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偷襲珍珠港的結果 展開
偷襲珍珠港
歷史事件
偷襲珍珠港(英文:Attack on Pearl Harbor,日文:真珠灣攻撃)是指由二戰時期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國海軍偷襲美國,轟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戰艦和軍事目標。350餘架日本飛機對珍珠港海軍基地實施了兩波攻擊,投下穿甲炸彈,並向美國的戰列艦和巡洋艦發射魚雷。美軍毫無防備,他們在爆炸的巨響中醒來,倉促進行自衛。整場先發制人的襲擊在90分鐘內結束,彼時,日本炸沉了四艘戰列艦和兩艘驅逐艦,炸毀188架飛機,受損的建築、船隻和飛機則更多。攻擊中約有2400名美國人喪生;另有1250人受傷,這是對美國一個巨大的震駭。攻擊過後,日本正式向美國宣戰,次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講,他隨後簽署了對日本帝國的正式宣戰聲明。幾日之內,納粹德國與義大利向美國宣戰,而美國也迅即予以了宣戰回應。
1939年,日本擬定了兩個作戰取向,分別為“南下”“北上”兩個作戰計劃。日本起初看重蘇聯豐富的戰爭資源,擬定了入侵蘇聯,佔領西伯利亞。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計劃,向位於中蒙邊境海拉爾以南200公里的諾門罕地區的蘇蒙聯軍發動了大規模試探性戰略進攻。雙方動用了數十萬精銳部隊和先進軍事裝備,在雜草叢生、沙丘連綿起伏的荒原上進行了一場長達4個多月激烈的交鋒。日本由於軍事思想和戰術技術落後,遭到了自日俄戰爭以來首次最慘重的失敗。
“北上”吃了敗仗后,進攻蘇聯佔領西伯利亞的夢想化為泡影,就掉頭策劃“南下”,奪取更大的戰爭資源(石油)等,以便日後吞併世界儲備後繼資源。
南洋,當時有英國,荷蘭,美國的殖民地,這就給日本南下的計劃增加了困難。同時由於日美兩國奉行完全對立的東亞政策,日美在東亞必然發生利益碰撞。
1940年春夏南進論在日本有過兩次高漲。從1940年春夏南進論的初次高漲到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其間一年有半。日本遲遲不敢對美開戰,多次取消或推遲南進的預定時間主要原因是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打亂了日軍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多次推遲南進時間。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險一擲,炸掉美國珍珠港。
1940年希特勒策劃了對英國的“海獅行動”,要求日軍和德國同時對英作戰,日軍驅除了所有在華的英國僑民,奪取了英國在華利益。日軍的做法直接影響了英美兩國的利益。
日本從1941年中就開始向東南亞的擴張,引起了這個地區主要強國的不滿,為了給日軍一點警戒,美國凍結了對日的貿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沒有石油,日軍的戰爭機器就無法運轉,艦艇拋錨,等於無法繼續侵略,為了確保正常侵略,掠奪石油,日軍決定冒險一擲。
1941年12月7日,日軍成功實施了珍珠港突襲。
可就是日軍的這一場成功的突襲,讓日軍在二戰中更顯得銳氣十足。
加上日本的石油只能維持半年的時間,日本明白,要麼從中國撤兵,停止對外擴張,外交上向美國靠攏。要麼自組旗幟,南下奪取戰略資源,繼續加強對外侵略。南洋有美國,英國,荷蘭的殖民地,進軍南洋就等於向美英荷三國宣戰。
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樞紐,夏威夷東距美國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諸島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峽,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間,跨越太平洋南來北往的飛機,都以夏威夷為中續站。日本認為先在太平洋上奪取制空制海權就意味著南下的道路暢通無阻,必須先摧毀珍珠港,於是日本策劃了珍珠港突襲。
