮,所轄區域不變。2013年12月2日,按照魯政函民字〔2013〕40號文件,撤銷倪集鎮,設立倪集街道,所轄區域不變。

地理環境


倪集街道位於曹縣城西,距縣城7.5公里。東與曹城街道相接,南靠鄭庄街道,西鄰磚廟鎮、魏灣鎮,北與青菏街道相連。區域面積54平方千米。街道辦事處駐倪集村。
境內多條河流與支渠形成四級河網。東魚河南支沿北部邊境自西南向東北流過;白花河穿其腹地,將全境分為南北兩半;曹北河與白花河平行東流。蔡窪溝上游起源於太行堤水庫二庫崔庄,下游從倪集鄉的韓道口村入白花河。

位置境域

倪集街道地處曹縣城西部,東與曹城街道相接,南靠鄭庄鎮,西鄰磚廟鎮、魏灣鎮,北與青菏街道相連。區域面積54平方千米。

水文

倪集街道境內多條河流與支渠形成四級河網。東魚河南支沿北部邊境自西南向東北流過;白花河穿其腹地,將全境分為南北兩半;曹北河與白花河平行東流。蔡窪溝上游起源於太行堤水庫二庫崔庄,下游從韓道口村入白花河。

行政區劃


1986年,轄28個行政村。1988年12月,王呂集鄉撤銷,有15個行政村併入倪集鄉,即王呂集東、王呂集西、段庄、程庄、肖河、趙廟、後趙庄、王樂田、宋爐廟、岳庄、謝庄、康莊、趙小井、前趙莊、劉萬庄。
1997年,石河東、石河西合併為石河行政村。2005年,白庄、東嶽(庄)合併成三合行政村,王東、王西合併成王呂集行政村。
2006年12月,王樂田、八里廟、劉六庄三村劃歸曹城街道;季庄、袁樓、三合村劃歸青菏街道。同年,程庄行政村分為程庄、劉庄兩個行政村。2007年,王呂集行政村又分為王東、王西兩行政村。2009年,全鄉轄35個行政村,84個自然村。
2011年末,倪集街道下轄倪集、潘堂、宋堂、位庄張衚衕、劉樓、劉橋、安庄、李庄、王堂、余樓、高樓、崗西劉、王莊、張梅庄、張庄、玉皇廟、肖河、程庄、劉庄趙廟、康莊、謝庄、岳庄、王東、王西、崔河、石河、油坊店、前趙、後趙、趙小井、劉萬庄、段庄、宋爐廟35個村民委員會。
至2013年底,倪集街道下轄35個行政村(倪集、潘堂、宋堂、魏庄、張衚衕、劉樓、劉橋、安庄、李庄、王堂、余樓、高樓、崗西劉、王莊、張梅庄、張庄、玉皇張庄、肖河、程庄、劉庄、趙廟、康莊、謝庄、岳庄、劉集、王呂集東、王呂集西、崔河、石河、油坊店、前趙莊、後趙庄、趙小井、劉萬庄、段庄、宋爐廟),83個自然村。
2020年6月,倪集街道下轄26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倪集村。
下轄地區
倪集村張梅庄村劉樓村王堂村
余樓村崗西劉村張庄村玉皇廟村
油坊店村崔河村石河村宋爐廟村
岳庄村肖河村段庄村王呂集東村
王呂集西村趙廟村劉橋村趙莊村
劉庄村魏庄村康莊村安庄村
高樓村張衚衕村

