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

國家游泳中心總工程師

陳蕾,著名人物有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總工程師、主持人、歌手、醫師、教授等。

人物經歷


★2008北京十大傑出青年之一。
★1971年9月18日出生,大學本科。
★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2008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總工程師。

人物簡介


1971年夏天,母親帶著7個月的身孕隨父親下放到湖北黃石。南方的悶熱讓母親很不適應,為了能涼快一些,晚上母親就在房頂上鋪個墊子睡。彷彿母親對環境的不適應也影響到肚子里的孩子,陳蕾從出生到小學階段,身體一直很弱,是個“藥罐子”。11歲時,全家隨著父親的工作調動來到了天津。陳蕾眼中的父親高大英俊,“別人都覺得父親很嚴厲,可我不怕他”。這時期,陳蕾經常跟著父親一起鍛煉身體,游泳、跑步,不但讓她的體質變好了,意志品質也得到了鍛煉。設計院工作的父親對陳蕾的成長影響很大。小時候,陳蕾經常跑到父親的辦公室玩,看父親畫各種各樣的圖紙,她則把圖紙和筆拿在手裡畫著玩。也就是從那時候起,陳蕾喜歡上了建築,“特別喜歡聞曬藍圖那種氨水的味道”。高考結束填報志願時,她自然就選擇了建築學專業。20世紀80年代,打長途電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陳蕾在建築專業加試的美術考試中被刷下來的消息,好不容易從學校傳到了父親的單位——她被建築學拒之門外了。“打擊很大,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這個17歲的女孩遇到了人生的第一個打擊,不得不重新選擇專業。最終,她選擇了和建築“沾邊”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期待有朝一日還能做回建築設計師。“從小到大受打擊的經歷,對我的成長是壞事,也是好事。因為壞事總是可以變成好事。”陳蕾平和地微笑著。而這份平和的背後,是執著和永不放棄。
■甫一上任的她 一次主張扭轉懷疑眼光
水立方,一個被稱為“藍色魔方”的神奇建築。調動各方力量、指揮萬千工人,建造起這個舉世矚目工程的總工程師,是一名美麗的青年女子,她叫陳蕾。2004年3月,33歲的陳蕾代表中建一局負責水立方投標,憑藉對水立方的熟悉程度和承擔過多項大型工程的經驗,被公司委派擔任水立方的總工程師。可是剛剛上任的陳蕾卻遭受了沒有想象到的困難。有些娃娃臉、大眼睛的她,讓人以為還是一個小姑娘。業主、監理們很難相信這個小姑娘可以扛起這麼重要的擔子,每次拍板決定某個事情的時候,都故意沖著她說。“這讓我很不服氣,我就有種脾氣,憋著股勁要證明自己,永不放棄。”陳蕾說。雖然很委屈,但是陳蕾沒有想過退縮,也從未慌張。她一直在等待機會證明自己。“水立方”鋼結構支撐卸載時,陳蕾提出要用一種新型腳手架,這是種在國內未曾使用過的新設備,這遭到了很多人反對。可是陳蕾堅持自己的意見,並成功實現卸載。這次事件讓陳蕾在工程中的威信得以樹立。
■堅持到底的她 水立方卸載后淚流滿面。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的“水立方”,工作量是同等工程的2到3倍。100年耐久性使用年限的混凝土結構、基於“氣泡理論”的新型多面體空間鋼架結構……這些現在已經成為自主創新科技亮點的技術,在“水立方”的設計、施工過程中卻著實是一隻只兇猛的“攔路虎”。沒有現成的經驗,每走一步都需要認真論證,隨時頂著可能失敗的壓力。2006年6月16日,一個陳蕾永遠不能忘懷的日子。“水立方”主體鋼結構支撐體系進行第二次卸載。三個半小時的卸載過程中,陳蕾繃緊了身上所有的神經,當最後一個千斤頂退出工作、鋼筋鐵骨成功屹立時,她流淚滿面。在整個水立方工程期間,陳蕾有過幾次想放棄的念頭。當工程進行到鋼結構時,她發現不管自己怎麼努力,好像都無法推動工程的進展,當時灰心的陳蕾覺得自己實在扛不下去了。最初的領導班子到最後只剩下陳蕾等三個人沒有更換,其他人全都中途放棄。“沒有什麼其他原因,我只是不允許自己中途放棄,做個逃兵。”陳蕾說。
■堅強背後的她 既想工作又想照顧孩子。提到對水立方的完工和交付使用,陳蕾並沒有想象中的牽掛和失落。她說自己為水立方注入了生命,水立方也同樣成就了她。和其他工程不同,竣工后,陳蕾並沒有撤出水立方,她一直要負責之後的比賽事宜。當殘奧會最後一個游泳項目結束后,所有的工程人員都長舒一口氣:“終於解脫了!”但她知道結束之後還要天天去水立方,處理最後的工程結算問題。水立方之後,陳蕾還沒有接手新的工作。她最大的願望就是休息放一個大假,好好陪陪自己的孩子。“兒子正好要讀四年級,需要我去抓抓學習。”陳蕾說,她已經漸漸地從被動走上這個行業到了有點喜歡,想繼續做大項目。但另一方面,又想多為家裡有點承擔。“我想至少先好好照顧孩子到初中吧。”對於眾多獎項,她說這並不會改變她的生活,她希望水立方在她的人生中不是巔峰,而是一個里程碑,是個給她帶來更多機會的新起點。

