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戰列艦的結果 展開
- 海軍艦種
- 《心靈終結3.0》海軍單位
戰列艦
海軍艦種
戰列艦(Battleship)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攻擊與厚重裝甲防護為主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是能執行遠洋作戰任務的大型水面軍艦。
戰列艦就是為了炮戰而生的,任何把戰列艦多功能化的決定都是不明智的。其自風帆時代誕生,1860年開始變革,在1870-1890年之間一度斷代,但是期間的實驗探討一直沒有中斷,由1890年開始復興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末期逐漸式微。戰列艦曾長期是各主要海權國家的主力艦種之一,作為各國海軍的主力艦。二戰結束以後戰列艦的戰略地位被航空母艦和戰略導彈核潛艇所取代。
風帆時期最大的戰列艦:西班牙聖三位一體號
經過英國、荷蘭等國的改造到了17世紀戰列艦真正的出現了。第一次英荷戰爭(1652-1654)期間發布的《海上作戰條令》明確的把縱隊定為海軍作戰時的標準隊形:“各分艦隊的所有戰艦都必須儘力與其分隊長保持一線隊列(單縱陣)前進……”這也是“戰列線”(line of the battleship)這一名稱的首次被使用。
17世紀70年代后,英國海軍按照以下標準對艦船進行分類:
納爾遜在特拉法加海戰中的旗艦:勝利號
二級軍艦,這級軍艦比一級軍艦略小。三層炮甲板,火炮90-98門,定員750人左右,排水量2000噸以上。它們的一個缺點——早期戰列艦共同的缺點——在暴風雨天氣,軍艦的下層炮甲板的炮門不能打開。
三級軍艦,這級軍艦分為幾種型號,二至三層炮甲板,火炮64-80門,定員490-720人左右,排水量1300-2000噸。這是英國海軍中數量最多的主力艦隻。特拉法爾加海戰時,英國海軍的175艘主力艦中就有117艘三級軍艦。
四級軍艦,這級軍艦有兩層炮甲板,火炮50-56門,定員350人左右,排水量1000噸以上。該級軍艦造價便宜(每艘26000英鎊),定員少(350人)。它們主要擔任海外巡航分艦隊的旗艦。
利薩海戰
海軍史上唯一一艘被鐵甲艦包圍而全身而退的木殼戰列艦凱撒號
從進攻方面,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哪艘戰艦適於執行撞擊;艦首的桅杆、雕像等結構會在多大程度上削減撞擊威力;撞擊前夕應達到的速度是怎樣的;撞擊角度以多少度為宜。
從防禦方面,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怎樣保護艦首建構;側舷炮要固定在什麼位置上才不會因撞擊震動而損壞並在撞擊后立即可用;撞擊會對引擎造成什麼影響,怎樣保護引擎;怎樣防止以撞擊震動、設備鬆脫掉落帶來的人員傷亡。
攻擊要素
1-適於撞擊的戰艦。利薩海戰中,奧匈帝國鐵甲艦大多剛剛建成,都裝備了撞角,都是適合撞擊的。鐵甲艦費迪南德·馬克西米連號位於奧地利陣型最前方,進行了4次撞擊,戰果顯著,己方只造成輕微進水。相比之下,另一艘不得已執行撞擊的木質蒸汽戰列艦凱撒號就要遜色不少,主要因素詳后。
2-艦首結構對撞擊的影響。奧匈帝國鐵甲艦為了便於撞擊,都取消了船首桅杆等設施,所以不存在這個問題。但蒸汽戰列艦凱撒號卻是桅杆結構比較健全的傳統式樣。其艦首柱和艦首桅杆對其撞擊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她在戰鬥中也損失了艦首柱和前桅。奧匈帝國軍官們認為,如果不是這些結構的阻礙,她至少可以撞沉2艘義大利小型鐵甲艦,而實際的結果是只用艦首結構剮蹭壞了敵人的上層建築。但考慮到她是一艘木質戰列艦,嚴重的撞擊也可能給自己帶來較大傷害。3-撞擊的速度。奧匈帝國海軍認為,引擎應當在戰艦撞擊的一刻停止運作(以防損害),而撞擊前的速度應當能保證本艦撞擊完成後能夠迅速倒車脫離。但足夠的速度還是應當保證的。在利薩海戰中,費迪南德·馬克西米連號的第一次撞擊,引擎停機過早,結果撞擊只給敵艦造成了有限的損害,損壞了一門炮,弄鬆了幾塊裝甲板。第二次撞擊,停機時的距離比第一次短得多,撕壞了敵人的側舷裝甲,但並不致命。第三次撞擊在離撞上非常近的時候才停機,一舉撞沉義大利國王號,然後全速倒車脫離。凱撒號因為被4艘小型鐵甲艦包圍,沒有空間提速衝撞,因此只能算是推撞到敵艦船舷上,沒有多大威力。
4-撞擊的角度。奧匈帝國海軍認為,撞擊的最佳角度是90度的正負15度內。(按:此點與後來的撞擊戰術有所不同。後期撞擊戰術偏好用撞角划口子,因此認為以30度為宜。這裡更近於字面含義上的撞擊。)撞擊的最佳地點是敵艦的鍋爐或引擎,因為即便不能一舉擊沉,也能通過震壞其管路導致其癱瘓,成為喪失機動力的活靶子。但是如果敵艦保持完好的操艦能力,幾乎不可能給人留下這麼好的撞擊機會。因此奧匈帝國海軍認為,應當採用佯攻戰術,先佯攻假目標,到合理位置上突然轉向沖向真目標,使其無法避退。費迪南德·馬克西米連號對義大利國王的那次致命撞擊的角度是85度,威力極大,一下就把對方撞沉了。而失敗的第一次撞擊只有50度,被認為使其威力削減了一半。