人口民族


2009年,全鄉總戶數11263戶,總人口43912人。其中男性22888人,女性21024人;年齡結構,18歲以下人口10176人,18~60歲人口29094人,60歲以上人口4642人;人口密度891.80人/平方公里。有少數民族6個,24人,其中景頗族9人,蒙古族4人,回族3人,彝族3人、侗族3人、朝鮮族2人。鄉村從業人員24066人,其中第一產業14148人,第二產業6290人,第三產業3628人。
2011年末,倪集街道轄區總人口4.4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42人,城鎮化率3.7%。總人口中,男性2.3萬人,佔52%;女性2.1萬人,佔47.6%;14歲以下9903人,佔22.5%;15~64歲28938人,佔65.6%;65歲以上5259人,佔11.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4183人,佔99.98%;有回族5人。
至2012年末,總戶數12271戶,總人口45393人。其中鄉村總戶數9682戶,鄉村人口4019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倪集街道財政總收入2047萬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716萬元,比上年增長19.5%。人均財政收入463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7萬元,增值稅537萬元,企業所得稅188萬元,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1億萬元,比上年增長34.1%;各項貸款餘額7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6%。

農業

倪集街道
倪集街道
1986年,全鄉耕地面積2412.6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183.2公頃,總產8108噸;棉花播種面積501.5公頃,總產395噸。農業總產值840萬元。1986年後,蔬菜種植面積逐步擴大。
2010年,耕地面積3292.5公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241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069公頃,總產量32474噸。小麥面積2918公頃,總產量15800噸;玉米3111公頃,總產量16523噸。棉花面積110公頃,總產量155噸。蔬菜種植面積863公頃,總產量37749噸。 2011年,耕地面積3551.66公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309.4公頃。糧食麵積6049.93公頃,總產33178.71噸。其中小麥3003.6公頃,總產16885.57噸;玉米3007.2公頃,總產16131.61噸。棉花68.07公頃,總產112.77噸。發揮轄區南部前趙莊、後趙庄、劉萬庄、王呂集、趙廟、程庄、趙小井、王呂集等10個村多年種植蔬菜的傳統優勢,創立自己的品牌,成立種植合作社一家(曹縣飛達蔬菜種植合作社)。全鎮蔬菜種植面積992.07公頃。總產48475.67噸。 2012年,耕地面積3569.68公頃。農作物總面積7452.27公頃。糧食麵積6084.47公頃,總產35820.11噸。其中小麥3038.13公頃,總產18108.52噸;玉米3007.2公頃,總產17564.45噸。棉花122公頃,總產151.86噸。蔬菜1041.53公頃,總產45188.78噸。
至2013年,爭取“國家千億斤糧食工程”,在西部張庄、玉皇張庄、高樓、王莊、崗西劉、王堂、余樓、劉樓8個村進行標準化農田改造。至年底,流轉土地325公頃,其中崔河村流轉73公頃,發展油用牡丹種植;有蔬菜種植合作社3家(曹縣飛達蔬菜種植合作社、曹縣金土地農業種植合作社、曹縣惠農種植合作社),蔬菜種植面積1067公頃,其中溫室大棚1620個,中小拱棚3200餘個,露地菜200公頃,蔬菜種類有9大系列60餘個品種,年產量5.2萬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黃瓜、茄子、豆角、菠菜、韭菜、芹菜、大蔥,銷往城區及周邊市場。

林業

20世紀70年代,倪集鄉成為杞條種植主產區,主要種植在河旁、溝旁、路旁、渠旁。境內建有成片梨園,品種多為碭山酥梨、把梨。
1986年,柳條編產業快速發展,杞條市場價格上漲,倪集鄉大面積發展條糧間作。倪集鄉依託鄉工藝公司,發展條編加工業,年完成條編產值160萬元,實現利潤70萬元,在全省召開的農村工作會議上,倪集鄉黨委、政府作了《立足資源上條編,搞好服務促發展》的典型發言。全鄉有農林間作面積106.7公頃,農田林網面積140公頃。
1990年後,先後引進騰稔、早騰等早熟品種和黑奧林、黑提、紅提、青提等晚熟品種,倪集鄉境內建立葡萄基地。
1996年,農林間作面積240公頃,農田林網面積320公頃。縣委、縣政府將倪集規劃為杞條發展重點鄉鎮,實行區域化種植,規模化栽培,集約化經營,走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的路子,促進了杞條生產的快速發展。
2005年,農林間作面積733.3公頃,林網面積1133.3公頃,楊樹豐產林面積600公頃,木材蓄積量20萬立方米,林業產值達到2970萬元。
2009年,農林間作面積746.7公頃,林網面積1066.7公頃,楊樹豐產林600公頃,木材蓄積量28萬立方米,林業總產值達到37600萬元。

