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謝爾倫要塞

伊謝爾倫要塞

伊謝爾倫要塞(Iserlohn Fortress, イゼルローン要塞),是是日本作家田中芳樹創作的架空歷史小說《銀河英雄傳說》中的著名要塞,坐落在兵家必爭之地,連接自由行星同盟與銀河帝國的亞爾提那星系通道上,易守難攻。

要塞歷史


要塞內部視圖
要塞內部視圖
伊謝爾倫要塞是銀河帝國軍於宇宙歷763年(帝國曆454年),時任皇帝奧特佛利特五世命重臣謝巴斯迪安·馮·留狄利茲伯爵建造。而這一提案的提出者為達貢會戰當時的帝國皇族,史提凡·馮·巴菲多巴非魯侯爵。經歷了提案中止、建造預算超標等困難,於宇宙歷767年(帝國曆458年)要塞整體建造完成。謝巴斯迪安·馮·留狄利茲伯爵為擔負費用超過預算的責任而引咎自殺。
在伊謝爾倫要塞落成之後,同盟曾六次嘗試以武力加以佔領。然而,六次大艦隊的攻勢均敗在要塞主炮“雷神之錘”及堅固的裝甲之下,空留下帝國軍的豪言壯語“伊謝爾倫迴廊是以叛亂軍士兵的屍首鋪成的!”
宇宙歷七九六年(帝國曆四八七年),由同盟軍的新晉少將—楊威利帶領新編成的第十三艦隊,對伊謝爾倫要塞發動了第七次攻略戰。在準備了針對要塞內部的心理作戰後,僅僅擁有半支艦隊的楊威利不流血地佔領了整座要塞。為帝國軍對伊謝爾倫的控制劃上了休止符。
伊謝爾倫史上最著名的要塞司令官:楊威利
伊謝爾倫史上最著名的要塞司令官:楊威利
宇宙歷七九九年(帝國曆四九零年),帝國軍統帥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公爵為了攻滅同盟,發動了名為“諸神之黃昏”的宏大作戰行動,由時為帝國軍一級上將的奧斯卡·馮·羅嚴塔爾發動對伊謝爾倫要塞的佯攻作戰。為了在本土防禦中取得主動權,伊謝爾倫要塞司令官暨駐留艦隊司令官楊威利主動放棄伊謝爾倫要塞。要塞再度為帝國軍所佔領。
宇宙歷八零零年(新帝國曆二年),被誣以不實罪名而被迫叛逃的同盟軍退役元帥楊威利,在與行星艾爾·法希爾的革命政府合流后,為了取得對抗帝國軍的橋頭堡,發動了伊謝爾倫奪還作戰。利用“諸神之黃昏”會戰期間埋在要塞戰術電腦中的後門,成功地再度佔領伊謝爾倫要塞,並擊潰帝國軍要塞司令官魯茲所統帥的艦隊。
年輕的革命軍總司令官:尤里安敏茲
年輕的革命軍總司令官:尤里安敏茲
同年,自由行星同盟正式為銀河帝國所滅亡,伊謝爾倫要塞成為了宇宙間民主主義最後的堡壘。
宇宙歷八零一年(新帝國曆三年),在楊威利遇刺身亡后,統帥伊謝爾倫共和政府的尤里安·敏茲及政府領導人菲列特利加·G·楊,再度與新銀河帝國展開了戰爭。六月一日,尤里安·敏茲攻入帝國皇帝萊因哈特的旗艦,並於萊因哈特達成停戰及談判的共識。在之後的談判中,伊謝爾倫要塞被交還帝國軍,用以交換巴拉特星系的自治權。“伊謝爾倫時代”正式落幕。

地理位置


坐鎮於迴廊關鍵位置的伊謝爾倫要塞
坐鎮於迴廊關鍵位置的伊謝爾倫要塞
伊謝爾倫要塞,位於距離帝國首都奧丁六千二百五十光年之處,臨近自由行星同盟方的提亞瑪特星系。在後被命名為“伊謝爾倫迴廊”的變光星區中,有一顆壯年期的恆星亞爾提那,是一顆沒有行星的孤獨恆星。銀河帝國在此建立了直徑六十公里的人工天體:伊謝爾倫要塞。
由天頂方向俯瞰銀河系,伊謝爾倫的位置是在銀河帝國的勢力向自由行星同盟方向延伸的邊緣部分所構成的三角形地帶的頂點附近。這一帶是宇宙航行上的難關,變光星、紅色巨星、異常的重力場……在這些星體的密集地帶之中,有一條窄窄的安全地帶,圍繞著恆星亞爾提那旋轉的人工天體伊謝爾倫便坐鎮在其中心。

建築構造


裝甲

動畫版設定圖:流體金屬下的外裝甲壁
動畫版設定圖:流體金屬下的外裝甲壁
伊謝爾倫要塞是一顆直徑為60公里的人工天體,要塞本身的硬體設施堪稱堅不可摧。球體表面由超硬度鋼、結晶纖維及特製陶瓷所形成的四重複合裝甲構成。並做了鏡面處理以抵禦光束炮,就連巨型戰艦的大功率主炮也無法傷害到它。同時還設置有能源中和磁場以儘可能的降低對外壁的傷害。
在動畫版《銀河英雄傳說》中,伊謝爾倫要塞還擁有一層流體金屬裝甲作為額外的防禦措施。