日本政府決定佔據東南亞的資源作為對禁運的回答。他們不能假設,假如他們開始行動了,美國會在一旁袖手旁觀?這是山本五十六考慮事前消滅美國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襲擊珍珠港的海軍基地的計劃是實現這個戰略目的中的一個戰術步驟。
日本資料顯示山本於1941年初開始考慮襲擊珍珠港。數月後,在做了一些預先考察后,他被批准開始準備這個行動。日本海軍內部有強烈的反對這樣一個行動的力量。山本威脅,假如這個行動被中止的話,他將引退。
1941年夏,在一次由日本天皇親自出席的御前會議上,這個行動正式被批准。11月,在另一次天皇親自出席的御前會議上,出兵太平洋的決定被批准。在11月的會議上還決定,只有在美國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情況下才放棄這次行動。
日本計劃的一部分是在襲擊前(而且必須在襲擊前)中止與美國的協商。到12月7日為止,日本駐華盛頓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與美國外交部進行很廣泛的討論,包括美國對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東南亞的反應。襲擊前日本大使從日本外交部獲得了一封很長的電報,並受令在襲擊前(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將它遞交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但大使人員未能及時解碼和列印這篇很長的國書。最後這篇宣戰書在襲擊后才遞交給美國。這個延遲增加了美國對這次襲擊的憤怒,它是羅斯福總統將這天稱為“一個無恥的日子”的主要原因。山本上將似乎同意這個觀點。在日美合拍的電影《虎!虎!虎!》中他被引用說:“我恐怕我們將一個沉睡的巨人喚醒了,現在他充滿了憤怒。”(這句話山本本人可能從未說過,即使如此他似乎的確如此感覺)。
實際上這篇國書在日本遞交美國前就已經被美國解碼了。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在讀過這篇國書後立刻向夏威夷發送了一張緊急警告,(可發送時沒帶'緊急"兩字。)但由於美軍內部傳送系統的混亂這篇電報不得不通過民用電信局來傳達。襲擊數小時后一個年輕的日裔美國郵遞員才將這張電報送到美軍司令部。
在1940年的一次春季演習中,當山本看到航空兵在訓練中取得理想成績時,對他的參謀長說:“訓練很成功,我想進攻夏威夷是可能的。”從這時候起,山本就著手設想珍珠港之戰了。他以東鄉平八郎的一舉成功的戰略思想為基礎,認為要與實力強大的美、英開戰而操勝券,必須突然襲擊,先發制人,開戰之初就使對方崩潰。偷襲珍珠港的大膽設想的出籠,正是山本戰略思想的必然產物。
襲擊珍珠港的目的是為了(至少暫時)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同時日本方面認為通過此次偷襲行動可以打擊美國軍民的士氣。襲擊珍珠港計劃的策劃者山本五十六本人認為一次成功的襲擊只能帶來一年左右的戰略優勢。
從1931年開始日本與中國交戰,日本於1932年佔領了東三省。從1941年1月日本開始計劃襲擊珍珠港以取得戰略優勢,經過一些海軍內部的討論和爭執后從年中開始日本海軍開始為這次行動進行嚴格的訓練。
日本在中國、東南亞的戰爭,遭到了美英中荷四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和經濟制裁。日本無法消滅和佔領美國,他需要通過局部戰爭的勝利,讓美國做出讓步。