畜牧業

2010年末,生豬存欄量11916頭,其中能繁母豬1471頭;牛存欄9642頭,其中奶牛7630頭;羊存欄48312隻,其中山羊45516隻;家禽存欄133689隻,其中雞83076隻,鴨47887隻;肉類總產量4486噸,禽蛋產量2451噸。
至2013年,存欄奶牛3600頭,產奶牛1900頭。

工業

1998年,倪集街道建有4個編織編織工藝品廠。
2004年,倪集街道民營企業達到23家。
2009年,全鄉有條柳木加工龍頭企業22家,從業人員1.4萬人;民營工業企業達到43家,其中規模企業10家,年產值達51040萬元,上繳稅金2105萬元,有6家企業入駐縣工業園區,實現銷售收入32170萬元,利稅1625萬元。
2011年,倪集街道工業生產總值1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7億元,比上年增長30%。有工業企業36家,職工1.2萬人,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2家,職工4200人,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生產總值4億元。

商業

2009年,全鄉有商業貿易市場4處,其中專業批發市場1處,綜合市場3處。劉六庄蔬菜批發市場,在蔬菜交易旺季,日交易量45噸左右。王呂集、倪集、宋爐廟3處綜合市場,每集交易量8萬元。
2011年末,倪集街道有商業網點493個,職工187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6.3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城鄉集貿市場5個,年成交額2.8億元。出口總額1000萬元,產品銷往美國、英國、荷蘭、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第一產業

1994~1996年、1997~2000年,黃淮海平原農業開發第三期和第四期開發項目涉及倪集鄉境內,包括改造中低產田、作物增產技術開發、建橋涵閘、打機井、挖溝渠、建林網、建畜牧養殖場、完善灌溉設施等。
2013年,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7家,共有專業種植合作社5家,養殖合作社1家,農機合作社1家,社員12000餘人。

第二產業

條柳編加工是倪集特色產業。1984年,曹縣成立第一家杞條加工私營企業“曹縣倪集條編工藝品公司”,主要經營柳條編工藝品。1990年,境內出現以條編工藝品加工為主的手工業作坊,倪集鄉逐步發展成為杞條加工專業鄉鎮。
1998年,建有4個條編工藝品廠(亞魯、廣源、恆昌、宏鑫)。1999年起,草柳木工藝品加工業得以迅猛發展。2004年,民營企業達到23家。
2009年,全鄉有條柳木加工龍頭企業22家,從業人員1.4萬人;民營工業企業達到43家,其中規模企業10家,年產值達51040萬元,上繳稅金2105萬元,有6家企業入駐縣工業園區,實現銷售收入32170萬元,利稅1625萬元。
2010至2013年,通過開展招商引資,先後有金穀食品、精銳鎖業、巴東小鎮房地產項目、曹縣聖潤熱力有限公司等項目落地。
2012年,鄉鎮工業企業15家,主營業務收入15.41億元,利潤總額6683萬元,利稅總額1.54億元。引進的曹縣聖潤熱力有限公司,由濟寧寧魯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12億元,主要從事熱力生產和向曹縣中心城區集中供暖。設計供熱能力1200萬立方米。一期工程於2013年3月開工,11月30日正式開始供暖,結束曹縣城區沒有集中供暖的歷史。
至2013年,發展到十多家規模以上企業。主要有山東亞魯工藝品有限公司、山東宏遠工藝品有限公司、曹縣東青工藝品有限公司、曹縣國華貿易有限公司、曹縣橋順工藝品有限公司、曹縣宏鑫工藝品有限公司。變原來的零星加工銷售條柳編工藝品為“公司+農戶+基地”的規模發展方式,帶動周邊群眾從事條柳編加工和農民增收。
崔河草木柳藤編織專業村位於倪集街道駐地南2公里,距縣城5公里。2003年始,發展草、木、柳、藤編織加工。至2009年,全村有65戶、320人從事加工業,年產草筐、柳筐、木工藝品17萬套,年產值1000萬元;有加工企業1家(山東曹縣亞魯工藝品有限公司),年實現產值5677.5萬元,主營業務收入5721萬元。