武備

伊謝爾倫主炮:雷神之錘
伊謝爾倫主炮:雷神之錘
伊謝爾倫要塞最重要的武裝:主炮“雷神之錘”(Thor Hammer),輸出功率達9億2400萬兆瓦,裝填時間約為200秒。是伊謝爾倫要塞的主要武器。
日文維基上的原文是9億2400萬メガワットの出力を持ち,不知哪裡的翻譯錯誤成了900度兆瓦,也可能是後來銀河英雄傳說的設定更正過。
要塞外壁表面積達11,300平方公里,設有許多索敵系統、炮台、槍座及艙口,彼此互相監視,但並非全無死角,因此駐留艦隊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單座式戰鬥機射出艙口
單座式戰鬥機射出艙口
在對抗來襲敵軍時,要塞本身為了應對近距離戰鬥,除了大量炮台和槍座外,還會從跑道艙口射出單座式戰鬥機進行接近空戰與對地支援。
跑道寬幅五十公尺,長二千公尺,艙門高十七點五公尺,想從要塞發射升空,則必須先滑行一段。接近跑道的末端,可以看見前面遠方出口的光點。斯巴達尼恩的駕駛員們都稱它為“死神的白眼”。

戰備設施

要塞宇宙港
要塞宇宙港
伊謝爾倫作為戰略基地,其戰略機能可說是樣樣兼備,攻擊、防禦、補給、保養、裝備、醫療、通訊、管制、情報等,不一而足。
宇宙港口可停泊兩萬艘艦艇,裝備工廠可以同時修復四百艘戰艦;醫院共可容納二十萬張床位;兵工廠一個小時可以生產七千五百枚枚雷射核融合飛彈。

要塞都市內部

帝國軍佔領時代伊謝爾倫的娛樂街
帝國軍佔領時代伊謝爾倫的娛樂街
伊謝爾倫既是要塞,同時也是擁有五百萬人口的大都市,要塞和駐留艦隊的軍人共計兩百萬,另有軍屬和軍部請來運營生活及娛樂設施的工作人員,平民總數為三百萬。要塞內部的樓層總數共有九千以上,不到一萬。
在植物園“楊威利的長椅”上思考的尤里安
在植物園“楊威利的長椅”上思考的尤里安
要塞內的社會體系相當完備,各項設施一應俱全:從學校、劇場、音樂廳、高達十五層的運動中心、婦產科醫院、育兒所,到內部一體成型的給水排水系統、淡水工廠暨氫氣動力爐、可充作氧氣供給系統之一及森林浴場所的廣大植物園,以及最重要的水耕農場——此為植物性蛋白質和維他命的補給站。

攻防戰資料


附錄為第六至第十一次伊謝爾倫攻防戰的數據資料。

第六次攻略戰

-第六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宇宙歷794年/帝國曆485年 10月~12月
帝國軍
(守方)
艦隊/據點軍艦數指揮幕僚乘船
旗艦隊20000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繆肯貝爾加元帥
茲因瑪曼中校
梅爾卡茲上將
斯特汀少將
伊謝爾倫要塞雷神之錘
裝甲擲彈兵總監
奧夫雷沙一級上將
留涅布爾克少將坎普上校
要塞防衛艦隊160奧斯卡·馮·羅嚴塔爾准將----
要塞防衛艦隊160渥佛根·米達麥亞准將----
繆傑爾艦隊3000萊因哈特·馮·繆傑爾少將
吉爾菲艾斯少校
克斯拉上校
畢典菲爾特上校
同盟軍
(攻方)
艦隊軍艦數指揮幕僚乘船
旗艦隊28900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拉撒爾‧羅波斯元帥
總參謀長
格林希爾上將
霍克中校
卡介倫准將
楊威利上校
亞典波羅少校
先寇布上校
伊旺·高尼夫少尉
波布蘭少尉
分艦隊3000威利姆·何蘭多少將----
分艦隊2500拉姆傑·華茲少將
馬爾寇姆·
懷特伯恩上校
--
分艦隊2500卡波特少將----
結果在此戰中,雙方30歲以下的年輕指揮官,都立下了功勛。

第七次攻略戰

-第七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宇宙歷796年/帝國曆487年 5月
帝國軍
(守方)
艦隊/據點軍艦數指揮幕僚乘船
伊謝爾倫
駐防艦隊
15000
伊謝爾倫艦隊司令長官
傑克特上將
奧貝斯坦上校--
伊謝爾倫要塞--
伊謝爾倫要塞司令長官
修特豪簡上將
雷姆拉中校--
同盟軍
(攻方)
艦隊軍艦數指揮幕僚乘船
第十三艦隊6400楊威利少將
費雪准將
姆萊准將
派特尼契夫上校
菲列特利加中尉
馬尼諾上校
伊凡‧高尼夫上尉
波布蘭上尉
薔薇騎士連隊1先寇布上校--
林茲中校
布魯姆哈爾特少校
結果伊謝爾倫要塞首次被同盟軍攻佔,而且是以零傷亡的代價。

