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戰役
挪威戰役
挪威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軍隊為奪取挪威於1940年4月9日——6月10日實施的進攻戰役。
挪威戰役中,德軍利用以奧斯陸為中心的鐵路網快速突進。與此同時,德軍登陸部隊和空降兵在挪威重要港口奧斯陸、克里斯蒂安桑、斯塔萬格、特隆赫姆及納爾維克登陸和空降。至當日傍晚,德軍在吉斯林分子配合下佔領挪威首都奧斯陸以及其它重要港口和機場。挪軍經頑強抵抗後退守內地。英法軍隊優柔寡斷,行動遲緩,14日才開始在挪威北部的納爾維克、中部的納姆索斯和翁達爾斯內斯登陸。因未掌握制空權,輸送部隊和補給的艦船遭德空軍襲擊。在中部登陸的英法軍隊進攻受挫,1940年4月30日和1940年5月1日被迫從海上撤往納爾維克地區。在北部登陸的英法軍隊於1940年5月27日攻佔納爾維克並重創德軍,但由於西歐戰局急劇惡化,被迫於1940年6月上旬撤離挪威本土。1940年6月10日,德軍佔領挪威全境。
挪威戰役地圖
1939年10月10日,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上將晉見希特勒,表示擔心挪威可能向英國開放港口,這將給德國帶來戰略上的不利後果。他力勸希特勒先佔領挪威,以作為對英作戰的海軍基地,同時也可以確保瑞典的鐵礦砂來源(德國每年消耗的1500萬噸鐵礦砂中,有1100萬噸要從瑞典進口,在冬季,這些鐵礦砂要經鐵路運到挪威港口納爾維克,然後再航運到德國,整個航線恰好在挪威領海以內)。但在希特勒的戰略中,首要目標是征服西歐,故他還是寧願保留挪威的中立地位,而不願採取任何節外生枝的軍事行動。
1939年12月16日,挪威納粹黨黨魁、國防部長吉斯林訪問柏林,向希特勒報告說英國即將在挪威政府的默契下佔領挪威。吉斯林並請求希特勒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以支持其發動一場政變,推翻挪威政府,事成之後,便邀請德國保護挪威,從而阻止英國的入侵。希特勒表示他寧願看到挪威完全保持中立,斯堪的納維亞其它地區也是如此,因為他不願擴大戰場。但如果敵人準備擴大戰爭,他就要採取自衛行動,以對付這一威脅。他答應給吉斯林一筆資金,並保證研究給予軍事援助的問題。然而,英法方面卻不斷發出對挪威中立地位的威脅。早在1939年9月19日,英國內閣通過了海軍大臣丘吉爾提出的方案:在挪威領海內佈雷,從而切斷德國進口瑞典鐵礦砂的海上運輸線。1940年1月6日,英國政府照會挪威政府,宣稱英國艦隊將不允許德國商船利用挪威水域。這增加了希特勒對其北翼安全和戰略資源的擔心。1月27日,希特勒指示德軍統帥部,為必要時佔領挪威擬定一份全面的作戰計劃。為此,德軍最高統帥部專門成立了一個由陸海空三軍各派出一名代表組成的戰役準備工作參謀部,擬定了代號為“威瑟堡行動”的挪威戰役計劃。
