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棺
瓮棺
瓮棺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安葬方式,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如河北郛堤城遺址附近發現瓮棺墓葬群以及新疆北庭古城遺址)。就目前發現主要存在於西北地區。翁棺大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形狀完全相同的兩片合起來而成的「耦合瓮棺」,另一種是其中一面用很大很平的石板當蓋用的「單面瓮棺」。兩種瓮棺怎麼使用尚不清楚,或許與死者的身份有關。
目錄
瓮棺 明代。通高123厘米,口徑61厘米,八棱形,子母口,圓肩,收腹,平底,體施 黃褐釉。腹分3層裝飾。上層飾鳳鳥、樂器、書畫等;中層飾3組人物及鳳鳥、垂柳、翠竹;下層飾仰蓮。蓋為八棱塔狀,頂有一圓孔,徑16厘米,棱面除一組飾人物外,其餘為鳳鳥、花卉、垂柳、翠竹等圖案。藏青州市博物館。
河北省黃驊市今年5月首次在郛堤城遺址附近發現瓮棺葬后,經過幾個月持續發掘,目前已發現瓮棺葬超過110座,墓葬形制與規模均為全國罕見。考古發掘現場遍布大大小小的墓坑,墓坑內以瓮、盆等陶器為葬具,2件或3件扣合在一起成為一具棺葬。來自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黃驊市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已發掘兒童瓮棺葬107座,成人瓮棺葬6座。
黃驊市博物館館長張寶剛說,“由於2000多年來河道挖掘以及自然環境破壞,目前我們發掘的只是整個瓮棺葬群遺址的一部分。據現場勘查,在發掘點向南150米範圍內都有遺跡發現,成人瓮棺葬區範圍可能比目前的規模大很多。”據考古人員初步統計,已發掘出土的113座瓮棺葬中,形制多達20多種,經鑒定為戰國時期器物,其中6座經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鑒定為成人瓮棺葬,且為一次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