人物事迹


陳蕾17歲時,就讀於武漢工業大學,從建築學轉為工民建結構專業,大學畢業獨創北京,主動出擊,加入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先後在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的北京城市廣場、13萬平方米的北京國貿二期等項目擔任技術員、技術部經理,直至總工,逐步成為公司技術領域的中堅力量,曾兩次被公司評為“優秀工程師”。10年的技術工作,使她養成了肯鑽研、能吃苦,獨立、堅韌的性格。2002年,她回到公司技術部從事技術投標工作。2004年3月,她負責水立方的技術投標。水立方中標后,憑藉她對水立方的熟悉度和多年一線打拚的經驗,領導委派她擔任水立方總工程師。那一年她只有33歲。2004年7月,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作為總承包商正式進駐水立方,陳蕾全面主持項目現場的技術工作。剛到項目的她看起來很小,大家都當她是小姑娘,對她有些不放心。因為水立方實在是與眾不同。它是所有奧運會場館中唯一由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捐資建設的,一直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全國人民及海外華人的高度關注。此外,它還是世界上第一座多面體空間剛架結構建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膜結構工程,具有複雜的室內環境。
從進入水立方現場的那一天,陳蕾就經歷著來自於各方面的考驗。由於工程複雜,要求嚴格,程序繁瑣,令她沒有想到的是,一座面積為8萬平方米的工程,居然有如此大的工作量。粗略統計一下,水立方的工作量至少是其他同等體量工程的2到3倍。再加上工程本身的國際重大影響力和超高技術難度,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晚上加班已成“慣例”,回家躺在床上也是經常輾轉反側,腦子裡翻騰著一個個技術難題。剛開工不久,水立方又遭遇了百年難遇,屬於不可抗力的“塵捲風”的襲擊。剛剛建好的臨時建築物幾乎全部被摧毀,整個現場陷入癱瘓狀態。突如其來的打擊,沒有阻擋她攻克難關的腳步,反而激昂了她的鬥志。承建奧運工程的神聖使命讓她將壓力化為動力,決心攻克一座座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難關。她帶領全體技術人員夜以繼日的奮戰在施工一線,一方面抓緊災后的重建工作,另一方面從深化設計入手,探尋著將神奇的泡沫理論變為現實的捷徑。
水立方將存在於自然界的泡沫理論首次應用於建築,也就是將水泡的結構放大到長177米、寬177米、高31米的建築尺度。要實現這樣的理論意味著,必須建設全世界第一座多面體空間剛架結構體系。同時,覆蓋上面積達10.5萬平方米,由3216個ETFE氣枕膜結構。這些在世界上都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憑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一絲不苟的鑽研精神,她將不計其數的難題,在無數次的論證和實踐中一一化解。她主持編製的《國家游泳中心主鋼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定》和參與編製的《國家游泳中心ETFE膜結構技術及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填補了國內剛架結構和ETFE膜結構技術施工標準的空白。《新型多面體空間剛架和ETFE氣枕關鍵技術及其在國家游泳中心工程的應用》榮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中建總公司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國家游泳中心多面體空間剛架結構和ETFE氣枕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已獲得2009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她的創新思維還受到了國務院溫家寶總理的高度評價。2007年7月17日,溫總理來到水立方視察。