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一動

漢語成語

一舉一動,漢語成語,拼音為yī jǔ yī dòng,出自《鏡花緣》第七十四回,意為人的每一個動作,指所有的行動。

釋義


指人的每一個動作,所有的行動。

英文翻譯


get two results from one effort

出處


《鏡花緣》、《宣和遺事》

典故


指每一個行動。《宣和遺事》前集:“適間聽諫議所上表章,數朕失德,此章一出,中外咸知,一舉一動,天子不得自由矣!”《東周列國志》五五回:“公子側使軍士築土堙於外,如敵樓之狀,親自居之,以闞城內,一舉一動皆知。”《隋唐演義》六回:“況且是個尊官,一舉一動,家丁便來伺候,和尚都來打聽,甚是拘束。”清.吳趼人《近十年之怪現狀》六回:“你伊老爺是個闊客,那個不知!一舉一動,自然有人看見。”巴金《家》二七:“許多美麗的幻想,我彷彿看見了她在房裡的一舉一動,我好像就站在她的身邊。”

近義詞


一顰一笑、、一言一動、所作所為、一言一行、一坐一起

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人的言行

例句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四回:“可見古人一舉一動,莫不令人歸於正道,就是遊戲之中,也都寓著勸世之意。”
《隋唐演義.第六回》:“況且是個尊官,一舉一動,家丁便來伺候,和尚都來打聽,甚是拘束。”
《近十年之怪現狀.第六回》:“你伊老爺是個闊客,那個不知!一舉一動,自然有人看見。”
宋·朱熹《朱子語類》:“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著力。”
明·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五回:“親自居之,以闞城內,一舉一動皆知。”
褚人獲《隋唐演義 》第六回:“況且是個尊官,一舉一動,家丁便來伺候,和尚都來打聽,甚是拘束。”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九回:從小時父親去世的早,又無同胞兄弟,寡母獨守此女,嬌養溺愛,不啻珍寶,凡女兒一舉一動,他母親皆百依百順,因此未免釀成個盜跖的情性。 
清·沈復《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其癖好與余同;且能察眼意,懂眉語,一舉一動,示之以色,無不頭頭是道。”
老舍駱駝祥子》十五:“她的一舉一動都象個多年的媳婦,麻利,老到,還帶著點自得的勁兒。”
巴金《秋》二:“跟他不相干的事他也認錯,弄得我們一舉一動都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