1940年2月5日,英法在巴黎舉行最高軍事會議,決定以2個英國師和1個法國分遣隊組成這一支遠征軍,在挪威的納爾維克登陸,進而佔領瑞典北部的耶利瓦勒鐵礦。緊接著在2月16日發生的阿爾特馬克號事件,最後堅定了希特勒佔領挪威的決心。當天,1艘載有英國戰俘的德國軍艦“阿爾特馬克”號受到英國軍艦的追逐,逃到挪威水域避難,丘吉爾命令英艦闖入挪威水域,登上“阿爾特馬克”號,救出了戰俘。而當時有2艘挪威炮艇在場,沒有對英艦的入侵行為作出任何反應,只是事後挪威政府向英國提出了抗議。但希特勒認為挪威政府已甘當英國幫凶,這個抗議無非是為了欺騙他而故作姿態。隨後吉斯林向希特勒報告說,英艦的行動是英、挪事先擬定好的計劃,使希特勒更加深信不疑。於是他決心先下手為強,將挪威迅速佔領。他對德軍將領們說:“據報告說,英國準備在挪威登陸,我要趕在他們前面到達。英國佔領挪威會成為一個戰略上的轉折點,他們會乘機進入波羅的海,而我們在那裡既無軍隊,又無沿海防禦工事……敵人會向柏林進軍,打斷我們兩條戰線上的脊樑。”
1940年3月1日,希特勒發出實施“威瑟堡演習”的正式絕密指令:要求德國三軍部隊做好佔領挪威的全面準備。同時佔領丹麥,作為必要的跳板和運輸線的保障。他在指令中強調指出“……保證我們在瑞典的鐵礦砂基地,並為我們的海軍和空軍提供進攻英國更為廣闊的出發線……以大膽行動和出奇制勝來彌補。“這次佔領,是和平佔領,目的就是要用武力保護北歐的中立,但是,任何反抗保護的行為,要用一切軍事手段加以擊潰”
德軍“威瑟堡演習”計劃,是以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的立體戰術,實施突然襲擊,從南到北在挪威的奧斯陸、克里斯蒂安桑、斯塔萬格、卑爾根、特隆赫姆、納爾維克6個主要港口登陸,第一階段奪取港口和機場,第二階段向內陸進攻,全部佔領挪威,並準備在第二階段對可能登陸的英法聯軍進行抗登陸和反擊作戰。為迅速實現戰役目的,德軍統帥部調集了海軍的全部力量,空軍的6個航空兵師和2個空降兵師,陸軍第21集團軍的5個步兵師,由曾在北歐作過戰的第21集團軍司令尼古拉斯·馮·法爾肯霍斯特上將任戰役總指揮。鑒於英法海軍力量幾乎是德國海軍的9倍,德軍統帥部特彆強調戰役發起的突然性,指出:“儘管敵人握有制海權,但如能充分發揮突然性,我軍是可以進入挪威的,認清這次戰役的重要性,將來水面兵力雖損失大半亦不應吝惜。”為了做到突然襲擊,德軍統帥部要求:隱蔽展開兵力,採取偽裝措施,散布假情報造成準備在英國登陸的假象。除戰役總指揮法爾肯霍斯特上將外,各級指揮員儘可能晚一些了解自己的任務,以防泄密。
然而,英法仍在從容不迫地談論他們的計劃,就好像德國根本不會相信他們的威脅和暗示,或者德國還蒙在鼓裡根本不知道他們的意圖一樣。1940年3月28日,英法在倫敦召開最高軍事會議,決定於1940年4月5日在挪威海域實施布雷行動,並以部隊在納爾維克、特隆赫姆、卑爾根、斯塔萬格登陸,同時在萊茵河空投水雷,以阻止德軍向西推進。但由於法國但心德國報復,反對在萊茵河佈雷。兩國在一番爭議后,將計劃推遲了3天,定在1940年4月8日實施。
1940年4月初,德軍準備工作基本就緒。登陸部隊和各種艦隻集結在威瑟河口,空軍也開始向德國北部各機場集中,並向英國的斯卡帕灣基地派出潛艇,1艘袖珍戰列艦率領一隻小型艦隊前出到了大西洋,擺出一副要進攻英國的架式。
1940年4月2日下午,希特勒在同德國空軍司令戈林、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和登陸作戰總指揮法爾肯霍斯特舉行了長時間的會議后,發布了一道正式指令,命令“威瑟堡演習”於1940年4月9日晨5時15分開始。
