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施塔特
最古老的鹽城
哈爾施塔特鎮(Hallstatt)是奧地利上奧地利州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的一個村莊,位於哈爾施塔特湖湖畔,海拔高度511米,2005年12月有923名居民,直至2015年已有1221名居民。哈爾施塔特的“Hall”可能源自於古克爾特語的“鹽”,得名於村莊附近的鹽礦,歷史上這一地區就因鹽而致富。因此這裡又被稱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鎮”或“世界最古老的鹽都”。
哈爾施塔特湖
![哈爾施塔特](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f/m2f3734d9e70fc71981f45dd284cca36d.jpg)
哈爾施塔特
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和清澈透底的湖泊,把這個地方變成了人間天堂。住在臨湖的庭院旅館,推窗見湖,遙望湖上泛起清煙,彷彿來到人間仙境。
古墓遺跡
![美麗的哈爾施塔特雪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6/m06db2b5c4e6d93cb8464b78d1107b034.jpg)
美麗的哈爾施塔特雪景
千年鹽礦
![哈爾施塔特](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9/mc9440aedca048589cb1401d1b585f302.jpg)
哈爾施塔特
達克斯坦冰洞
阿爾卑斯山中的傳奇就是千年不化的達克斯坦冰洞,更有厚達25厘米的冰壁,讓人嘆為觀止。冬天則可以拿著火把踏著雪路來到洞口,進入其中聆聽奇妙的水聲、探尋湖水的聲源。頭頂上點滴如鐘乳石筍,在蜿蜒的溶洞漫遊,又是另一番的體驗。
木屋小鎮
![哈爾施塔特](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1/m3136911f69937d7ac53461e6d52ec8db.jpg)
哈爾施塔特
上了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裡的居民似乎個個都是藝術家。每戶人家的木門全打開著,裡面展示並出售他們自製的各種手工藝品:麻線編的裝飾品、民族娃娃、各種陶製品……當然,最多也是最吸引人的要數木雕藝術品了,有可愛的動物卡通造型,也有現代感十足的生活物品,還有名人的雕像等。
走在狹長的小鎮上,還能時不時看到各種各樣的木頭路標。在一個路口,一塊木牌上刻有三個箭頭,上面寫著路的名稱;一家旅館在附近的牆上掛著一個男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木牌作為路標;一家飯店索性在外牆裝飾著木頭做的魚頭,告訴遊人千萬別錯過美味;而學校、公司等也都有各種木頭標牌。
小鎮居民愛木頭的例子還有很多,每家每戶門口還堆著劈好的木條,碼頭、車站也都用木頭建造,教堂選用木雕裝飾,還有各種木工學校。
鐵路
![哈爾施塔特](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6/md6ad2f10cd4e1efaac94cf45770a0df7.jpg)
哈爾施塔特
從哈爾施塔特到其它城市需上火車之後再買票,因為哈爾施塔特火車站是無人車站,沒有售票窗口。
公路
哈爾施塔特交通不是非常方便,遊客需要先到聖沃夫湖畔的施特博爾鎮(Strobl),再根據指示牌轉乘到被譽為薩爾茨卡默古特心臟的巴德伊舍(BadIschl)。在巴德伊舍的汽車總站,還要再轉搭一程汽車到哈爾施塔特的隧道前,然後再換另一趟巴士來接駁到哈爾施塔特。如果是從薩爾茨堡過來則容易得多,從薩爾茨堡的火車站前搭長途車就可到達哈爾施塔特,途中還會看到許多美麗的風景。
特產購物
