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高廟鄉

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下轄鄉

前高廟鄉,隸屬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地處新野縣東南部,豫鄂兩省3縣交界處。東依唐河與唐河縣蒼台鎮隔河相望,南與王莊鎮相鄰,西與溧河鋪鎮相連,北與施庵鎮相接,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東15千米 。總面積59.06平方千米 。

中華徠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新野設6個區,時前高廟歸溧河鋪區管轄。1984年,社改鄉為前高廟鄉 。截至2018年末,前高廟鄉戶籍人口為46489人 。截至2020年6月,前高廟鄉轄17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前高廟村1號 。

2011年,前高廟鄉畜牧業總產值實現1.04億元,財政總收入266萬元 。2018年,前高廟鄉有工業企業81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前高廟鄉常住人口為25595人。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新野設6個區,時前高廟歸溧河鋪區管轄。
1958—1975年,為溧河公社所轄。
1975年,析溧河公社東部17個大隊置龍潭公社。當年因唐河洪水社直機關由龍潭移前高廟。
1982年,更名為前高廟公社。
1984年,社改鄉為前高廟鄉。

地名由來

因鄉人民政府駐前高廟自然村得名。
前高廟鄉
前高廟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前高廟鄉地處新野縣東南部,豫鄂兩省3縣交界處。東依唐河與唐河縣蒼台鎮隔河相望,南與王莊鎮相鄰,西與溧河鋪鎮相連,北與施庵鎮相接,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東15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6千米。總面積59.0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前高廟鄉轄區地形狹長,東部沿唐河流域地勢較高,西部為野柏崗有鴨河灌區四分干,中部略低有老龍溝縱貫南北。地勢平坦。

氣候

前高廟鄉年平均氣溫15.8℃,年均降水量820毫米,無霜期年平均約220天,日照1900小時左右。

水文

前高廟鄉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唐白水系,鴨河灌區縱貫全鄉9個村。

自然災害

前高廟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低溫、冰雹等。洪澇災害多發生在每年7—8月。

自然資源


前高廟鄉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5.8℃,年均降水量820mm,全年無霜期約220天,日照1900小時左右,適宜小麥、玉米、花生、棉花、蔬菜、瓜果等農作物生長
2011年,前高廟鄉有耕地面積5.7萬畝,人均1.26畝。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張庄、前張樓、王樓、張劉營、閻坡、東高營、焦崗、郭灣、河北、徐寨、時樓、王祠堂、龍潭、信坡、下廟、王套樓、任橋17個村,下設215個村民小組。有52個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前高廟鄉轄1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前高廟村1號。
前高廟鄉區劃詳情
前張樓村焦崗村王祠堂村東高營村時樓村龍潭村
張庄村郭灣村閆坡村徐寨村王套樓村下廟村
張劉營村河北村王樓村任橋村信坡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435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630人,城鎮化率31.33%。總人口中,男性22280人,佔51.22%;女性21220人,佔48.7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3458人,佔99.9%;有回等3個少數民族,共42人,佔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2.34‰,人口死亡率5.89‰,人口自然增長率6.45‰。
2017年末,前高廟鄉常住人口為41235人。
截至2018年末,前高廟鄉戶籍人口為46489人。
2021年8月18日,根據新野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前高廟鄉常住人口為2559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前高廟鄉財政總收入266萬元。
2018年,前高廟鄉有工業企業81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農業

2011年,前高廟鄉農業總產值2.46億元,比上年增長1.19%,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12.7%。
前高廟鄉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為主。2011年,小麥種植面積4.7萬畝,棉花種植面積1.3萬畝,玉米種植面積0.57萬畝,花生種植面積1.4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2.6萬噸。
前高廟鄉畜牧業以飼養黃牛、生豬、羊、家禽為主。飼養量分別達到1.05萬頭、1.67萬頭、1.43萬隻和3.50萬羽。

工業

2011年,前高廟鄉初步形成了以糧食加工、棉花加工為主的產業體系。實現工業總產值7.1億元,銷售收入3.3億元,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到52家,其中限額以上企業8家,個體經營戶達到600多家,安置富餘勞動力0.4萬人。
前高廟鄉
前高廟鄉

商業

2011年末,前高廟鄉前高廟鄉有中心集鎮1個,村級小集鎮1個,各類商業店鋪(商場)600家。

交通


2011年,前高廟鄉境內有53省道橫貫東西,漢王路縱穿南北。全鄉17個村實現村村通。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前高廟鄉有幼兒園8所,小學18所;成人教育學校1所,教職工265人,在校生達6027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前高廟鄉有綜合文化站1個,村文化大院5個,各類文化活動廣場2處,農家書屋12個,藏書12000餘冊,有線電視用戶1800戶。有圖書店、音像店、網吧12家,音樂、美術及文化業餘創作人員達30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前高廟鄉有鄉中心衛生院1家,17個定點衛生醫療點病床170張。專業衛生人員25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226人,參合率98%。

體育事業

2011年末,前高廟鄉有學校體育場1個,3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社會保障

徠2011年,前高廟鄉農村五保供養人員320人,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80戶,人數1729人,支出14.9萬元。農村醫療救助60多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000多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1萬元。鄉敬老院建築面積達6000平方米,各項配套設施齊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累計參保1.9萬人,收繳保費230萬元,發放60歲以上老人養老金6000人。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郵政局1處,報紙、期刊累計發行3.2萬份(冊)。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3個,建成了通信基站12處,固定電話用戶1300戶,手機和電話普及率96%,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寬頻接入用戶1600戶。

旅遊


前高廟鄉境內有岑宮祠、棘陽城遺址、祖師廟觀及宋代名將狄青抗禦外侵的飲馬湖狄青湖。

獲得榮譽


新野縣前高廟鄉先後被河南省和南陽市授予“小康鄉(鎮)”、“科普示範鄉(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信訪工作四無鄉(鎮)”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