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百脈根的結果 展開
- 豆科百脈根屬植物
- 中藥
百脈根
豆科百脈根屬植物
徠百脈根(學名:Lotus corniculatus Linn.)是豆科、百脈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50厘米,具主根。莖叢生,實心,羽狀複葉,葉片紙質,斜卵形至倒披針狀卵形,中脈不清晰;小葉柄甚短,傘形花序;花集生於總花梗頂端,花梗短,苞片葉狀,與萼等長,宿存:萼片鐘形,萼齒狹三角形,花冠黃色或金黃色,旗瓣扁圓形,花絲分離;花柱直,子房線形,莢果直,褐色,種子細小,卵圓形,5-9月開花,7-10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西北、西南和長江中上游各省區。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均有分佈。生於濕潤而呈弱鹼性的山坡、草地、田野或河灘地。
該種莖葉柔軟多汁,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是良好的飼料,百脈根有改良土壤的功能。也是優良的蜜源植物之一。百脈根有補虛、清熱、止渴之功效;主治虛勞、陰虛發熱、口渴。
百脈徠根
傘形花序;總花梗長3-10厘米;花3-7朵集生於總花梗頂端,長(7)9-15毫米;花梗短,基部有苞片3枚;苞片葉狀,與萼等長,宿存:萼鐘形,長5-7毫米,寬2-3毫米,無毛或稀被柔毛,萼齒近等長,狹三角形,漸尖,與萼筒等長;花冠黃色或金黃色,干后常變藍色,旗瓣扁圓形,瓣片和瓣柄幾等長,長10-15毫米,寬6-8毫米,翼瓣和龍骨瓣等長,均略短於旗瓣,龍骨瓣呈直角三角形彎曲,喙部狹尖;雄蕊兩體,花絲分離部略短於雄蕊筒;花柱直,等長於子房成直角上指,柱頭點狀,子房線形,無毛,胚珠35-40粒。
莢果直,線狀圓柱形,長20-25毫米,徑2-4毫米,褐色,二瓣裂,扭曲;有多數種子,種子細小,卵圓形,長約1毫米,灰褐色。花期5-9月,果期7-10月。
光葉百脈根(Lotus corniculatus Linn. var.japonicusRegel)該變種與百脈根區別為:莖葉幾無毛;花序具花1-3(-4)朵,萼齒較萼筒稍長或等長。
百脈根
分佈於中國西北、西南和長江中上游各省區。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均有分佈。
播種時間選種:在中國東北地區,百脈根春、夏、秋播和冬播寄籽均可。但應注意的是,百脈根雖然種子發芽容易,但由於種子小,用量少,蓋土薄,北方旱區一般春旱較重,如果土壤墒情差,春播則不易保全苗。夏季雨量充足,但暴雨容易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出苗,另外氣溫過高容易灼傷幼苗,所以夏季播種應盡量避開高溫、多雨氣候。百脈根苗期生長緩慢,容易受雜草危害,春、夏季播種要及時防除雜草,避免產生草欺苗現象,影響幼苗生長。秋季播種土壤墒情好,雜草少,但要在霜降來臨的一個月前進行,以使百脈根有充分的營養生長時間,確保安全越冬。臨冬寄籽是地凍前將種了播到地里,翌春解凍后輕耙或輕澆水。但採用此種方法播種要掌握好播種時間,過早種子容易萌發凍死,過遲土壤已結凍播種質量下降。
條播:條播行距一般為40-60厘米,播種深度為1-1.5厘米。每667平方米播量為0.3-0.4千克。
撒播:撒播播種深度為1-1.3厘米。每667平方米播量為0.5千克。播后鎮壓,確保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
穴播:穴播縱橫間隔50-70厘米,每667平方米播量為0.15-0.2千克。
營養缽育苗:營養缽育苗每缽播20粒種子,0.5千克種子可播約2萬缽。
移栽:選用一年生以上的百脈根植株。具體辦法是晚秋將植株平茬,連土帶根刨起20-25厘米,過大的根群可掰成直徑15-20厘米大小穴栽。間距60×60厘米,栽后澆水蓋嚴。移栽也可在早春進行。在植株返綠前後,根系和櫱芽都已活動,但葉面蒸發量小,移後半月即生長茁壯,幾乎沒有緩苗期。
管理:百脈根種子小,子葉也小,幼苗拱土能力弱,出苗前後應防止土壤板結,另外幼苗生長緩慢,有一個月左右的蹲苗期,此時應防止水淹或地表溫度過高灼燒致死,同時還應防止雜草危害。百脈根如需保持較長營養生長期,可在開花期刈割中上部花莢1-2次。植株在9月下旬刈割,可促進晚秋根莖萌發新芽,延長青綠期,增加觀賞價值。
經濟:百脈根是良好的微草或飼料,莖葉柔軟多汁,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質量超過苜宿和車軸草。生長期長,能抗寒耐澇,在暖溫帶地區的豆科牧草中花期較早,到秋季仍能生長,莖葉豐盛,年割草可達四次。由於花中含有苦味甙和氫氰酸,故盛花期時牲畜不願啃食,但乾草或經青貯處理后,毒性即可消失。具根瘤菌,有改良土壤的功能。又是優良的蜜源植物之一。
藥用:百脈根味甘、苦;性微寒;有補虛、清熱、止渴之功效;主治虛勞、陰虛發熱、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