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岸廊橋

北岸廊橋

北岸廊橋又名風雨廊橋。建於徽州歙縣北岸棉溪河上的北岸廊橋大概是徽州廊橋中造型最為別緻也最為壯觀的一座,建於清代中葉時期。該廊橋系3孔石橋,長33米,寬4.7米,高6米,橋廊為磚木結構,高約5米。北岸廊橋是黃山百佳攝影點之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特色


東西兩面長廊牆體裝飾各有千秋:其東側廊牆上辟有8個大型方窗,窗花均以磚砌成龜紋或梅花紋圖案;其西側廊牆則辟8個花窗,窗孔鏤空造型為滿月為古瓶為樹葉為葫蘆。跨河南北兩端廊牆開有對稱大門,均有厚木巨門可以開關,南端門額書“鄉賢里”,側書“西流毓秀”四字,北端門額書“謙庵舊址”。北岸長廊內分11 間,沿牆均置坐凳,只有北端第二間的西側憑窗外置“美人靠”。

地理位置


位於北岸鎮杭徽公路右側300米處,有二條小路沿著小溪通向廊橋,廊橋的一端上書“謙庵舊址”,一端寫“鄉賢里”,側書“西流毓秀”四字,另一面是許多形狀各不相同的窗子,橋內二側都有木製的條凳,中間是一個佛龕,橋上建廊,遮風擋雨,也為人們提供休矩的地方。

文物保護


2013年3月國務院將北岸廊橋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岸廊橋的保護範圍:橋東南至街道外側10m,西北至街道外側10m,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500m。

交通信息


歙縣深渡、杭州方向的車,半個小時即可到達北岸。

相關文章


題目:北岸廊橋
①讀《廊橋遺夢》,實在不是由於它風靡全球,而是被那高明的書名吸引;直截地說,是因為鍾情廊橋。徽州廊橋與廊橋文化令我折腰。抱著領略依阿華州廊橋風采的目的,在《廊橋遺夢》上映的第一天,我“買櫝還珠”地去了影院;觀后,美好的懸念逝去,直覺得徽州廊橋平添了一份驕傲。
②皖南歙縣的北岸廊橋,大概可以推為徽州廊橋的代表作。它建於清代中葉,石質,三孔。橋面用大石鋪成,筆直坦蕩。從居民鱗次櫛比的街巷乍到橋門,舉目這33米長,4.7米寬,5米高的軒敞橋廊,頓覺丰標不凡。橋廊是磚木結構,由廊橋隔成11間。幾十根清一色的廊柱排列成陣,英姿勃勃,整個木結構空靈、瀟灑而牢固。從廊內不見瓦頂,但見薄薄的開磚砌就青磚的仰頂;那磚瓦工的技藝高超;砌合每塊青磚的石灰分量竟然相等,磚縫間的白色石灰線整齊劃一,組成一道簡樸、別緻的廊橋風景。這青磚仰頂等於天花板,使廊橋炎夏有隔熱層,冬日連擠入瓦縫的雪珠也到不了橋內。橋廊東西兩面磚牆封頂,各闢八個橋窗。西牆是八個矩形窗。八窗大小一致,皆以青磚砌就窗框,遠觀,一派整齊之美;整齊之中又寓參差變化——各窗中砌以龜紋、梅花紋等不同的花格,飄逸出一種靈動之美。東牆是八個風洞窟,其狀為花瓶、葫蘆、桂葉、滿月等,讓人在憑窗觀景、漫步廊橋時產生種種審美聯想。東牆北端第二間匠心地辟一個大敞窗,敞窗外建靠椅;人們可以倚著靠椅沐清風、數游魚、掬朝霞、攬明月,觀四時佳景。這就是徽州樓、台、廊、橋常用的“美人靠”。橋北端門額曰“謙庵舊址”,南端門額為“鄉賢里”。
③橋下的棉溪,發源於胡適先生的老家績溪縣,穿30里山地到北岸村。河水清澈見底,從河埠觀廊橋,水中生出一座清晰、對稱的廊橋,6米高的橋墩,構成直徑12米的三個圓形大橋洞,使丰神秀逸的廊橋平添一份壯美。以前來時,在橋上眺得夾岸桃花,河中群魚戲水,一幅“桃花流水鱖魚肥”的風情畫;今年春節去時,我特地從河邊浣衣石上眺廊橋,但見紅橋石、白粉牆、青磚窗、烏瓦頂的廊橋上,鋪著一層晶瑩的白雪;烏瓦白雪之上,露出一峰黛青色的秀巒,那景緻真教人依依而不忍去。
④橋廊內沿牆置長長的木凳。村人喜歡到這裡閑聊、聚會、休憩,這廊橋乃是街坊鄰里、七村八庄聯絡感情、敦睦人和之所。在本世紀30年代徽杭公路修成之前,北岸廊橋是徽杭交通要衝,步行的、騎馬的、挑擔的,士農工商男女老幼,皆可在此歇息。
⑤建廊橋,經濟上靠的是亦儒亦賈的徽商。北岸是吳姓聚居的徽商大村鎮;近代北岸吳姓徽商以上海為經營根據地,財力雄厚。徽商喜歡在故里修橋補路,興學濟貧。往昔,廊橋的冬茶夏湯是免費的,那橋頭的風味小吃當然是童叟無欺,味道也好極了。徽州文化把中國傳統的民胞物與、天下為公思想敷演得有聲有色,北岸廊橋可謂佐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