在臨走之際,溫總理特意尋找到工程技術人員,握著她和同事們的手,深切勉勵道:“你們設計得好,施工得也好!”與溫總理的握手成為了她一生中難以忘懷的經歷。她深有感悟:“做這個項目,所面臨的挑戰、學到的知識以及掌握的技術都是其他項目不可相提並論的。”此時的她已經用實際行動改變了人們對她的印象,成為了大家眼中的技術權威,使她更加自信。在水立方的施工中,讓她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的是主鋼結構支撐體系的選擇。水立方高達31米,地下最深11米,再加上主鋼結構屋蓋的施工全部採用高空散拼法,需要大量的腳手架作為承重及操作平台。如果租用傳統的扣件式鋼管腳手架,不僅租賃費用高,而且搭設用量巨大。經過預測,如果施工現場全部採用這種傳統腳手架,其總量將達到16000噸,而主鋼結構的總重量才6700噸。此外,當時北京大興土木,傳統腳手架資源短缺,現場出現了停工待料的狀況,嚴重影響到了水立方的正常施工。
“決不能影響工程進度,一定要確保水立方鋼結構按時封頂。”她逼著自己做出第二選擇。這時,一種採用法國技術,在國外應用廣泛的新型模塊式腳手架進入她的視野。它不僅質量輕,而且強度高,搭拆速度快,十分適合水立方。然而,因為它在國內沒有大量應用的先例,也沒有國內相關技術及驗收標準,更重要的當時北京剛剛發生一起腳手架坍塌的重大事故,所以“不支持,反對”的力量非常強大。“用”還是“不用”!她決定通過理論計算和現場實驗來驗證它的可行性。她認為,這種新型的腳手架符合法國的標準,而法國標準與中國標準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來自於實踐中的經驗值,後者不全是來自實踐,有很多來自理論計算。為此,她一方面通過大量的理論計算來複核法國的標準,一方面在實驗室和施工現場進行多次的反覆1:1實驗,同時又請來北京市的頂級專家進行多次專題論證。在計算數據和實驗結果面前,她衝破重重阻力,毅然決定“用!”
2006年6月16日,水立方主體鋼結構支撐體系將在這一天進行第二次130m(大跨屋面)卸載。驗證她抉擇的時刻來到了。在長達三個半小時的卸載過程中,她繃緊了身體每一處的神經,一顆心也彷彿提到了嗓子眼。當最後一個千斤頂退出工作,水分子的鋼筋鐵骨成功屹立時,半年多的擔心、猶豫、懷疑和忐忑在霎那間煙消雲散,工地上是一片歡聲雷動,連當初最激烈地反對她們施工方案的同行,也情不自禁地跑過來向她們祝賀。堅強的陳蕾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留下了激動的眼淚。2008年1月26日,經過4年的建設,水立方終於按計劃竣工了。在隨後舉行的三場世界級游泳、跳水、花樣游泳測試賽上,場館各項功能運行良好。2008年8月8日如期迎來了奧運會的正式比賽,她又由一名建設者,轉變為奧運會的賽時保障者。經過三十幾天的比賽,水立方圓滿地完成了承擔奧運會和殘奧會比賽項目的使命,真正地、成功地實現了它的價值,並成為了奧運史上打破世界紀錄最多的奧運場館。
隨著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各方面對水立方的反應良好,在工程獲得中國建設工程最高榮譽魯班獎和以突出科技創新評選的詹天佑大獎等獎項的同時,陳蕾先後獲得了2006年度“北京市青年崗位能手”、2008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第十二屆中國“五四青年”獎章、第二十二屆北京市“五四青年”標兵獎章、2008年度第十屆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等許多榮譽。
2009年9月陳蕾調入中建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擔任工程技術部副經理,站在了一個更寬廣的平台上,一方面她利用自己的技術特長和優勢,特別是長期在基層第一線所積累的技術管理經驗和教訓總結成課件,利用到基層巡視和檢查的機會或專門抽出時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基層,帶動更多的年輕技術人員更快的成長;另一方面她繼續發揮她的肯鑽研,勇於探索的精神,抓住一切機會收集和學習最新的技術資訊,不斷積累和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逐步成為企業的技術專家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