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坐缸的結果 展開

坐缸

和尚圓寂后的程序

指佛教中的僧人圓寂后舉行的一種儀式。有坐缸、封缸、開缸。如果幾年後開缸,缸內的僧人顏面如生,肉身不腐,他們就會再被塑成金身,成為“肉身佛”。但我們絕不能從一個修行人圓寂之後,有沒有留下舍利子,甚至有沒有化身肉身舍利(即:肉身佛,肉身不腐),來判斷他的修行成就。

佛教講求從自身出發去思考問題,僧侶圓寂后能否為後人留下舍利、後人又是否有機會得見舍利,這都要看因緣。有幸見到舍利,佛教中稱其人有福報,如果沒有就說明因緣未到。我們更不能以有無留下舍利評判該僧侶的修行成就。

基本介紹


“坐缸”,是一個佛教集合名詞,即“坐化”與“缸葬”的合稱。所謂“坐化”,是指一個修行有所成就之人,能夠於臨終之時,端然坐直而至命終,故又稱“坐亡”或“坐逝”。“坐化”之所以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境界不同於凡俗,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就是臨終時的姿勢是坐著,而一般人都是躺著的;其二,就是表明無疾而終,臨終時沒有痛苦。所以,在很多佛教史傳中,對於坐化之人的臨終狀態,多有“奄然”、“恬然”、“怡然”、“無疾”等描述,但並無坐化之後將屍體安放於何種容器中之記述,且對於坐化后之遺體一般予以火化。
所謂“缸葬”,又稱“瓮棺葬”,是指將屍體放入一種陶制容器中予以安葬。這種喪葬習俗可以追溯到距今約5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因為該時期的彩陶工藝十分發達。現今出土的“瓮棺”,大多是兩個瓮對接合扣起來,且在兩個瓮底都有一個小孔,意謂便於死者靈魂出入。所以說,這種“缸葬”文化早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就已經在黃河流域流行了。
佛教僧俗將“坐化”與“缸葬”結合起來,最早出現於明代。明代明河法師所著的《補續高僧傳》卷十六中有云:“季善,祖鳳陽人……示寂后,真身覆以缸龕,藏天真石洞中。”此處記載的即是將屍體裝於缸中進行安置,是典型的“缸葬”。
缸葬是和尚坐化的一種獨特方式,一般是在僧人圓寂后,將其盤坐裝殮於一個特製的陶缸之中,並在遺體四周添充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來除濕防腐,再密封缸體安葬。
後世僧人選擇“坐缸”,主要目的是為了成就所謂的“肉身不壞”。佛教對“肉身不壞”之追求,最早源於釋迦牟尼佛在世之時。根據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臨終之時,曾囑咐其弟子摩訶迦葉持佛衣缽入定,保持肉身不壞,等待彌勒菩薩降世成佛,度化眾生。佛教傳入中國之後,魏、晉、南北朝、隋、唐多有肉身不壞之記載,此時普遍採用體表塗以生漆等物以隔絕空氣,其中最典型的的為六祖慧能真身像(參考《六祖壇經》)。
錢倉出土清和尚缸葬
錢倉出土清和尚缸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