哈爾施塔特鎮上的街邊隨處可見當地人製作的手工藝品,每位鎮民都是藝術家,每戶人家的門全打開的,因為裡面是他們展示和出售那些自製的手工藝品的展示廳。精美的手編線制裝飾品,民族娃娃,小巧玲瓏的粗陶飾品,淳樸的家用製品,木雕讓人駐足忘返。最常見的是放在五顏六色的玻璃瓶中的岩鹽,不僅是很好的裝飾品,而且還可以食用,最能代表哈爾施塔特這個產鹽小鎮的形象。
旅館住宿
![哈爾施塔特](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f/mcfc5cc38af2fcb587a2435b3da77b59f.jpg)
哈爾施塔特
這裡只有一家星級酒店,其餘都是家庭旅館,但是溫暖的房間卻有著無敵的湖景,清晨醒來,推開窗戶就能看到湖上泛起的清煙,閑來無事,就坐在房間外的躺椅上喝杯咖啡,發發獃也非常愜意。這裡的家庭旅館一般房間數量不多,一般只有3-5間,價格也不貴,100歐元左右一間還包早飯。
![哈爾施塔特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c/m9c0df6272336c86b6824f57a570f1232.jpg)
哈爾施塔特鎮
“Hallstatt”的意思即“鐵器時代早期”,人們在哈爾施塔特發掘出了具有重要考古價值的文物,證明早在2500年以前這裡就存在著相當發達的文化,同時確定此處為歐洲鐵器時代的發祥地。
這座小鎮以鹽礦著稱,有“鹽礦寶地”之稱,從公元前900年起,哈爾施塔特就開始開採鹽礦了,至今還有一個鹽礦在運作並對遊人開放。
鹽礦業的發達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也為維也納的皇室提供了大量財政收入,這裡優美的環境和發達的經濟還吸引了眾多浪漫的畫家、藝術家、詩人和作曲家,從而留下了大量優質的建築和藝術品遺跡,小鎮中心公元748年建立的天主教堂和1320年建立的耶穌教堂及諸多博物館都是其中的經典代表。
骸骨教堂
![哈爾施塔特](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e/m4e69380deab1d25b59c455584f3012b1.jpg)
哈爾施塔特
為了區別,有的頭骨上貼標籤,有的繪上裝飾紋樣。據了解,這樣的做法已有1600餘年歷史。著名的骸骨教堂有聖米高教堂和耶穌教堂。小鎮的半山上,有個彷彿從山腰平台上伸展出來的墓地,各種植物的襯照間,豎立著一個個木頭的墓碑,刻有各樣藝術造型,墓地的美麗和藝術性實在罕見。
木頭傳奇
![美麗的哈爾施塔特](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4/m64abea693523c9992a14f86884cc6223.jpg)
美麗的哈爾施塔特
哈爾施塔特人喜歡木頭是有緣由的。據傳,幾千年前,哈爾施塔特人就在此開採山鹽。鹽礦工人每天要從山腳爬上幾百米高的山峰,再下滑到深深的鹽礦底部去工作。
而保護他們安全的就是“木滑道”。在小鎮的廣場上,背著一個大木鹽桶的鹽礦工人雕像,似乎告訴遊客有關木頭和鹽的傳奇。
文化歷史
哈爾施塔特文化,西歐和中歐的早期鐵器時代文化。因奧地利薩爾茨堡東南的哈爾施塔特遺址而得名。主要分佈於南斯拉夫、奧地利、波蘭西部、法國等地。該文化晚於骨灰瓮文化,早於拉登文化。
歷史發展
本身可分4期,A、B兩期年代為公元前1000~前750年,實際包括了骨灰瓮文化的內容,因此,晚近研究中的哈爾施塔特文化僅指其C、D期而言,年代大體為前750~前450年。
哈爾施塔特文化不僅已有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也有了商業。冶鐵業已達到較高水平,普遍發現熔爐、鑄范、礦渣。前期的主要遺物是青銅器,以別針最富特徵;後期鐵器取代了青銅器,遺物主要為劍、矛等鐵制武器。見有金製品及產於北歐的琥珀和來自南歐的工藝品等,證明這一文化已同各地發生貿易聯繫。該文化的居民屬凱爾特人,一般以哈爾施塔特文化為凱爾特鐵器文化的第一階段,其後的拉登文化為第二階段。
2020年1月6日,《每日郵報》報道,奧地利的哈爾施塔特村莊因為遊客太多,村長表態懇請粉絲少來。這個村莊據傳是《冰雪奇緣》王國的靈感來源而走紅,中國開發商還曾在廣東惠州仿造出了一個“山寨”小鎮。現在每天上萬遊客來訪,嚴重影響了當地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