防禦要素
1-保護艦首結構。最重要的是舵要打直,撞擊時不能有方向變化,扭傷艦首和撞角。
2-保護火炮。撞擊前做好準備,固定在一定的角度上。
3-保護引擎。一定要及時停機。撞擊瞬間,本艦管路也可能受到震動,導致蒸汽進入氣缸。如果未經檢查貿然全速倒車,可能導致爆缸。
4-保護人員。船艙內堆的各種東西要牢固的放置好。零碎東西不要和人員雜處。撞擊前一定要下令人員放下手裡的雜活。
據一位與參加過利薩海戰的奧匈帝國軍官交流過的英國海軍軍官說,奧匈帝國鐵甲艦沒有任何一處裝甲板被擊穿。這恐怕就是撞擊戰術能在鐵甲艦時代早期大展威風的主要原因。
工業革命的成果在十九世紀最後50年迅速改變了海軍的面貌,蒸汽動力、金屬船體、裝甲和新式火炮這幾項 重要的進展幾乎是同時出現的,它們的結合產生了一種全新的武器——至少在外觀上是全新的。往複式蒸汽機代替了風帆和索具,桅杆則為了火炮控制、觀察和信號通信等工作的需要而保留下來;后裝彈線膛火炮取代了原先排列在兩舷的舊式火炮,新式火炮重量重但數量少,配備在艦甲板的中心線上的裝甲炮塔里;越來越厚的裝甲覆蓋了船身以抵禦新式火炮的攻擊;木製的船體已經無法負擔沉重的新裝備產生的應力,不得不用金屬建造整個船體。
北洋水師定遠級鐵甲艦(現代複製品)
三笠號戰列艦
在吸收了黃海海戰的經驗之後前無畏艦級誕生了。右圖為現存的前無畏艦三笠號。在1904年(明治37年)日俄戰爭中,三笠號戰列艦擔任日本聯合艦隊旗艦,是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大將座艦。位於橫須賀市的三笠公園以紀念艦形式保存。
英國“獵戶座”級戰列艦
無畏號
1906年2月下水的英國“無畏”號戰列艦。“無畏”號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戰列艦,它在許多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第一艘安裝蒸汽輪機的主力艦,航速達到了驚人的21節,而同時代的美國戰列艦“羅得島”號航速是19節;“無畏”號的武備是它最引人注目的特點,當時的戰列艦通常安裝安裝 4門12英寸口徑的火炮和各種中等口徑的火炮,“羅得島”號裝有4門12英寸口徑的火炮、8門8英寸口徑的和12門6英寸口徑的火炮,8艘與“無畏”號同時完工的英國“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分別裝了4門12英寸炮、四門9.2英寸炮和10門6英寸炮,而“無畏”號除了一些對付魚雷艇的小口徑速射炮以外,只裝備了10門12英寸主炮,完全沒有中等口徑的火炮,這樣“無畏”號的遠程大口徑火力比其他戰列艦強一倍半;火炮射擊指揮儀確保它的這些大口徑火炮在最大射程上仍有較高的命中率;最後,在費希爾勛爵的主持下,這艘艦用了不到一年就完工,而不是一般所用的4年,創下了主力艦的建造時間最短記錄。她的出現又一次顯示英國海軍在技術上遙遙領先,許多國家經過數十年努力建成的引以為自豪的戰列艦隊突然間都變成了古董。此後所有的海上強國都仿照“無畏”號建造自己的戰列艦,“無畏”號成為了現代戰列艦的 代名詞,所有這些後來建造的戰艦——總共有150艘之多——都被冠以“無畏艦”的稱呼(以前建造的則稱為“前無畏艦”)
1922年華盛頓會議期間,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和義大利五個海軍強國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噸位(35000噸)和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6英寸),並規定美、英、日、法、意五國海軍的主力艦(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噸位比例為10:10:6:3.5:3.5。1930年簽訂的《限制和削減海軍軍備條約》(倫敦海軍條約)對此進行了補充規定。戰列艦進入條約時代。
納爾遜級戰列艦
1936年12月31日,《華盛頓海軍條約》期滿作廢,各海軍強國重新開始戰列艦的建造工作-即“條約型戰列艦”或“后條約型戰列艦”。英國建造了五艘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並計劃建造獅級戰列艦。美國海軍建造了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四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並計劃建造蒙大拿級戰列艦。義大利海軍建造了四艘維內托級戰列艦,法國海軍建造了三艘黎塞留級戰列艦並計劃再建造1艘改型艦和四艘更強的阿爾薩斯級,德國海軍建造了兩艘俾斯麥級戰列艦,並開工了2艘H級艦(但沒有建成),日本海軍建成了兩艘大和級戰列艦,即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的“大和”號戰列艦和“武藏”號戰列艦,另有一艘信濃號中途改建為航母,計劃建造兩艘超大和型。
