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鞋,漢語一級字,讀作鞋(xié),是形聲字,古文寫作“鞵”,穿在腳上、便於走路的東西。

玉篇》,“鞋本作鞵”,《釋名》因聲訓義,“鞋,解也。著時縮其上如履然,解其上則舒解也”。鞋是統稱,古文中不同的鞋有不同的稱呼,如屐、履、屨、靴、屣、舄等,還有特殊的鞋子,如踴(受刖刑者所穿)。

相傳,鞋是黃帝的臣子於則發明。《古今注》中說,“鞋子古已有之”。

基本解釋


鞋:穿在腳上、便於走路的東西。
有各種鞋:皮鞋、運動鞋、戶外鞋、高跟鞋、旅遊鞋、草鞋、布鞋、卷皮鞋、拖鞋、網球鞋、登山鞋、膠鞋、棉拖鞋、帆布鞋、休閑鞋等。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鞋xié
〈名〉
(1)(形聲。從革,圭聲。皮革鞋的材料。“圭、鞋”古音相近。本義:鞋子)同本義[shoes]
鞵,生革醍也。——《說文》。字亦作鞋
古人以草為屨,皮為履,後唐馬周始以麻為之,即鞋也。——《說郛》引唐·留存《事始·鞋》
(2) 又如:鞋扇(鞋面);鞋腳(小妾第一次拜見長妻時所敬贈的見面禮:親手做的針線活;也指鞋襪);鞋腳錢(跑腿錢);雨鞋;皮鞋;布鞋;鞋鞢(造鞋時所用的木製鞋型)
常用片語
鞋拔、鞋幫、鞋帶、鞋底、鞋跟、鞋後跟、鞋匠、鞋口、鞋扣、鞋裡、鞋臉、鞋面、鞋楦、鞋樣、鞋油、鞋子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戸佳切,音膎。《釋名》鞋,解也。著時縮其上如履然,解其上則舒解也。《玉篇》本作鞵。
又《集韻》懸圭切,音攜。系也。
又公蛙切,音媧。車上系。

音韻彙集


贛語

hrai2

客家話

[海陸腔]hai2 he2
[客英字典]hai2 he2
[沙頭角腔]hai2
[客語拼音字彙]hai2
[陸豐腔]hai3
[寶安腔]hai2
[台灣四縣腔]hai2 he2
[東莞腔]hai2
[梅縣腔]hai2

粵語

haai4

潮州話

oi5

韓語

HYEY 혜

越南語

hài

英語

Sh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