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炳文

方炳文

民國15年(1926)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被聘為南京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從事動物學研究,民國27年.接受法國巴黎博物館聘請,去巴黎從事魚類研究。在其發表的41篇動物學研究論文中有研究魚類的34篇,記述魚類新屑14個,新種44個。其中對平鰭鰍科魚類的研究成果最著。

人物介紹


方炳文(1903—1944)。字質之,歙縣羅田人。高小畢業奉父命到屯溪萬隆衣庄當學徒.後繼續求學。民國15年(1926)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被聘為南京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從事動物學研究,民國27年.接受法國巴黎博物館聘請,去巴黎從事魚類研究。民國33年8月26日晚,在巴黎空襲中罹難。炳文在魚類形態結構學、分類系統學研究方面多有創見,如糾正魚類學權威、大英博物館院長萊格對居氏銀魚命名的錯誤;通過對巴黎博物館藏中國魚類模式標本的清理核對,澄清我國魚類分類學研究中存在的許多疑問。認為根據平鰭鰍
科魚腹鰭基骨構造的不同,可分為不同的類別,這不同的類別在演化過程中,彼此間無直接關係,只因環境相同,其主特徵極其相似。在其發表的41篇動物學研究論文中有研究魚類的34篇,記述魚類新屑14個,新種44個。新亞種5個。其中對平鰭鰍科魚類的研究成果最著。共發現6個新屬,u個新種,其中的“方氏密蛔”和“方氏擬瞍吸鰍”就是以其姓氏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