美國內華達級戰列艦
二戰後,戰列艦逐漸淡出歷史舞台,絕大多數戰列艦都退役並解體,有些則作為博物館保留下來。美國建造的最後4艘戰列艦,最新最好的“依阿華”級,則經過多次改裝,斷斷續續的服役了許多年,它們最後一次參戰是在1991年,“密蘇里”號和“威斯康星”號作為火力支援艦和巡航導彈發射平台參加了海灣戰爭。1992年3月31日,最後一艘戰列艦“密蘇里”號退出現役,整修后前往珍珠港,停放在珍珠港事件中被炸沉的“亞利桑那”號殘骸旁供人們參觀。
戰列艦的退出歷史舞台,主要也是因為航母、導彈、甚至是核子技術的出現,削弱了戰列艦的存在。
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實戰檢驗,許多國家均認為,戰列艦將是海戰第一利刃,特別是像在大西洋海域進行的日德蘭海戰,艦隊的航速和火炮的口徑成為殺傷對方、奪取海戰勝利的關鍵性因素。正是因此,戰列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盡風頭,人們對戰列艦的崇敬導致戰後各國大力建造此種船堅巨炮的“海上堡壘”。
倒是美國和日本兩個國家在造戰列艦的同時還把目光轉向了一種新型海戰兵器身上,這就是航空母艦。這就為此後在太平洋發生的幾場大規模海戰提供了物質基礎,同時也證明了美日兩國對新技術發展的敏感度遠遠超出了其他國家。當德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駛出船廠之際,美國和日本卻把一艘艘航空母艦送上了海洋。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戰列艦也是絕好的武器,但是它的空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完全讓航空母艦給佔了,它不得不退出戰爭舞台。當然,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美國的戰列艦“密蘇里”、“威斯康星”號也參戰了,但這時的戰列艦已是今昔比。它們發射的彈藥主要是巡航導彈。從攻擊方面看,隨著新型導彈和制導炮彈的出現,戰列艦上大口徑火炮原有的優勢已不復存在。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武裝衝突中,承擔摧毀敵方關鍵性目標任務的將不再是巨型戰艦的大口徑火炮,它們的位置將被海軍裝備的驅逐艦和護衛艦所取代。而且戰列艦儘管噸位大、火力強、裝甲厚,但它存在目標大、易遭攻擊、防空反潛能力較差等不足,因而極易成為對方導彈攻擊的活靶子。
信息化戰爭時期,戰列艦已經不在海上游弋,它的工作已經由那些更先進更具毀滅性的艦種接手,然而戰列艦的概念卻還在主宰著人們的思想、指導著國家的政策,那就是尋求對海洋的控制。
1980年代,美國對4艘已退役的“依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改裝,加裝各種新型雷達,導彈,防空,電子對抗和指揮控制通信系統,重新編入現役,分別部署於太平洋和大西洋,獨立進行海上作戰,支援登陸和攻擊岸上目標等任務-即擔任“武庫艦”的職責。
在1991年1月的海灣戰爭中,美軍曾使用其中的“密蘇里”號和“威斯康星”號戰列艦對伊拉克目標進行炮擊和發射巡航導彈。但在此後的1993年,美國的4艘戰列艦又再次退出現役,“戰列艦”這一級別也正式從美國海軍現役艦船分類中撤消。
憑藉威力巨大的艦炮、堅固厚重的鋼甲和強勁的動力,戰列艦一度橫行世界海洋,是海洋強國維持海上霸權的武力象徵。然而隨著艦載航空技術的日益成熟,航母上搭載的艦載機不僅有高超的機動能力,可以進行大範圍偵察觀測,而且可以發動超遠程打擊,擁有強悍戰力卻技術落後的戰列艦終究逐漸走向沒落。1944年10月末,發生在蘇里高海峽的一場海戰成了世界海戰史上最後一次戰列艦之間的對決。
作戰背景
也許是為了洗雪當初倉皇撤離菲律賓之辱,1944年7月,美軍攻佔塞班島后,美國高層將下一步作戰目標選定為菲律賓。為此,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傾力出擊,其中第七艦隊包括6艘戰列艦、18艘護航航母、9艘巡洋艦、108艘驅逐艦以及眾多輕型艦艇,掩護400多艘登陸艦殺向菲律賓。1944年10月17日,美軍在菲律賓萊特島登陸。
戰列艦[海軍艦種]
對西村來說,這幾乎就是死亡任務。因為他手下最強的“扶桑”號和“山城”號是日本最早的“超無畏戰列艦”,雖然各裝備12門356毫米艦炮,火力不弱,但由於設計時強調火力,防護能力反被削弱,況且它們的艦齡已達30年,艦體老化,最高航速僅能達到24節,會嚴重拖累艦隊的行動速度。事實上,這2艘老艦平時只是用來訓練新兵而已。