第三產業

商業貿易:2009年,全鄉有商業貿易市場4處,其中專業批發市場1處,綜合市場3處。劉六庄蔬菜批發市場,在蔬菜交易旺季,日交易量45噸左右。王呂集、倪集、宋爐廟3處綜合市場,每集交易量8萬元。
電信業:2009年,固定電話略減,總裝機4300部,行動電話百人擁有量達60部。

文化


文物古迹

春墓崗遺址位於春墓崗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長622米,寬100米,面積62200平方米。據明代《曹縣誌》記載,此處是楚春申君墓,金大定二十年,在其上建“開元寺”,有大雄殿,左右堂,天王殿,方丈,鐘鼓樓,東西廊,建築規模宏大。該遺址由西南東北走向的二個堌堆組成,新中國成立前堌堆高約6米,20世紀60年代被夷為平地,遺址大部分為灰褐土,可採集的陶器器型繁多,有罐、盆、鬲、豆等,紋飾有素麵、繩紋、弦紋等,遺址中部可見大面積的龍山時期的夯築遺跡。是曹縣面積最大、遺存最為豐富、文化底蘊最為豐厚的古代遺址,也是魯西南地區具有代表性的一處古文化遺址。採集的標本看,有龍山、岳石、商、周、兩漢等時期的文化遺存,第三次文物普查時,採集到的標本有東周夾砂紅陶繩紋鬲、漢代泥質紅褐陶繩紋罐等陶器殘片。

歷史人物

春申君,姓黃名歇,楚國令尹,與齊孟嘗君、魏信陵君、趙平原君並稱戰國四公子。黃歇多才多藝、能言善辯。任左徒時奉命出使秦國,當時秦國準備攻楚,他面見秦昭王,曉以大義,訴說兩大國龍虎相鬥之害,指出兩國不如和好,以免消耗實力,人民得以安寧,不使韓、魏兩國漁翁得利。秦昭王對此極為讚許,打消攻楚念頭,並派使者與楚國結盟。公元前272年,他隨太子熊完入秦為人質,在咸陽居住九年;楚頃襄王病重,為使太子歸國繼位,黃歇將太子裝扮成楚國使者的車夫,混出秦國關卡,回到楚國,他隻身留在秦國,以應付秦王,后在秦應侯范睢幫助下,回到楚國。公元前262年,太子熊完即位,任命他為令尹,封為春申君,領淮北十二縣(今山東西部皆屬之,曹縣時為蒙縣也在其中)。從此,黃歇在楚國擔任令尹二十餘年,為楚國的政權鞏固和繁榮富強作出很大貢獻。
黃歇平生好客,門下養士數千,其中有趙國人李園。楚考烈王未有子嗣,黃歇選許多健美女子給考烈王做妃子,終未生得一男半女。趙人李園想將自己美貌的妹妹送於考烈王為妃,又聽說楚王不能生育,怕自己的妹妹以後失寵,就開始想別的注意。一次,李園故意探親超假,向春申君解釋:“齊王見我妹妹長得漂亮,派人來求婚,所以耽誤幾天。”春申君也要求一見。李園將妹妹送到相府,春申君一見,果然容顏出眾。遂將此女納為妾,不久便有了身孕。李園的妹妹對黃歇說:“大王對您如此恩寵,即使他的親兄弟也比不上您,現在楚王沒有兒子,日後他弟弟必然繼承王位。您在楚國為相二十餘年,平日也有得罪他弟弟的時候,如果大王弟弟繼位,就會給您帶來禍殃,現在我有了身孕,外人不知,您把我獻給大王,大王見我貌美,必然寵幸,如果上天保佑我能生個兒子,就是您的骨肉,將來可以繼承王位,豈不保您一生榮華富貴?”春申君完全同意她的看法,就把她獻於楚王為妃,不久,李園妹妹果然生一男孩,被立為太子,李園妹妹也被立為王后。李園受到楚王的重用,執掌國家大權。李園得勢后,害怕春申君泄密,壞了他的大事,就想辦法除掉春申君。春申君門客朱英,看出了李園的陰謀,勸黃歇早做防範,並願為之除掉李園,黃歇不以為然。十七天後,考烈王去世,李園先入王宮,在宮門內埋伏死士,待黃歇入宮,被死士刺殺,並斬其頭,投之棘門外。黃歇賓客知道宮中禍起,遂攜其頭,遠奔蒙縣(今曹縣西北),埋葬在一高崗之上,稱春墓崗。

