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釚
徐釚
徐釚(qiú )(1636~1708)清代詞人。字電發,號虹亭、鞠庄、拙存,晚號楓江漁父。吳江(今屬江蘇蘇州)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試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入史館纂修明史。因忤權貴,二十五年歸里后,東入浙閩,歷江右,三至南粵,一至中州。遊歷所至與名流雅士相題詠。康熙皇帝南巡,兩次賜御書,詔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徐釚(1636-1708)〔清〕字電發,號虹亭、拙存、鞠庄、菊庄,晚號楓江漁父,江蘇吳江人。
徐釚立像
清文學家、藏書家。字電發,號虹亭,別號菊庄、鞠庄、拙存、楓江漁父,江蘇吳江松陵鎮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於鴻博,授檢討。入史館纂修明史。因不附和權貴,康熙二十五年歸里后,東入浙閩,歷江右,三至南粵,一至中州,所至皆求書和作文,與名流雅士相題詠。康熙帝南巡時,兩次賜給御書,並詔以原官起用,以婉辭稱謝不就。在吳淞之西、澈浦之東,建“南州草堂”有藏書數千卷,並編有《菊庄藏書目錄》。抄本有《北狩行錄》、《竊憤錄》等。藏書印有“電發”、“南州草堂”、“徐釚虹亭之印”、“虹亭抄本”、“菊庄徐氏藏書”等。著有《詞苑叢談》12卷、《楓江漁父圖詠》1卷、《本事詩》12卷、《菊庄詞譜》、《菊庄樂府》、《南州草堂集》30卷等。
徐釚《詞苑叢談》
徐釚半身像
其論詞主張溯本清流、守律嚴韻、詩詞同道、風格多變,故其詞題材多樣,格調橫生。因而,其詞不僅得到當時文壇名流的高度評價,而且還流傳到國外,引起轟動。
徐釚
作者藉助於多種意象的描寫,曲折地表達了年華流逝,才學卻無人賞識,不為朝廷所用的落寞。
乙巳之秋八月雨,愁霖十日不肯住。天吳駕蜺傾海濤,白日欲匿塞煙霧。六月七月多颶風,巨浸逐浪騰蛟龍。屋廬澒洞場圃汩,魚蝦如土家室空。漫天雨勢猶未已,男啼女號飢欲死。眼前飢死那足論,縣官租稅從何理。 ----《秋雨嘆》
詩作反映了窮苦的勞動人們在遭受巨大的自然災害,生命都受到威脅之時,還要向官府交納租稅的悲慘生存狀態,表達了作者的憂慮和同情,同時也把矛頭尖銳的對準統治階級,揭露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搜刮民脂民膏的罪狀。
酒闌便憶年時事,徹夜歡娛。錦幕芳褥。銷得春風一斛珠。而今零落誰知道,夢見羅敷。帳冷衾孤,燕子雕梁到也無。 ----《羅敷媚*無題,用香嚴齋詞韻》
作者通過選取往事片斷,並與眼前情景相對照,從而烘托出感傷懷舊的心緒,體現了典型的小晏風格。
芳容消瘦柳腰柔。話離憂,捲簾鉤。猶記別時,南浦系扁舟。月誓香盟成底事,千種意,與東流。從今羞整玉搔頭。恨悠悠,懶凝眸。非是落花,時節怕登樓。縱掃雙眉青似黛,鎖不斷,許多愁。 ----《江城子*閨怨》
這首詞層多轉折,姿態百出,有一唱三嘆之致,而又本色漸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