作戰過程
扶桑號戰列艦
艦載機空襲
24日上午,美軍艦載機呼嘯而來。日軍戰列艦拚命對空發射三式彈(在炮彈中裝填480個充滿燃燒劑的小鐵管,殺傷半徑達152米),但只擊落1架美軍戰機,反而所有日艦皆受輕傷。此時,美國航母發現了日本主力艦隊,於是掉頭北上,西村艦隊和志摩艦隊僥倖逃過一劫,但其位置已被告知美軍第七艦隊。
當晚,39艘美軍魚雷艇以3艘為一組率先出動,艇上官兵用艇載簡易雷達細緻搜索海面,終於在22時36分發現西村艦隊。PT-131號艇冒著日艦炮火,一邊向敵艦發射魚雷,一邊向艦隊司令部發報,不僅拖延了西村艦隊的行進速度,還重創志摩艦隊的1艘輕巡洋艦。
次日凌晨,5艘美軍驅逐艦接踵而來,施放煙幕掩護后,趁日軍慌亂,連發47枚魚雷,之後以35節高速撤離。西村艦隊1艘驅逐艦中雷沉沒,至少2艘驅逐艦遭重創,“扶桑”號戰列艦躲避不及,右舷中雷,動力下降,電路被毀,中央炮塔彈藥庫被引爆,與艦隊失去聯絡。當落在後面的志摩艦隊到來時,卻看見兩個扶桑級戰列艦的沉沒(實為扶桑號斷成兩截造成的誤判)。
驅逐艦誘敵
25日3時30分,美軍戰列艦和巡洋艦的雷達發現日艦。此時美艦沿萊特島布陣,3艘巡洋艦在右,5艘巡洋艦在左,中間是6艘橫排的戰列艦(“西弗吉尼亞”號、“馬里蘭”號、“密西西比”號、“田納西”號、“加利福尼亞”號、“賓夕法尼亞”號),艦隊以15節速度緩慢航行,扼守蘇里高海峽北口。
3時35分,美軍9艘驅逐艦抵近誘敵。日軍“山城”號戰列艦和“最上”號重巡洋艦中計,只顧炮轟美軍驅逐艦,卻沒有發現自己正進入美軍巡洋艦的射程。3時51分,美軍8艘巡洋艦距離日艦14千米,眾多152毫米口徑艦炮開火。暗夜中,美巡洋艦射擊瞬間的耀眼火球如流星般閃現。日艦“以閃光為目標”,耗費了不少大口徑彈藥,但全無戰果。
戰列艦對決
山城號戰列艦
美軍巡洋艦發現日艦火力漸稀,當即主動抵近射擊。幾十門152毫米艦炮噴吐出的炮彈如同“機槍掃射”,以至於指揮官不得不命令放慢射擊速度。此時,1艘名為“本尼昂”的美軍驅逐艦也冒險向日本戰列艦突進,還鼓動其他驅逐艦抵近發動魚雷攻擊。日軍“最上”號重型巡洋艦為了躲避魚雷,被迫大動作轉彎,無暇開火,被美艦趁機利用雷達鎖定射擊,大口徑炮彈連續擊中,上層建築嚴重損毀,高級軍官幾乎全部陣亡。“最上”號被迫掉頭逃命。
西弗吉尼亞號戰列艦
航空兵追殺
趁美艦圍攻“山城”號,日軍“最上”號重型巡洋艦和“時雨”號驅逐艦悄然逃竄,不料卻迎面撞上了志摩艦隊,互撞受傷。之後,這些日艦一起南逃。幾小時后,遭受重創的“最上”號又遭到美軍魚雷艇和艦載機的追殺,不得不廢棄,被友艦發射魚雷擊沉。最終,西村艦隊只有“時雨”號逃脫,成了日軍著名的“祥瑞艦”。
作戰評價
田納西號戰列艦
大和號戰列艦
大和號建成時,搭載3座3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主炮,標準排水量65,000噸,試航排水量69,100噸,滿載排水量72,808噸,艦體全長263米,水線長256米,垂線長244米,艦寬38.9米,水線寬36.9米,型深18.915米,平均吃水(試航)10.4米,滿載平均吃水10.86米,航速27.46節。
歷史上該級艦艇計劃建造四艘,建成了兩艘。1934年日本以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為假想敵制定了新的國防方針。1936年日本退出倫敦海軍限制軍備的談判,日本海軍明確提出在西太平洋海上截擊假想敵美國海軍艦艇編隊的戰略。日本海軍在主力艦的數量方面無法同美國海軍抗衡,決心以單艦的威力來抵消對方在數量上的優勢。新型戰列艦的設計任務開始於1934年。
大和號戰列艦
因此,迷信大艦巨炮製勝論的日本海軍對它的期望值很大,認為憑藉像大和級戰列艦這樣的單艦威力就可馳騁太平洋,與美艦隊抗衡了。然而,在美航母58特混艦隊的打擊下,“大和”號幾乎無所作為。
1945年3月26日,美軍開始實施沖繩島登陸戰。日本企圖出動包括“大和”號在內的水面艦艇艦隊支援沖繩日軍的作戰。4月5日,軍令部正式下達了命令“大和”號自殺性出擊作戰的“天一號作戰”命令,1945年4月6日,以“大和”號為旗艦的第2艦隊10艘軍艦(還有1艘巡洋艦及8艘驅逐艦)在伊藤整一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從瀨戶內海西部的德山錨地起航。
大和號戰列艦在宿毛灣進行海試
幾乎與此同時,由於美機投下的一枚450公斤重的航空炸彈炸毀了“大和”號排水閥門,使該艦無法進行排水作業,艦長下令向右舷艙室對稱注水以恢復艦體平衡,航速降至18節。13時44分,左舷中部又被2條魚雷命中,使左傾增加到15-16度,這使該艦的大口徑高炮無法使用。14時01分,美機3顆航空炸彈擊中左舷中部。14時07分,一條魚雷還擊中右舷150號船肋。
14時12分,大和艦左舷中部和後部又被2條魚雷命中,艦體傾斜達16-18度。由於右舷注排水區已經注滿水,只能繼續往機械室、休息室和鍋爐艙里注水。
14時15分,大和艦左舷再中1雷,航速漸漸減至7節。艦長被迫發出了棄艦令。