交通


350省道(庄青公路)由西北向東南貫穿中部,境內長10餘公里。許單公路自西向東直穿南部。
1986年,全鄉只有庄青路、許單路2條交通幹線,鄉村道路全是土路,交通極不方便。
2002年起,新修公路58公里,實現村村通柏油路目標。自行車百人擁有量由不足25輛,增至75輛;摩托車每百戶擁有35輛,普通轎車開始進入百姓家庭。2004年,青邵路(青崗集—邵庄)倪集段鋪修通車。
2008年,投入客車1輛,開通倪集至菏澤線路,2009年此線路又增加班車1輛。
2009年,全鄉公路里程達115公里,電動自行車得以普及,每百戶擁有85輛。
2011年,倪集街道有350省道(庄青公路)由西北向東南貫穿中部,境內長10餘公里。許單公路自西向東直穿南部。

社會


鎮村建設

2010年以來,在辦事處駐地主要街道兩側硬化路面,鋪設下水道。利用道路網化工程,爭取配套資金,對轄區內破損較嚴重的路面進行重修,完成倪王路南段及倪集、張梅庄、余樓、王呂集、趙廟、劉萬庄等村內的道路重修,新修道路11.5公里。
2011年,啟動倪集中心社區一期建設工程—張梅庄生態文明村建設。新村完工後又建成一處730平方米的村委會辦公樓、1300平方米的社區文化廣場和健身場所、一處36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投資2萬元對村內進行綠化、美化、亮化。
2012年,陸續啟動韓道口和玉皇張庄生態文明村建設,當年建成130戶,復耕土地9.4公頃。

教育事業

1986年,全鄉有中學2所,在校生1120人;小學21所,在校生3510人。中學教師40人,其中本科學歷2人,專科學歷15人,學歷達標率38.7%。小學教師425人(含民師120人),其中中專學歷10人,中師學歷91人,學歷達標率46.3%。
2002年,投資100萬元,先後對石河小學、中心小學等10所小學進行改造與擴建。
2005年,全鄉有小學20所,初中2所。有教師318人,教師學歷達標率98%,在校學生5800人。
2009年,全鄉有小學18所,初級中學2所。有教師328人,教師學歷達標率98%,在校學生4584人。
2010年至2013年,轄區內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720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10所,在校學生2400人,專任教師16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學生500人,專任教師7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先後建成中心幼兒園、中心小學教學樓一處。
2011年末,倪集街道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720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10所,在校生2400人,專任教師16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500人,專任教師7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846萬元,比上年增長8%。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26%,比上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