11月26日,一支由六條航空母艦為主力的艦隊在日本海軍中將南雲忠一的指揮下離開日本開往珍珠港。途上艦隊保持徹底的電波靜默。除這六艘航空母艦外日本艦隊還包括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九艘驅逐艦和三艘潛艇。此外還有八艘油輪和兩艘驅逐艦隻開到北太平洋等候。
12月7日早晨,該艦隊的飛機轟炸了歐胡島上所有的美軍機場和許多在珍珠港內停泊的艦艇,包括那裡的戰列艦。地面上幾乎所有飛機被摧毀,只有少數飛機得以起飛和還擊。12艘戰列艦和其它艦船被擊沉或損壞。188架飛機被摧毀,155架飛機被破壞,2403名美國人喪亡。僅亞利桑那號戰列艦爆炸沉沒時就有上千人死亡。
這次戰鬥的第一炮和第一個犧牲者是美國一條驅逐艦對日本的一艘微型潛艇的攻擊。那艘微型潛艇被擊沉。日本一共出動了五艘微型潛艇,它們打算在空襲開始後對美國船隻施放魚雷,五艘船後來都被沉,其中只有四艘後來被找到。這五艘船上的十名水手中只有一人倖存,酒卷和男被俘,他是美國在二戰中的第一個俘虜。
日本參加這次襲擊的航空母艦是赤城號(旗艦)、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和瑞鶴號。這六艘航空母艦一共可以裝載441架飛機,其中包括戰鬥機、魚雷轟炸機、俯衝轟炸機和水平轟炸機,其中55架被毀。這些飛機分兩波攻擊。南雲中將決定放棄第三波攻擊而將主力撤回。
1號碼頭Cassin 和 Downes 號的殘骸。
6:00:距珍珠港370海里的航空母艦企業號從370海裡外派出18架偵察機飛往珍珠港。
6:10:南雲中將得到攻擊的命令後下令第一波起飛。日本艦隊此時位於歐胡島北220海里。
6:20:第一波的183架轟炸機和戰鬥機起飛飛向珍珠港。
6:30:一艘美國供給船在珍珠港外發現一艘潛艇。這個發現被傳遞給一艘美國沃德號驅逐艦,一架偵查機被遣往當地。
6:45:沃德號驅逐艦向潛艇發動攻擊。潛艇被擊沉。
6:53:沃德號驅逐艦報告攻擊潛艇。
7:02:位於歐胡島北部的一個雷達站在島被132海里處發現不明飛機。
7:10:雷達站向空防司令部報告發現不明飛機的消息。
7:15:攻擊潛艇的報告到達美軍司令部。與此同時167架第二波日本飛機起飛。
7:20:美軍空防司令部認為不明飛機是從大陸來的B-17轟炸機,他下令雷達站關閉。
7:40:第一波到達歐胡島北岸。
7:49:第一波指揮官下達攻擊令。
7:53:第一波指揮官向南雲發送“虎!虎!虎!”的消息報告偷襲成功。
7:55—8:25:由魚雷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進行的第一波攻擊。
7:58:美國海軍向所有船隻發出警告:“珍珠港受空襲,這不是演習!”
8:00:從美國大陸來的B-17轟炸機和從企業號起飛的偵察機同時到達珍珠港,但他們毫無準備,因此無法插手。
8:02:內華達號戰列艦開始對從右舷攻擊的飛機開火。兩架飛機被擊落。內華達號在尾部受一條魚雷。內華達號是唯一試圖逃出珍珠港的戰列艦,但它多次中彈後不得不在沙灘上擱淺以防止船沉沒。
8:08:KGMB電台中止其節目號召所有軍人回到他們的崗位上去。
8:10:亞利桑那號戰列艦前部彈藥庫中彈爆炸,亞利桑那號在9分鐘內沉沒,80%船員陣亡。
8:12:夏威夷最高指揮官沃爾特·肖特向整個太平洋艦隊和華盛頓報告:“與日本的戰鬥由一次向珍珠港的襲擊開始。”
8:17:美國驅逐艦海爾姆號是第一艘開始對珍珠港內潛艇攻擊的美國船隻。
8:26:檀香山的救火隊報告三人死亡和六人受傷(可能是被防空炮的子彈擊中)。
8:39:一架水上飛機在港內發現一艘潛艇和對它開火。
8:40—9:15:轟炸機的攻擊。
8:40:一艘美國驅逐艦與一艘日本潛艇相撞並開始投深水炸彈。潛艇受傷後上浮。一個地方電台報道日本空襲。
8:50:第二波攻擊指揮官下攻擊令。
8:54:第二波攻擊開始。54架轟炸機和78架俯衝轟炸機進行攻擊,36架戰鬥機保護制空權。
9:00:一艘荷蘭的遠洋輪是第一個參加戰爭的同盟者。
9:15—9:45:俯衝轟炸機進攻。
9:30:港外和島北的船隻受到攻擊。
從9:45開始:進攻減弱。
10:00:第一波飛機回到停在島北180海里的艦隊。
11:15:夏威夷總督在電台中宣布整個夏威夷領地進入戒嚴狀態。
11:46:有人報告日軍在歐胡島登陸。
12:10:美國偵察機飛向島北但未能發現任何敵機或敵艦。