14時23分,大和艦突然發生主炮彈藥庫大爆炸,葬身海底,全艦2498名官兵(連同司令部人員共有2767人)中僅有269人獲救(另有7名司令部人員獲救),其沉沒地點在日本九州島南西50海里,德之島西北200海里,東經128度04分,北緯30度43分。
美軍先後派出共436架次的飛機攻擊第二艦隊,以損失不到10架飛機的代價,擊沉了日本花費了4年時間和巨大人力物力修建的大和號。其中包括第一波的280多架次和第二波的150多架次。參與攻擊大和的艦載機一共有386架,其中戰鬥機180架、轟炸機75架、魚雷機131架的往複攻擊。前後兩波的攻擊時間是從中午12點23分開始,至下午14點20分“大和”號沉沒結束。大和總計中航空魚雷9~12枚,航空炸彈24枚。
“武藏”(近處)與“大和”(遠處)
新澤西號,此照攝於1969年
衣阿華裝備3座三聯裝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標準排水量44560噸,滿載排水量:55710噸(改裝前),57265噸(改裝后)。艦長:270.4米,艦寬:32.92米,吃水:10米,水線長:262.5米,航速:31節。
本級艦共完成建造4艘,是世界上最晚退役(1992年退役封存)的戰列艦,4艘同型艦仍保存至21世紀。由於依阿華級的繼承艦——蒙大拿級的取消建造,使得這一級戰列艦成為美國海軍的最後一級戰列艦。
威斯康星號上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
1938年5月,美國海軍確定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後續的4.5萬噸級新型高速戰列艦的設計方案——依阿華級的設計方案(依阿華 Iowa Class,因翻譯不同,又被譯做衣阿華、愛荷華、艾奧瓦)。美國海軍對之前建造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性能並不滿意,主要是排水量偏小,限制了性能的提高。在保持南達科他級防護水平的基礎上依阿華級戰列艦重點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機功率,依阿華級的動力裝置的主機功率是當時輸出功率最大的艦船動力裝置,設計航速高達33節,是歷史上主機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戰列艦。
1980年經現代化改裝后的密蘇里號
依阿華級戰列艦主炮齊射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
主炮3座三連裝16英寸45倍406mm口徑主炮(mk6),艦長:207.4米,艦寬:33米,滿載排水量:45,200噸,航速27.5節。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由於北卡羅來納級的裝甲僅僅能夠抵禦14英寸口徑炮彈的攻擊,顯得攻強守弱,因此該級艦在設計時被要求在噸位、火力不變的情況下加強防護力,因此儘可能的減輕一些不必要的重量,重點優化裝甲防護。南達科他級的設計方案被定為“1939式戰列艦”。南達科他級保持與北卡羅來納級相同的最大艦寬,減少艦體水線長度,以節省結構重量。精心設計了船型,採用球鼻型艦艏降低了阻力。提高主機功率以保持27節的航速。增加甲板裝甲厚度以及加大側舷裝甲帶的傾斜角度(傾斜角19度),提高裝甲區抗攻擊能力。將副炮的位置提高,改善射界。擁有單個煙囪是在外形上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最明顯的區別。南達科他級戰列艦被公認是攻防平衡的最強條約型戰列艦。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在太平洋戰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戰爭中多用做為航空母艦編隊護航和對岸火力支援使用,南達科他級被編入航空母艦編隊,利用其強大的防空火力網為快速航空母艦特混艦隊提供空中保護與支援兩棲作戰。相繼參加了進攻吉爾伯特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的戰役,萊特灣海戰,攻佔硫黃島和沖繩島的戰役以及對日本本土的炮擊作戰。
1942年10月,南達科他號戰列艦參加了在南太平洋海域的海戰,1942年11月14日南達科他號與華盛頓號戰列艦和日海軍霧島號戰列艦編隊遭遇,結果南達科他號雖損傷嚴重,但是艦體並沒有大的損壞,仍以20節的航速脫離戰場,大修62天,換掉一門主炮,防護能力經受住了考驗。
印第安納號服役后投入太平洋戰場。1944年1月,曾因與華盛頓號戰列艦相撞,右舷受損,修理了5個月。
馬薩諸塞號1942年11月參加了北非的登陸行動,炮擊停泊在卡薩布蘭卡的法國戰列艦JEAN BART(中文名 讓·巴金)號(未完工),使其喪失了戰鬥力。1943年2月開赴太平洋戰場。