計生醫療

1986年,鄉衛生院有幹部、職工26人。有村衛生室8個,鄉村醫生12人;鄉設有計劃生育辦公室,幹部職工3人。
2005年,衛生院經過多年的發展,初具規模,成為集醫療預防於一體的綜合性鄉鎮衛生院。醫院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有幹部職工87人,年門診量達2萬人次。同時,全鄉建立健全預防保健網,設有防保站1個、衛生室37個,經驗收全部達標,有47人取得執業資格證書。計劃生育辦公室有工作人員20人,辦公室22間,併購置微波治療儀、乳腺檢測儀等儀器。
2009年,全鄉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40666人;計劃生育辦公室有工作人員25人,辦公室28間,併購置微波治療儀、乳腺檢測儀、電腦指紋鑒別儀等儀器。
2010年以來,組建45人的計劃生育專業隊伍,加大考核和問責力度,落實保障機制和計生獎勵政策,加強育齡婦女落實節育措施監管。與村“兩委”成員重新簽訂任期承諾書,逐人簽訂黨員保證書,重新簽訂村民自治合同,修訂完善村規民約,重新招聘女專職主任,推行“職員化管理、集中式辦公”模式。成立打擊“兩非”工作領導小組,搞好“兩非”線索摸排和打擊開展工作。對申辦生育證的對象,自申辦之日起就簽訂不私自流引產合同書,要求每兩個月到計劃生育服務站參加一次孕情監控,落實包保責任制,實行跟蹤隨訪服務,杜絕孕情遲報、漏報現象。對辦證后不按照規定參加孕情監控和懷孕后孕情無故消失的,經查實為選擇性別終止妊娠的,一律取消生育計劃,並終生不再安排生育。投資50餘萬元,為村級服務室統一製作制度標牌,配備辦公桌椅、檔案櫥、婦檢床、葯具箱等。
2011年末,倪集街道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門診所14個;病床11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6張;固定資產總值3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40名,其中執業醫師15人,執業助理醫師38人,註冊護士56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3.9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2013年,對轄區範圍內所有的藥店和診所進行4次拉網式檢查,沒收B超機2台,藥品20餘盒。
2010年至2013年,有衛生院一所,村衛生室14個,床位115張,專業衛生人員140名,其中執業醫師15人,執業助理醫師38人,註冊護士56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

基礎設施

農田水利:1986年,全鄉有機井150眼,溝渠8條。1996~2005年,共打機井1260眼,挖溝2.66萬米,建橋涵36座,基本實現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橋涵配套。2005~2009年,全鄉打機井140眼,挖溝4000米,建橋26座。
農業機械:1986年,全鄉農機總動力4002千瓦。1990年,農機總動力10590千瓦。1995年,有農用拖拉機140輛,農用三輪車80輛。
2000年,有農用拖拉機162輛,農用三輪車260輛,農用運輸車460輛。2005年,有農用拖拉機126輛,農用三輪車890輛,農用運輸車650輛。2009年,全鄉有小麥聯合收割機35台,農用運輸車3650輛,農機總動力88609千瓦。

文化事業

文化底蘊豐厚,宋爐廟村的獅子舞,謝庄村、劉橋村的花傘舞,倪集、張衚衕村的嗩吶藝術團在周邊鄉村經常巡迴演出,聲譽頗佳。
2006年,宋爐廟、謝庄村分別組建老年秧歌隊,豐富了村民的文體生活。
2009年,王堂、高樓、劉橋、石河4個村分別建立農家書屋,總計藏書2.6萬冊。鄉文化站有幹部職工11人。
2010至2013年,有演出團體5個,主要有舞獅表演、秧歌、豫劇、嗩吶、花傘舞蹈表演等。配合文化惠民工程,每年開展秧歌隊、戲曲、文化下村等各類演出40餘次。建成高樓、劉樓、王堂、張梅莊農家書屋4處。轄區內春墓崗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末,倪集街道有文化站1個,村級活動場所35處,農家書屋2處,學校體育場1個,3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社會保障

2011年,倪集街道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37戶,人數1481人,支出142萬元,比上年增長25%,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長21%;醫療救助2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700人次,共支出7.4萬元,比上年增長2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8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7萬元,比上年增長45%。社區服務設施4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3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1.2萬元,使19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40萬元,比上年增長12%,基金支出合計140萬元,比上年增長12%。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5萬人,參保率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