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

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

《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由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出版。

從殷周到現代,宗族經歷了五個階段的變化:先秦典型宗族制,秦唐間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間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紳衿富人宗族制,近現代宗族變異時代。宗族制變化的特點是逐漸削弱、民眾化,政治功能減弱、社會功能轉強。

在《中國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中,作者對宗族發展變化的前四個階段進一步說明,並論述了祠堂的祭祖、教化,族人的經濟、政治生活,宗族的譜牒編纂。

概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
作者:馮爾康
ISBN:9787801030511
頁數:176 頁
定價:10.00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1996-07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主要講述了:有的外國學者把中國人稱做歷史的民族。可是就是這麼一門、淵源悠久、根柢深厚的學問,在近若千年竟遭遇到種種的障礙和曲折,“史學危機”之說在高校里和社會上卻很流行。歷史學怎樣適應社會的要求,怎樣擺脫困境而重新振興,成了有識之士共同關注的問題。
中國古代生活叢書 (共40冊), 這套叢書還有 《中國古代的宦官》,《中國古代的家》,《中國古代的傢具》,《中國古代的納稅與應役》,《中國古代的人口買賣》 等。

圖書目錄


目錄
一 從現在說起
二 宗族的結構與演變
1先秦宗子制和典型宗法制宗族形態
2兩漢至隋唐世族、士族宗族制時代
(1)三個階段的變化:兩漢、魏晉南北朝和隋唐
(2)宗族形態與內部結構
(3)宗族第一次民眾化的時期
3宋元官僚宗族制時代
4明清紳衿宗族制時代
(1)祠堂設立和宗族類型
(2)鄉族經濟發展使祠堂建立在牢靠基礎上
三 宗族的祠堂祭祖
1祖先崇拜的觀念及其表達方式的祭祀
2.大小宗法制破壞后的祭祖觀念
3祭祀群祖的祠堂的出現與流行
4祠堂祭禮
四 宗祠的教化與族人的社會生活
1宗約對族人思想行為的規範
2族人的婚配與婚姻圈
(1)宗族主持族人婚媾
(2)貴胃仕宦宗族的門第婚姻
(3)同姓不婚和中表婚
3聯宗及種種擬制血親
4宗族與其他神靈崇拜
五 族人間互助互濟的經濟生活
六 家族政治下的族人生活
1民間的忠孝觀念和朝廷的孝治政策
2五服制和宗親法下的族人生活
(1)喪葬五服關係
(2)宗親法及其在民間的實行
(3)三族、九族和滅族
3宗族的社區生活與地方政權
(1)強宗為地方勢力代表
(2)基層政權與宗主督護制、族正制
(3)宗族造成的地方社會問題
(4)宗族在根本上起維護政權作用
七 宗族的譜牒編纂
八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馮爾康,1934年出生於江蘇儀征, 1955年就讀於南開大學歷史學系,1959年畢業,留校在古代史教研室任助教,旋為中國古代史·明清史研究生,畢業后仍在教研室任教職,歷經“文革”,而後晉陞講師、副教授,1985年為教授。一度為台灣暨南大學客座教授。2002年退休。曾兼任中國社會史學會會長、中國譜牒學會副會長。現兼任南開大學社會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