亞拉巴馬號服役后先加入英國本土艦隊投入歐洲戰場。1943年8月開赴太平洋戰場。
戰後1947年該級艦開始陸續退役,編入預備役。1962年正式從海軍除名。南達科他號、印第安那號賣給船廠拆毀。馬薩諸塞號、亞拉巴馬號分別被馬薩諸塞州、亞拉巴馬州買下,作為紀念館保存起來。
維內托級戰列艦
本級艦排水量:標準排水量41,167噸(改進型41,650噸);滿載排水量45,752噸(改進型46,215噸),艦長237.7米(改進型240.7米),水線232.4米;艦寬32.9米;吃水9.6-10.4米,航速:31節。採用適航性較高的長艏樓、球鼻艏、巡洋艦艉構型,裝備三座三聯裝安莎爾多1934型381毫米口徑主炮(前二后一)、四座三聯裝152毫米副炮和十二座90毫米單管高炮。
裝甲為帶延伸結構的的盒型裝甲艙和普列賽防魚雷系統,裝甲防禦和水下防禦體系完全獨立,在設計上前衛且符合義大利海軍特點需求。
本級艦首批建造兩艘,1937年法意英關係緊張后義大利再決定追加兩艘改進型羅馬號和帝國號。1934年前兩艦開工,1940年竣工。1938年羅馬號開工,1942年竣工。四號艦帝國號1938年開工,最後未完工。前兩艦成軍服役不久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兩艦參與了馬塔潘角海戰、第一、二次錫爾特灣海戰等地中海戰事,戰爭末期義大利資源缺乏兩艦轉而留港充當防空平台,在戰爭中受到一定損傷后均存活到戰後拆解。
黎塞留級戰列艦
本級艦標準排水量35000噸,滿載排水量47600噸,艦長248米、艦寬33米,吃水10.7米,,航速:30節。裝備新型四聯裝1935年式45倍徑380毫米主炮塔兩座,並列布置於前甲板;后甲板分列三點式布制三座三聯裝152毫米高平炮,艦體兩舷布制六座雙聯裝100毫米口徑高射炮。艦首兩座四聯裝主炮雖然在數量上遜於維內托級戰列艦(3×三聯裝9門),但擁有比維內托級更為密集的火力輸出。
黎塞留級1號艦“黎塞留”號(黎塞留是法國中世紀著名的紅衣大主教)1935年10月22日在布雷斯特開工。在隨後的4年內,2號艦“讓·巴爾”號和3號艦“克萊蒙梭”號相繼開工。
法國計劃首批建造3艘黎塞留級戰列艦,隨後再建造3艘黎塞留級的改進型,預計到1940年代中期,整個造艦計劃完成時,法國將擁有8艘較新的戰列艦與義大利和德國海軍的同類戰艦對抗。與英國和美國的全球性海軍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法國海軍,因其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北非,因而主要任務就是奪取地中海以及東大西洋的制海權,保障殖民地與法國本土的海上聯繫。
因此,作為本土主力艦隊核心的黎塞留級戰列艦,它的作戰思想就是在地中海能與義大利主力艦或者英國地中海分艦隊決戰,同時能進行護航、破交和對陸火力支援、壓制任務。基於此,黎塞留級在設計上具有以下特點:具有高航速,但續航力不作過高要求;具有足以對付義大利新型戰列艦的主炮;具有較強的水平裝甲帶,還要增強對空防護能力。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此艦標準排水量:36600噸(1942年);滿載排水量:46700噸(1945年)。艦長222米;最大艦寬33米;平均吃水9.6米,最大吃水10.5米。最大航速:28節。裝備3座三聯裝406毫米/45倍徑主炮(mk6)。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海軍於1919-1921年曾計劃建造10艘戰列艦,但由於受華盛頓條約(1922年2月6日簽訂)的限制,又於1922年2月8日取消了其中7艘戰列艦的建造,結果只有3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建成服役。
1930年代中期,美國海軍考慮到其在亞洲和歐洲的潛在敵國日本和德國正在積極擴軍備戰,於是根據英、美、法三國簽訂的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在1937年開始建造2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於1939年7月至1942年2月始建4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又於1940年6月至1941年1月始建4艘依阿華級戰列艦。這三個級10艘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最後一代戰列艦,它們建成后相繼投入了戰爭。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1942年,“北卡羅來納”號與“華盛頓”號相繼加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1942年8月,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北卡羅來納”號成為當時為航空母艦護航的的一艘快速戰列艦。在這次戰鬥中有卓有成
