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烈士洞
位於雲南省昆明市金鐘山的景點
紅軍烈士洞位於雲南省祿勸縣九龍鄉魯塊村的金鐘山,距祿勸縣城69公里。是為了紀念1935年長征時期,紅軍過九龍時,因傷病留下的王其英、王正邦等12位傷病員,被當地土豪殺害於溶洞中。各族人民為紀念英勇犧牲的紅軍烈士,把此溶洞俗稱為“紅軍洞”。1973年在此建立了“紅軍烈士紀念碑”和“亭子”。
目錄
歷史顧
,農紅紅團征九龍區,留隨繼續征傷病寄養百姓。紅隊伍剛完,九龍區區、惡霸李瑞庭領鄉保鄉丁挨挨戶搜查紅傷。,紅傷王、王龍、王邦、朱榮、傅祥、卞邦、林、朱漢、彭漢、劉禮堂、劉金山等17位同志不幸落人敵人手中,被關進區公所的“文昌宮(今祿勸縣九龍中學一帶)”。
“昌宮”閻王殿,凶暴匪徒紅傷衣服剝,僅飯,喝,且嚴刑拷,紅傷舊傷未添傷。管敵段,搖紅鋼鐵志,低屈服,頑強敵堅決鬥爭。敵盡各酷刑,仍制服紅傷病。李瑞庭奈,急敗壞召集隊、副隊土豪劣紳密謀策劃,決除留、五卞邦、林、彭漢、朱漢、劉禮堂強迫幫,余紅決。
5月6日,在通往魯筷村金鐘山的路上,布滿了區公所的哨兵,李瑞庭帶領區丁把12位傷痕纍纍、血跡斑斑的紅軍戰士帶出“文昌宮”押往金鐘山上,準備集體殺害。一路上,紅軍傷員們雖然邁著艱難的步履,但個個昂首挺胸,精神飽滿。到了金鐘山後,李瑞庭命令100多名區丁把守洞口,裡外包圍了3層。布置就緒后,匪徒們把12位紅軍戰士鉀到洞口邊,就開始動手了。英勇的紅軍戰士知道自己最後為革命獻身的時刻到了,個個大義凜然,面不改色。匪徒們用樹叉把前面的王其英(男,28歲)、王正邦(男,30歲)、王有龍(男,37歲)3位紅軍戰士推下洞,接著又把傅光林(男,45歲)、傅光祥(男,42歲)兩位踢下去。這時,共產黨員朱光榮(瑞金人,男,42歲)說:“同志們,不要怕,我有勇氣自己跳下去!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高呼“共產黨萬歲!紅軍萬歲!”便縱身跳下洞去。後面的劉金山(湖南人),還有5位貴州、廣東籍的紅軍戰士也怒吼道:“不用推咱己跳”也高呼口號,先後跳下了落水洞。這時,站在周圍的匪兵們,被紅軍戰士的行動嚇得目瞪口呆,茫然不知,狼心狗肺的李瑞庭還唯恐紅軍戰士不死,氣急敗壞地逼在場的人,每人丟一塊石頭到洞里。12位紅軍戰士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為了千千萬萬受苦人的翻身獻出了生命,英勇就義了。他們的英勇事迹教育了更多的受苦人,激勵著人們拿起紅軍槍,走上紅軍路,跟著毛主席,跟著共產黨繼續幹革命,去完成烈士們未盡的事業。
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構街(今雲南省祿勸縣九龍鄉)鎮壓了殺害12位紅軍戰士的兇手李瑞庭,為死難的紅軍烈士報仇雪恨。為紀念壯烈棲牲的紅軍戰士,當地群眾把這個落水洞命名為“紅軍烈士洞”,1973年並在洞旁建了一座“紅軍烈士洞紀念碑”及“亭子”,以紀念這12位紅軍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