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橋古文化遺址

馬橋古文化遺址

1959年12月在深1.5米的地層發現鹿角和紅色印紋軟陶碎片,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於1960、1966年兩次發掘,出土有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物及唐、宋、明、清各代文物,分佈於5個土層。這些文物的出土為研究上海地區的成陸和發展提供實物資料。1960年,考古學界據此把上海成陸史上推2000年。1977年遺址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上海縣人民政府立碑。遺址的第四層為太湖地區(包括杭州灣地區)一個典型的遺存,1982年定名為馬橋文化。

景點簡介


馬橋古文化遺址
位於中國上海市閔行區 馬橋鎮東俞塘村。1959 年發掘,面積 1萬餘平方米。發現大量古代石器、陶器和鹿角等。經過1960、1966年兩次發掘,得到了較全面的考察。馬橋古文化遺址含3層不同時代的文化遺存:上層為春秋戰國時代印陶文化遺存;中層出土大量商代石、骨、陶器,為太湖地區早期印陶文化的典型遺存,被命名為馬橋文化;下層發現新石器時代建築遺跡和墓葬,為距今4000年的良渚文化遺跡。文化遺存下面還有一條貝殼沙帶,說明遺跡所在地是古代海岸。遺跡的發現對於研究上海地區古海岸位置和成陸年代具有重要意義。
馬橋古文化遺址
馬橋古文化遺址
距今5500年,馬橋遺址已經形成陸地。從菘澤文化至良渚文化過渡時期,先民們就開始在這裡繁衍生息。至夏商時期,成為環湖地區面積最大、最具有當時社會生活面貌的典型村落,總面積超過150000平方米。春秋戰國至唐、宋、元時期,這裡一直是先民們的定居地。1982年,馬橋遺址被考古界定名為“馬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