效的表現,為美國海軍的快速戰列艦奠定了它們的主要任務:為航空母艦編隊提供對空掩護。1942年11月14日“華盛頓”號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海域的夜戰中,利用雷達的引導擊沉日本海軍“霧島”號戰列艦。1944年“華盛頓”號在一次碰撞事故中艦艏撞毀並更換了新艦艏。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北卡羅來納級兩艦參加了大部分重大戰鬥活動,主要為航空母艦提供掩護與支援兩棲登陸作戰,參加了進攻吉爾貝特群島、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關島、硫磺島、日本本土諸島的戰役。
英國皇家海軍在1937年陸續開工建造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后,就意識到其不足,主要表現在火力和航海性能上。英國海軍隨後設計了獅級戰列艦,但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獅級戰列艦於1940年10月停建。與此同時面對緊迫的戰爭局勢作為應急方案在時任海軍大臣丘吉爾的影響下,英國海軍採納安裝4座雙聯裝15英寸(380mm)口徑主炮炮塔(1924年勇敢級大型輕巡洋艦勇敢號、光榮號改裝成航空母艦的遺物)的方案。命名為前衛號戰列艦(HMS Vanguard 1944年)。
前衛號防護設計較“喬治五世”級有所改進,根據實戰經驗改進了艦體水密隔艙結構,因為重量補償的原因主裝甲帶減少了一英寸。針對喬治五世級航海性能不足的缺陷,在適航性方面的改進最成功,前衛號航海性能十分優良。前衛號重新設計了艦艏舷弧,艦艏干舷提高,增設防浪板,提高在惡劣海況下的航海性能,優化的艦型設計,艦體的長寬比適中,艦艉採用方形艉,提高了推進效率。前衛號裝備了比較完備的雷達火控系統,除對空、對海搜索雷達外,不僅主、副炮裝備了火控雷達,各種口徑的防空火炮也裝備了炮瞄雷達。前衛號戰列艦火力方面略顯不足,主炮口徑、威力、數量都偏小。
前衛號於1941年10月在約翰·布朗(Clydebank)船廠開工,是英國設計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艦。1944年11月下水,1946年完工服役,並一度作為皇室出訪的郵船,被當時有人諷刺為“最豪華的王室郵船”。1949年改為訓練艦,1954年退役。於1960年拆毀。成為英國皇家海軍最後一艘被拆毀的戰列艦。
戰列艦[海軍艦種]
1935年,“俾斯麥”級戰列艦設計工作開始。最初的設計指標是:標準排水量35000噸,艦長250米,寬38米,吃水10米,四座雙聯裝380毫米主炮,渦輪-電力裝置。最大航速30節,最大續航力8000海里/19節。
這是根據德國的實際情況決定的。當時連接波羅的海和北海的基爾運河規定對船隻的限制是:長度不得超過250米,寬不超過38米,吃水不超過10米。由於德國在一戰後,海外殖民地損失殆盡,戰艦在作戰時不像其他國家那樣可以依賴海外殖民地的基地補給,因此“俾斯麥”級必須有非常大的續航力,所以其設計續航力達8000海里,而且還是高速的19節戰鬥巡航。
戰列艦[海軍艦種]
俾斯麥級戰列艦首艦俾斯麥號曾用一發炮彈擊沉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
其設計遵守1936年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限制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不超過35000噸,主炮口徑不大於14英寸即356毫米)的規定,是典型的條約型戰列艦。
同級艦有喬治五世國王號(HMS King George V )、威爾士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約克公爵號(HMS Duke of York)、安森號(HMS Anson)、豪號(HMS Howe)等5艘。
喬治五世國王號服役后擔任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旗艦。威爾士親王號剛服役就參加了圍殲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戰鬥,后帶著戰傷運載首相丘吉爾出訪美國,簽訂了著名的《大西洋憲章》。1941年12月10日威爾士親王號在馬來亞海域被日軍飛機擊沉。
1943年12月26日在護航作戰中,約克公爵號擊毀了德國海軍戰艦“沙恩霍斯特”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加入了英國太平洋艦隊,參加進攻日本的作戰。
