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校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是一所專科層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前身為無錫無線電工業學校。2002年8月,原無錫無線電工業學校與原錫山職教中心合併組建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藕塘和東亭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165畝,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8000多萬元,館藏圖書60多萬冊,教師800餘人,在校生10000多人,學校下設8個二級學院,共開設45個專科層次專業。

歷史沿革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1953年4月17日,蘇南無錫工人技術學校於無錫蠡橋成立。
1960年,學校更名為無錫無線電工業學校,成為中國第一所電子類中專學校。學校隸屬於電子工業部、信息產業部
1980年,經原國家教委審批,學校成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1997年,無錫市錫山職業教育中心成立。
2002年8月,無錫無線電工業學校與無錫市錫山職業教育中心合併,組建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007年,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
2008年,學校被確立為“江蘇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
2012年,學校順利通過新一輪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2014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江蘇省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驗收。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1所市級研究院、1所校級研究所 、江蘇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1個,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1個 、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1名。 
•市級研究院
無錫精智模具技術研究院 
•校級研究所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機電研究所 
•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
“物聯網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科技創新團隊 ,帶頭人:季雲峰 
•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
“信號處理集成電路的設計及應用開發”團隊,帶頭人:居水榮 
•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
居水榮

學術交流

蘇信院
蘇信院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德國保時捷、法國雷諾、德國凱勒數控軟體公司、瑞士GF、聯想集團、中興通訊集團、海瀾之家、SK海力士半導體(中國)、華潤微電子、中科芯、常州銀河、杭州華三、無錫威孚高科、無錫微研股份、無錫微研精沖、無錫曙光、無錫國盛、南京能瑞自動化、南京尤孚泵業、紅豆集團、上海翰源照明、江蘇雅鹿等知名企業進行深度校企合作,建立了保時捷職業教育學院、法國雷諾培訓中心、凱勒數控軟體培訓中心、GF加工方案體驗中心及培訓中心、聯想IT學院、中興通訊電信學院、海瀾商學院(“現代學徒制”試點)、無錫精智模具研究院有限公司、“SK海力士冠名班”、“華潤微電冠名班”、“能瑞自動化創新班”、“尤孚創新班”、“微研模具創新班”、“翰源創新班”、“商學創新工作站”、“跨境電商創新實驗班”、“跨界設計工作室”等。

科研成就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核心刊物20餘篇;完成院級及以上教科研項目40餘項,其中省級10餘項;獲得院級及以上獎項30餘項,其中國家及省級10餘項;完成縱橫向科研項目10餘項,學院教師參與研發的課題、橫向項目、社會培訓等金額近200萬元,創收80餘萬元。在2013年獲省科技廳產學研面上項目一項,資金50萬元。近5年來學院教師承擔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科技廳產學研前瞻性項目2項、無錫市物聯網扶持資金項目1項,完成橫向合作項目30餘項、獲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19項、軟體著作權25件。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擁有館藏紙質文獻75萬餘冊,長期訂閱中外文紙質報刊600多種。擁有中國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CNKI中國學術期刊資料庫、超星數字圖書館、中宏資料庫、網上報告廳、非書資源管理平台等數字資源。圖書館形成印刷型文獻與數字化文獻相結合,以電子、機電、計算機、管理和藝術等學科文獻為主,兼及理科、文社科等其他各領域,與學校學科專業設置相適應的藏書體系。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物聯網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商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8個二級學院和1個基礎部,共有12個專業群,45個專科層次專業,87個專業方向。 
學院名稱專業名稱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光伏應用技術、移動通信技術
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自動化生產設備應用、工業機器人技術
藝術設計學院動漫設計與製作、廣告設計與製作、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設計、服裝設計、裝潢藝術設計
物聯網工程學院物聯網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3+2)、軟體技術、軟體技術(聯想移動互聯)、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聯想雲計算)、信息安全與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移動互聯應用技術
商學院建築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建設工程監理、證券與期貨、財務管理、會計、國際貿易實務、酒店管理、電子商務、商務管理、物流管理、旅遊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建築工程技術