第八次攻略戰

-第八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宇宙歷798年/帝國曆489年 4月~5月
帝國軍
(攻方)
艦隊/據點
軍艦數/
要塞武器
指揮幕僚乘船
旗艦隊8000
總司令官
坎普上將
費賽尼亞中將
派特利肯少將
艾亨道夫少將
禿鷹要塞禿鷹之喙同上同上--
繆拉艦隊8000
副司令官
繆拉上將
歐拉准將
德瑞文茲少校
--
同盟軍
(守方)
艦隊/據點
軍艦數/
要塞武器
指揮幕僚乘船
伊謝爾倫
駐防艦隊
4500
客席提督
梅爾卡茲中將
舒奈德上尉
尤里安上士
馬尼諾准將
伊凡‧高尼夫少校
波布蘭少校
伊謝爾倫要塞雷神之錘
要塞事務總監
卡介倫少將
參謀長
姆萊少將
派特里契夫准將
要塞防禦提督
先寇布少將
駐防分艦隊3500費雪少將--尼爾遜中校
駐防分艦隊3000亞典波羅少將拉歐中校--
駐防分艦隊2800阮文紹少將----
第13混成旗艦隊約10以下
伊謝爾倫要塞司令
楊威利上將
菲列特利加上尉傑諾中校
混成分艦隊2040莫頓少將----
混成分艦隊2200雅拉肯少將----
混成分艦隊650馬利涅汀准將----
混成分艦隊610沙尼亞准將----
結果派特利肯少將、艾亨道夫少將、坎普上將戰死,繆拉上將負傷。禿鷹要塞化為烏有,帝國軍戰敗。全體官兵生存者只剩下20分之1。

第九次攻略戰

-第九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宇宙歷798年/帝國曆489年 11月 ~ 宇宙歷799年/帝國曆490年 1月
帝國軍
(攻方)
艦隊/據點軍艦數指揮幕僚乘船
旗艦隊15000
總司令官
羅嚴塔爾一級上將
貝爾肯格林少將
列肯道夫上尉
修姆德上校
魯茲艦隊11000
副司令官
魯茲上將
----
連內肯普艦隊10000
副司令官
連內肯普上將
格利魯帕爾茲少將克納普斯坦少將
同盟軍
(守方)
艦隊/據點
軍艦數/
要塞武器
指揮幕僚乘船
伊謝爾倫
駐防艦隊
4500
伊謝爾倫要塞司令
楊威利上將
菲列特利加上尉
伊凡‧高尼夫少校
波布蘭少校
梅爾卡茲中將
舒奈德上尉
伊謝爾倫要塞雷神之錘
要塞防禦提督
先寇布少將
參謀長
姆萊少將
派特里契夫准將
--
駐防分艦隊3500費雪少將--尼爾遜中校
駐防分艦隊3000亞典波羅少將拉歐中校--
駐防分艦隊2000馬尼諾准將----
民用船隊大量卡介倫少將----
結果在楊威利 指揮下,伊謝爾倫的500萬軍民被完全收容到各艦船上,逃離伊謝爾倫要塞。

第十次攻略戰

-第十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宇宙歷800年/新帝國曆2年 1月
帝國軍
(守方)
艦隊/據點軍艦數指揮幕僚乘船
伊謝爾倫
駐防艦隊
15000
伊謝爾倫司令官
魯茲一級上將
荷爾茲拜亞中將
庫典森少校
--
伊謝爾倫要塞雷神之錘維拉中將----
革命
政府軍
(攻方)
艦隊軍艦數指揮幕僚乘船
楊艦隊1000
梅爾卡茲一級上將
先寇布中將
舒奈德中校
巴格達胥上校
林茲上校
布魯姆哈爾特中校
波布蘭中校
尤里安中尉
馬遜准尉
結果伊謝爾倫要塞再次回到楊艦隊掌握之中。

第十一次攻略戰

-第十一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宇宙歷801年/新帝國曆3年 2月
帝國軍
(攻方)
艦隊軍艦數指揮幕僚乘船
瓦列艦隊15600瓦列一級上將
博萊爾中將
豪夫少校
卡姆胡巴少將
烏梅靈中將
克萊伯准將
帝國本土守備艦隊8500瓦肯塞爾上將沃恩克中將--
共和
革命軍
(守方)
艦隊/據點
軍艦數/
要塞武器
指揮幕僚乘船
伊謝爾倫艦隊6600
總司令
尤里安中尉
亞典波羅中將
史路茲卡利達少校
波布蘭中校
卡琳下士
馬遜少尉
分艦隊3800
參謀長
梅爾卡茲一級上將
舒奈德中校--
伊謝爾倫要塞雷神之錘先寇布中將
卡介倫中將
巴格達胥上校
--
結果自楊威利死後,民主共和勢力第一次在軍事上對抗並戰勝了帝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