1940年4月6日夜,由1艘袖珍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7艘輕巡洋艦、14艘驅逐艦、28艘潛艇和若干輔助艦艇組成的德國登陸艦隊,搭載著首波登陸的1萬餘名士兵,在夜幕掩護下悄悄啟航,駛進了波羅的海。1940年4月7日下午1時25分,英國海軍部接到偵察機發來的報告:“發現強大的德國艦隊正向北移動,穿越斯卡格拉克海峽,向挪威海岸進發。”然而英國海軍部卻不相信這支德國艦隊是去挪威登陸的,懷疑其目標可能是英國。信心十足英國主力艦隊於下午7時30分從斯卡帕灣基地啟航,北上去攔截德國艦隊,在北海海面展開戰鬥隊形,搜索德艦,以求一戰而全殲德國艦隊。結果,龐大的英國艦隊一無所獲,未能在最有利的時機將警戒十分薄弱的德國登陸艦隊消滅在航渡中。德軍在毫髮未損的情況下,完成了最擔心的航渡。
德國已佔領哥本哈根
德軍地面部隊在大批飛機的支援下,侵入丹麥
9日5時50分,德軍在挪威沿岸的各主要港口實施登陸,同時出動800架作戰飛機和250架運輸機,從空中壓向挪威。挪威軍隊還沒充分動員,倉猝抵抗。在納爾維克,當10艘德國驅逐艦向迫近港灣時,港內2艘挪威古老的裝甲艦“艾得斯伏爾德”和“挪奇”號向德艦發出信號,要他們說明身份。德軍派人乘汽艇向挪艦招降,但挪艦表示堅決抵抗。德艦於是發起攻擊,2艘挪艦先後被魚雷擊沉,300名挪威水兵全部陣亡。到上午8時,納爾維克被德軍佔領。在特隆赫姆,守衛該港的挪威第5師師長遵從吉斯林的號令,未作任何抵抗便交出了這個良港。在挪威第二大港口卑爾根,海岸炮台向逼進的德艦開炮,重創德輕巡洋艦“葛尼斯堡”號和1艘輔助艦。但其它德艦上的士兵卻登陸,在午前佔領了該港。“葛尼斯堡”號當晚被英國轟炸機炸沉。西南海岸的斯塔萬格和附近的蘇拉機場也於中午落入了德軍之手,德軍由此獲得了在挪威的前線空軍基地,掌握了挪威南部和中部的制空權。南部海岸的克里斯蒂安桑海岸炮台兩次擊退了由德輕巡洋艦“卡爾斯盧合”號率領的德國艦隊的進攻。但這些炮台很快就被德國空軍炸毀,港口於下午3時左右陷落。但“卡爾斯盧合”號在當晚離開港口的時候,被英國潛艇用魚雷擊中,損傷嚴重,最終沉沒。
在挪威境內戰鬥的法國遠征軍
就在德軍登陸的同一天,即1940年4月9日午後,英國主力艦隊出現在卑爾根附近,德軍迅速出動大批轟炸機,炸沉英軍1艘驅逐艦,傷1艘戰列艦和2艘重巡洋艦。英國艦隊初戰受挫,撤到設得蘭群島地區。此後,由於德軍掌握了挪威南部和中部的制空權,英軍統帥部決定在挪威海南部水域只使用潛艇和飛機。當日晚24架英國轟炸機襲擊卑爾根,將已受重傷的德輕巡洋艦“葛尼斯堡”號炸沉。在挪威北部納爾維克,受飛機作戰半徑限制,德國艦隊和登陸部隊得不到空中支援,遭到英國飛機的嚴重打擊。1940年4月10日和1940年4月13日,英國出動大批轟炸機襲擊納爾維克,炸沉10艘德國驅逐艦。1940年4月14日和1940年4月16日,英法聯軍在挪威北部納爾維克和中部特隆赫姆附近登陸。中部登陸的英法聯軍於1940年4月19日向特隆赫姆發起進攻,但因得不到空中支援,在德國飛機的狂轟爛炸下遭到慘重損失,到1940年5月2日即退出挪威。在納爾維克的爭奪戰中,英法聯軍得到艦隊和空軍的支援,佔有巨大的優勢。然而,這一地區的德國登陸部隊雖得不到空中和海上的支援,對英法聯軍的阻擊戰卻進行得相當頑強,擊退了英法聯軍的多次進攻。戰鬥進行到1940年5月28日,德軍放棄納爾維克,沿鐵路向瑞典邊界退卻。1940年5月10日,德軍在西線發起大規模攻勢,1940年6月初法國已危在旦夕,英法自顧不暇,於1940年6月7日前從挪威撤出了自己的全部軍隊,挪威國王和政府也流亡倫敦,德軍於1940年6月10日佔領挪威全境。在德軍的保護下,吉斯林組成了傀儡政府。