師資隊伍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專兼職教師800餘人,其中中、高級職稱佔87%以上,學校專業課教師“雙師素質”比例達90%以上,匯聚國家級、省級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技術能手、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省“333工程”培養對象
陸錦軍居水榮
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鄧小龍
陸錦軍季雲峰
省級教學名師華馳
陸錦軍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選人才
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鄧小龍
陸錦軍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鄧小龍
陸錦軍省優秀教學團隊
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帶頭人
張克純陸錦軍
省青藍工程青年骨幹教師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席海濤孫萍
孫萍商敏紅
陳芸過正達
華馳
省高校青藍工程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
徐振邦陸淵章
季雲峰吳銘峰
教學建設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2個、省品牌專業2個、省重點建設專業群4個、省特色專業3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2個、省級實訓基地1個、省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平台1個、省精品課程4門。 
• 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
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 、電氣自動化技術 
• 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專業群
微電子技術專業群 、物聯網技術專業群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群 、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群 
• 省品牌專業
微電子技術 、物聯網應用技術 
• 省特色專業
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 、軟體技術 、移動互聯應用技術 
• 市重點建設群專業
現代物流管理與商貿專業群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群 
• 市示範專業
微電子技術 、模具設計與製造 
• 市品牌專業
軟體技術 
• 院級重點建設專業群
現代企業人事行政管理專業群 、會計與金融服務專業群 、建築工程管理專業群 
• 院級重點建設專業
應用電子技術 、旅遊管理 、電氣自動化技術 
• 省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平台
物聯網產教融合實訓平台 
• 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
物聯網綜合實訓基地 、微電子技術綜合實訓基地 
• 省級實訓基地
軟體實訓基地 
• 省精品課程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精密衝壓模具設計、動態網頁設計與製作
• 市精品課程
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精密衝壓模具設計、機械製圖、動態網頁設計與製作、網站規劃與建設、國際貿易實務、JAVA語言程序設計、汽車車身電控技術、倉儲與配送管理、網路營銷實務、集成電路製造工藝、服裝工藝、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電子技術應用、信息技術基礎、造型基礎
學校榮譽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先後獲評“國家計算機應用與軟體技術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無錫市軟體與信息外包人才培養基地”、“江蘇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區·無錫太湖保護區——人才培養基地”、“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範校”、“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範校”“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集體”、“全省教育紀檢監察先進集體”、“江蘇省文明食堂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宿舍先進單位”、“省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示範中心”。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 校訓
養正修能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養正:語出《易-蒙》:“蒙以養正,聖功也。”校訓取意:養天地之正氣。《孟子-梁惠王上》:“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天地之正氣涵蓋:高尚正直之品德,堅貞正派之氣節,嫉惡如仇之正義,為民效力之公正等多重品格。養正方可至誠:人之為人,必先有高尚之道德,方有高尚之人格;必先有高尚之人格,方有高尚之人生。“養正”——汲取中國五千年文化精髓,追求盡善盡美的個人道德情操,培養頂天立地之人格,激勵代代蘇信人:養正至誠,恪守誠實信用、勤勉盡責。 
修能:語出《離騷》“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汲取當今職業教育精神,其意指:修經世之萬能。所謂“能”,一要求得真知,開啟智慧;二要懂得專業,精通技能;三要學會生存之道,創業之能;四要志存高遠,心懷社會國家。“修能”方可致遠:要將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把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統一;要努力踐行所學,使所學有所用,實現知行合一;要用萬能之智慧來經世,服務社會,貢獻社會。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概言之,“養正修能”——養天地之正氣,修經世之萬能,既蘊涵中國傳統文化精義,又彰顯現代教育理念,從德、能等方面向師生提出了明確要求,涵蓋了道德、學業、技能、實踐等職業技術教育必不可少的各種要素,並與學院歷史發展所形成的人文精神相融合,展示了學院的文化底蘊和辦學理念,體現了現代職業技術教育能力本位的價值取向,展現了學院的整體價值追求,反映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和本質。 

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是雙圓套圓形徽標,中間是小篆書寫的學校簡稱“蘇信”。下方印有“1953”字樣,代表學校建校時間。外環上方是學校的英文全稱,下方是學校的校訓。 
• 校旗
校旗為明黃色長方形旗幟(長與高之比為3:2,旗面尺寸分5種,分別為288cm×192cm、240cm×160cm、192cm×128cm、144cm×96cm、96cm×64cm)中央印有黑色(色值:C48M100Y100K5)的校名全稱和校徽圖樣,中央下方為黑色英文校名標識。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席海濤
院長、黨委副書記魏萍
黨委副書記辛春暉
副院長、黨委委員沈蘇林、張瑜、孫萍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王友明

學校榮譽


2020年7月8日,入選2019年江蘇省智慧校園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