演習中從納爾遜號上看到的羅德尼號
納爾遜級戰列艦不再採用以往英國戰列艦常用的艏樓船型,改用平甲板船型。根據日德蘭海戰的經驗教訓著重提升裝甲防護水平,首次採用傾斜布置水線裝甲帶,是當時舷側水線裝甲最厚的戰艦,並且強化了水平防護裝甲,增加水密隔艙等間接防禦設施。
納爾遜號戰列艦受條約規定35000噸的限制,納爾遜級採用3座三聯裝主炮炮塔全部在艦橋之前,而動力機艙、副炮炮塔集中配置在艦體後部這種非常規的布局,基本設計思想基本與N3和G3計劃相同,都是盡量使需要裝甲防護的部位集中。
納爾遜級戰列艦開炮時的場面
長門級戰列艦
科羅拉多級戰列艦
1942年科羅拉多號、馬里蘭號拆除後部主桅並進行了現代化改裝,日本海軍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時擊沉的西弗吉尼亞號1943年打撈出水進行改裝,拆除前後主桅,艦體上層建築徹底重建。三艦在改裝中都改裝了防空火炮加強防空火力。
作為主力艦,戰列艦主要用於攻擊大型艦船,爭奪制海權並摧毀敵方的艦船。同時,依靠其重火力也可以作為炮台執行攻擊敵岸的重要目標或支援登陸作戰等任務。
艦體
作為艦隊核心的主力戰艦,戰列艦的艦體是同時期戰艦中噸位最大的,依靠其巨大的艦體,戰列艦擁有良好的適航性與優秀的抗沉能力。
武器
戰列艦的主要武器是各種類型的火炮,使用火炮對敵方目標進行打擊。
風帆時代的戰列艦有著複數火炮甲板,將大量前膛火炮排列在舷側,集中轟擊側向的敵人。為了降低艦船的重心以避免傾覆,擁有多層炮甲板的風帆戰列艦一般會將重型火炮放在下面,將輕型火炮放在上面。
隨著艦船設計逐漸成熟,戰列艦的武器也開始多樣化、專門化。
為了消滅敵人的主力艦,戰列艦裝備著數門大口徑主炮,這些火炮有裝在舷側的,也有裝在炮塔中的。其口徑通常在兩百毫米以上,發射動能穿甲彈、高爆彈等炮彈。可以有效的毀傷敵方艦船或地面設施等目標。
除了主炮以外,為了應對來襲的小型艦船,戰列艦一般還會裝備各種口徑的副炮組,這些副炮比主炮的數量更多,射速更快,也更加靈活,可以有效的反制魚雷艇等小型艦船的突襲。
在魚雷出現后,也有戰列艦裝備魚雷發射管的,不過隨著主力艦交戰距離的增長,戰列艦的魚雷發射管淪為雞肋,漸漸被放棄了。
在飛機出現 在戰場上后,為了應對愈發強大的空中威脅,戰列艦上也開始裝備防空武器,包括高射機槍、防空炮與對空火箭彈等。一些戰列艦甚至會裝備口徑上百毫米的重型高平兩用炮。
防護
為了保護要害不被敵方的攻擊輕易破壞,戰列艦普遍裝備著厚重的裝甲防護。隨著艦炮的發展,用於抵禦敵方艦炮的裝甲也變得愈發厚重,近代的一些戰列艦甚至會加裝上萬噸重的裝甲,最厚處超過半米。一般的戰列艦防禦最嚴密的位置是司令塔、彈藥庫、炮台與動力裝置,這些位置的防禦裝甲更加厚重,而次要部位,例如艦首艦尾或是上層建築的裝甲防禦就要薄弱很多。為了防禦魚雷,近代的戰列艦也會在水線上下加裝防雷鼓包與隔艙,依靠額外的空間削弱魚雷對艦體的破壞。
作為艦隊中絕對的主力戰艦,各國海軍一般都不會輕易動用戰列艦,而一旦動用戰列艦,就是準備進行主力決戰,要一戰定勝負了。
火力、機動、防護三者平衡是不現實的,加強一項必然要犧牲另一項的性能,而只要是稍有實戰經驗的設計者,都不會為了顧及速度而降低防護。
戰列艦[海軍艦種]
評價一艘戰列艦,首先要看兩層硬指標:
第一層:四項炮戰指標。即水平防護、垂直防護、水平穿深、垂直穿深;如果兩艘船二二分,那麼以垂直數據優先於水平數據,因為正常的海戰炮彈都是由上至下落下來的。
第二層:設計結構。包括防護布局、火力布局和船體結構。30年代以後的戰列艦,防護性不僅要看裝甲厚度,還要看其裝甲和其他防護零件如何布置;火力包括主炮布局,但主要還是看副炮以及防空火力布局;船體也很重要,有一個科學的外形不僅影響齊射穩定性、轉彎半徑、適航性、抗沉性等與炮戰息息相關的方面,對防護也有很大的影響。
以上兩層為硬指標,其他的參數,比如搜索能力、火控、防雷性、速度等等算軟指標。火控在現代可能算硬指標,但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火控的決定性作用不強,只能算軟指標。
只有在硬指標分不出勝負的時候才要看軟指標。戰列艦就是為了炮戰而生的,任何把戰列艦多功能化的決定都是不明智的,例:
①二戰初期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提出了“利用高速的大型水面艦艇襲擊英軍零散部隊和運輸隊”的思想,最後弄巧成拙。
②一戰之前英國設計的戰列巡洋艦,在日德蘭海戰初期貝蒂被希佩爾擊敗就足以證明這是個不明智的設計。二戰時,曾經號稱英國最大的戰列巡洋艦的胡德號則是最著名的例子。好在戰巡只有英國和德國造了很多,其他國家都及時收手了。
《泰晤士海事通訊》曾評論過《世界上最恐怖的13座海上炮台》,就是按照以上標準評價的。13在西方是不吉利的數字,但現代有不少人故意用此數字來顯示自己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