在德國人心中,納爾維克港一役是英雄式的慘敗,他們還頒發了特殊勳章來紀念此事。德國海軍在納爾維克港與英國海軍的兩次戰鬥,惟一的好處是德軍在納爾維克港區域的地面部隊增員了。納爾維克戰區陸軍司令戰爭指揮負責者愛德華·迪特爾將軍把逾2000名倖存海軍收編起來,組成一支步兵旅。當時德軍的確亟需這批由海軍轉為陸軍的救兵,因為英、法、波三國聯軍與德軍在納爾維克酣戰,不讓這個戰略重鎮落人德國人手中。1940年5月27日,三國聯軍佔領納爾維克港,但迪特爾的軍隊仍然在四周山區緊緊包圍港口。三國聯軍意識到自己永遠守不住這個港日,於1940年6月8日撤離。德國陸軍又奪回港口控制權。
盟軍登陸奪回特隆赫姆港和其餘德軍登陸點的戰役,均因盟軍內部缺乏合作而失敗。英國皇家海軍甚至要從陡峭的挪威海岸把遠征軍逐個吊下來,然後用船把他們送回英國。
盟軍從挪威全線撤退,這對於德國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勝利,也給了雷德爾一個取得海上全勝的機會。雷德爾的姊妹戰列艦格奈澤瑙號和沙恩霍斯特號駛至納爾維克港以西的大西洋公海,巧遇英國光榮號航空母艦,其時英航空母艦隻有兩艘驅逐艦護航。這對德軍來說真是千載難逢的進攻機會。當時能見度很高,且光榮號航速極慢,艦上載著48架艦載機以及英國皇家空軍的幾架戰鬥機。
德艦在約16英里處開始發炮,炮彈落點非常準確。光榮號還未來得及使一架飛機起飛,德艦發來的炮彈已炸掉炮塔。炮彈威力非常巨大,把航空母艦的鋼鐵裝甲整塊撕開,德國艦隊司令威廉·馬歇爾稱之如“掀開蓋子一般”。在德艦的猛烈火炮攻擊下(沙恩霍斯特號發了212枚炮彈),英國的航空母艦及其驅逐艦很快就沉沒了。德艦也在戰事中受傷,英國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沙恩霍斯特號船尾;幾天後,在附近游大的一艘英國潛艇發射魚雷,擊穿了格奈澤瑞號的船頭。為此,兩艘德艦在隨後的數周內不得不返回干船塢修理。
挪威戰役
總的來說,德國在侵挪一戰中取得了較大的戰績,但是海軍因此損失慘重——3艘巡洋艦、10艘驅逐艦、4艘U型潛艇以及其他船隻,但雷德爾和希特勒都認為值得。憑藉此役,納粹德國不僅保有了至關重要的鐵礦石運輸線,鞏固了德國北側的防守,還獲得了眾多的重要戰略據點,德國可利用這些基地對英國海軍發動連串攻擊。
挪威戰役的結局是德國在北歐地區奪取了重要的戰略基地。德軍佔領挪威並進至瑞典邊界,使中立的瑞典內外政策發生急劇變化。該國統治集團在對外政策方面開始轉向德國,允許德國經該國領土向納爾維克地區和芬蘭北部運送軍隊和物資。西方大國試圖抗擊德軍侵佔挪威的一切努力均遭失敗,其爭奪斯堪的納維亞基地的戰略企圖也隨之落空。英國在聯盟戰爭中一向採用的依靠本土海軍和別國人力打仗的傳統戰略未獲成功。德軍順利結束了侵佔挪威和丹麥的戰役,其重要原因是;英法聯軍缺乏統一指揮,致使兩軍不能協同作戰,西方盟國蔑視挪軍統帥部,造成互不信任,各行其是,丹麥很快投降,挪軍抵抗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