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卓
梅卓
梅卓,藏族代表女作家。青海化隆人。1966年7月10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畢業。1986年參加工作,歷任《青海湖》月刊詩歌、散文編輯,青海省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副主席。
現為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青海省作家協會主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987年開始發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太陽部落》《月亮營地》,散文詩集《梅卓散文詩選》《土伯特香草》,中篇小說《佛子》、《青稞地》、《莊園》、《極地》、《月亮下的銅扣腰刀》等。小說集《人在高處》《麝香之愛》,散文集《藏地芬芳》《吉祥玉樹》等。
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組詩《紅顏》獲北京市慶祝新中國成立40周年文學佳作獎、青海省慶祝新中國成立45周年文學鼓勵獎,《太陽部落》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及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會文學創作新人獎。
曾獲全國第五屆少數民族文學評獎駿馬獎、全國第十屆莊重文文學獎、中國作家百麗小說獎、青海省首屆青年文學獎、第四、五屆省政府文學作品優秀獎、青海省四個一批拔尖人才獎等。
2020年8月,憑藉作品《神授·魔嶺記》獲得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長篇小說獎。
2020年12月18日,梅卓的長篇小說《神授·魔嶺記》獲首屆“青稞文學獎長篇小說獎”。
詩與自然的距離
在我看來,詩人有兩類,一類是文字詩人,一類是行動詩人。在青藏高原,行動的詩人隨處可見:格薩爾藝人帶著世界上最長的史詩吟誦在高遠的山岡,曼陀鈴琴手彈著世界上最美的情歌吟唱在低回的河谷,他們代表著藏族的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中的民間精華,只是相對疏離於文本形式。
實質上,行動詩人往往更貼近自然。或許他們的標誌就是與大自然融為了一體,大自然賦予藏族人的信仰模式,就是敬畏。對藏人來說,大自然是所有生物的母體,它的每一種創造都有其因果關係,大到人類、小到蟻類,所有生物的生命價值對母親而言是完全一樣的,母親從不以你強而賦予你更多,也從不以你弱而賦予你更少,生命等值、生命等價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因此,藏人的自然觀中,有一個世界獨有的生命體系,每座山峰和每片湖泊都是人格化的神靈,他們有姓名、性別、生肖、職務,甚至夫妻成對、兒女成群。神山聖湖說是藏人對大自然的反哺,表現形式為民間多種禁忌,例如禁止在神山、聖湖及寺廟周圍濫砍亂挖樹木、花草、藥材,捕殺動物,禁止在泉水中洗衣濯足,這些禁忌實際上保護了大自然,為藏區留下了原始森林、多樣動物、貴重礦藏、豐美草場和甘甜水源。
大自然在給予人類豐富物質條件的同時,也給予人類遼遠的精神空間,當一個牧人口銜牧草躺在一片開闊的草原上,年年歲歲看著同一片蔚藍的天空中雲朵的剎那變化,誰能否認他也會受到我是誰、從哪裡來、在做什麼、到哪裡去的高深哲學命題的困擾?但歸根結底,藏人天生的滿足感和怡然自得會使他更多地懷念人生最美的回憶、暢想未來多重的可能,這樣生活著的牧人世世代代創造著優美的敘事詩、民歌和童謠,誰能否認他們揮動的牧鞭上結滿著精巧的詩意?誰能否認他們在離天最近的地方也離詩歌最近?
藏族詩歌傳統中的題材尤以歌頌家鄉的美麗富饒為最,無疑,家鄉這個概念不僅指生育成長的地方,藏人精心愛惜的家園還涵蓋了博愛和慈悲,在這個家園中,人類並不是萬物的靈長,而是與萬物平等的一員,惟其如此,人類才能成為一個和諧音,與其他生命一起,構成大自然恢弘的樂章。
青海湖啊,曾將一群浪子收留
青海湖蜂蜜的氣息
遮蓋了油菜花的容顏
藍色之上 時光的王冠
被浪子們頂戴
在末法時代
在最後一首詩中
在酒沫散盡的時刻
箭已離弦
馬背已空
頂戴時光的王冠
浪子們拆解了青春的寶座
誰願意在逗笑取樂中
對著湖水 這永恆的酒海
把那逝去的反覆詠唱
精靈在湖面低飛
隆寶賽欽神山青草身軀
帶來眾神的問訊
時光的藍色王冠是否遺失
太陽的黃金甲胄可曾收留
舅舅的青海湖
中秋的月亮曾團圓了千萬個家庭
中秋的月亮也使我們分離
舅舅 你從未想過會這麼快吧?
孩子們仍然不能自立
你卻忍著疼痛
這麼快 就割捨了自己
你曾說你喜歡安靜
人聲鼎沸的城市不是你久居之所
如今你早早了卻心愿
面向青海湖
獨自躺在幽遠的山岡
青海湖那咸澀的氣息呵
猶如你咸澀的一生……
希望還沒有長出果實
安慰也不是那麼牢靠
夢的翅膀尚在伸展
你已疲倦
沉重的心臟再也不能承載
還缺少什麼,舅舅?
幼年痛失母愛
少小離家就再也沒有回去
馬背上流浪的童年
寺院里認字的沙彌
唉,生命缺少芬芳……
惟一的妹妹舉著酥油燈盞
兩眼紅腫 祝願你一路走好
而我不曾為你著過一字
舅舅如今我的字裡行間
瀰漫著你晚年的哀傷
青草又一次枯黃
風也涼了
舅舅願青海湖藍色的火焰
溫暖你寒冷的骨骼
願藍色的幸運和福氣
充滿你秘密來世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