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大寨鎮的結果 展開

大寨鎮

陝西省楊陵區大寨鎮

舊鎮名,詳見大寨街道。原鎮位於陝西省楊凌示範區西北部,東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相鄰,西至隋文帝楊堅泰陵徠與五泉鎮接壤,北以韋河與武功鎮隔河相望,南以隴海線與李台街道相鄰。全鄉共有13個行政村,3784戶16573人,總面積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868畝。

概況


鎮內土地平整,水利、道路、電訊、寬頻網際網路、農村基礎設施配套齊備,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畜牧、良種、雜果等主導產業穩步發展,現有奶牛存欄3393頭,已建成配有機械化擠奶站的標準化養殖小區7個,規模集中養殖率達70%以上,發展良種1.2萬畝,優質高效農業佔主導地位。招商引資工作穩步推進,近年來共引進各類企業20餘家,主要有楊陵區綠成幹部示範園、陝西省新品種作物引種示範園、楊陵區中心苗圃、盛源牧業公司、盛文液化氣站、奧科塑業印刷廠、順達駕校、中科航空育種、金坤公司、嘉華塗料廠、薈寶飼料廠、富祥塑業公司、示範區工程中心苗圃等,遍及全鎮各村,促進了全鄉經濟發展。農村發展環境良好,從2003年至2005年積極開展文明生態村創建,2006年新農村建設全面啟動,如火如荼。全鎮12個村已實現村內街道硬化和不同程度的文明生態村創建,達到了村村通公路、通寬頻網、通閉路電視,村村有黨員活動室、兩委辦公室、文化室、衛生室;村村實施柴草、垃圾定點堆放和統一清運的城市化管理等新農村面貌。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鞏固,2005全面完成了13個村的黨支部換屆選舉和第六次村委會換屆選舉,積極開展第二、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選派機關幹部下村任職,培育了一支勤政務實、紮實肯干、情系民眾的鄉村兩級幹部隊伍。積極開展“兩示範一帶動”和“爭先創優”活動,簡稱“五個好”村黨支部4個,示範基地3處,示範戶20戶,廣大黨員幹部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和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能力不斷增強。整體工作水平不斷提高。2005我鎮被評為全區綜合考核為先進集體,黨建、司法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民政、畜牧業、農發項目、計劃生育、文明生態村建設、農民增收工作基本都位居全區前列,2005年被授予“五個好”鄉黨委,一批工作突出的黨員同志多次受到區委及上級表彰,鎮機關黨政綜合服務不斷加強,工作質量得到全面提高,全鄉社會穩定、民心思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勢態良好,農民收入穩定增長。近五年來基本保持了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300元以上的增幅,2005年人均收入達到3551元。

發展


在“十一五”發展的新階段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開局之年,我們將繼續保持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精神狀態,認真按照全區總體規劃和我鎮實施步驟,走適合大寨鄉情的農村發展之路,積極穩妥、紮實有效地做好並完成新時期的各項工作。積極開展文明生態村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振興農村經濟,發展艱苦奮鬥和開拓創新精神,力爭通過五年努力,人均純收入以年均400元以上的增幅,到2010年達到5000元,財政總收入達到1000萬元。全鎮13個村均達到區級文明生態村及初級新農村建設標準,並建成4個示範村。一個政通人和、各業俱興,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發展的新大寨初步展現。在此,我們也以新時代見賢思齊的積極態度,慕賢、納賢的博大胸懷和“大寨興衰、我之重責”的責任政府新形象,誠邀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前來興業置產、共謀發展,我們將儘力竭誠提供一流的服務環境。

歷史沿革


2015年,撤銷大寨鎮,設立大寨街道;將原大寨鎮的孟寨、蔣家寨、周李、官村4個行政村劃歸五泉鎮管轄;將楊陵街道的南庄徠村劃歸李台街道管轄,梁氏窯、康樂西路2個社區劃歸大寨街道管轄。同時對楊陵街道、大寨街道、、揉谷鎮進行部分行政村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