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公祠

蔣公祠

蔣公祠是祭祀清代將領蔣宗漢的祠堂。蔣宗漢熱心桑梓建設,修書院、興水利、辦交通。清光緒二年(1876年),蔣宗漢私人捐資10萬,在金沙江(麗江段)修建金龍橋(又名梓里江橋、梓里橋)。歷時5年,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建成。大橋共有18根鐵鏈,每根鐵鏈重約1噸,有500個環。此後70年間,金龍橋一直是金沙江上游唯一的大橋,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故事


清王朝為褒獎蔣宗漢鎮壓杜文秀起義等功,謚壯勤,於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四牌坊下建祠,稱蔣公祠,辛亥革命后改為鶴慶會館。現為中和幼兒園。蔣公祠建築為南北向,祠一進兩院,正門三間,中一間歇山頂,左右兩間懸山頂,前兩側有八字矮牆,入門為廣場。中為過廳,單檐硬山頂。後為正殿,單檐懸山頂,抬梁與穿半相結合木結構,通面闊14米,進深10米。東西廂房各三間,後院四面存耳房各二間,總面積1100平方米。布局為正門三開間,門前兩側有八字牆,進門為前院,過廳為三間,下有台基,進過廳為後院。後院主房三開間,及東西廂房各三間。正房前原有寬2米、深2米、高5米的大理石御碑亭,下有1.2米台基,大四方,小八角面柱,歇山頂,中供光緒二十九年撫恤御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毀。1985年公布為大理市文物保護單位。
蔣宗漢(1836-1898年),雲南鶴慶人,清末參與鎮壓杜文秀起義,官至參將,騰越廳總兵,貴州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