12:40:夏威夷總督和美國總統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戰時法並建立軍政府統治。
13:00:日軍飛行隊隊長與南雲中將討論進行第三波攻擊的可能性。
13:30:南雲下令返航。
16:25:夏威夷總督簽署戰時法。
襲擊珍珠港的目的是為了(至少暫時)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山本五十六本人認為一次成功的襲擊只能帶來一年左右的戰略優越性。從1931年開始日本與中國交戰,此前日本佔領了滿洲。從1941年1月日本開始計劃襲擊珍珠港以取得戰略優勢,經過一些海軍內部的討論和爭執後從年中開始日本開始為這次行動做訓練。
日本計劃的一部分是在襲擊前(而且必須在襲擊前)中止與美國的協商。到12月7日為止,日本駐華盛頓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與美國外交部進行很廣泛的討論,包括美國對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東南亞的反應。襲擊前日本大使從日本外交部獲得了一封很長的電報,並受令在襲擊前(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將它遞交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但大使人員未能及時解碼和列印這篇很長的國書。最後這篇宣戰書在襲擊後才遞交給美國。這個延遲增加了美國對這次襲擊的憤怒,它是羅斯福總統將這天稱為“一個無恥的日子”的主要原因。山本上將似乎同意這個觀點。在日美合拍的電影虎!虎!虎!中他被引用說:“我恐怕我們將一個沉睡的巨人喚醒了,現在他充滿了憤怒。”這句話山本本人可能從未說過,即使如此他似乎的確如此感覺。
實際上這篇國書在日本遞交美國前就已經被美國解碼了。喬治·馬歇爾在讀過這篇國書後立刻向夏威夷發送了一張緊急警告,但由於美軍內部傳送系統的混亂這篇電報不得不通過民用電信局來傳達。在路上它失去了它的“緊急”標誌。襲擊數小時後一個年輕的日裔美國郵遞員將這張電報送到美軍司令部。
被擊沉的亞利桑那號戰列艦
他襲擊珍珠港的海軍基地的主意是實現這個戰略目的中的一個戰術步驟。日本資料顯示山本於1941年初開始考慮襲擊珍珠港。數月後,在做了一些預先考察後,他被批准開始準備這個行動。日本海軍內部有強烈的反對這樣一個行動的力量。山本威脅,假如這個行動被中止的話,他將引退。1941年夏,在一次由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這個行動正式被批准。11月,在另一次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出兵太平洋的決定被批准。在11月的會議上還決定,只有在美國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的情況下才放棄這次行動。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
總指揮: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
突擊編隊指揮官為南雲忠一海軍中將
空襲部隊:指揮官為南雲忠一海軍中將,包括“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瑞鶴號共六艘航母,任務就是出動艦載機攻擊停泊在珍珠港的美軍戰列艦和航母。
警戒部隊:指揮官為第一驅逐艦戰隊司令大森仙太郎海軍少將,編有“阿武隅”號輕巡洋艦和“谷風”號、“浦風”號、“濱風”號、“磯風”號、“不知火”號、“霞”號、“霰”號、“陽炎”號和“秋雲”號九艘驅逐艦,負責為空襲部隊和補給部隊提供警戒。南雲忠一(1887--1944日本海軍大將&
支援部隊:指揮官為第三戰隊司令三川軍一海軍中將,編有“比睿”號、“霧島”號兩艘戰列艦和“利根”號、“築摩”號兩艘重巡洋艦,負責為空襲部隊提供支援,主要是對付美軍的大型水面軍艦。
巡邏部隊:指揮官為第二潛艇大隊司令今和泉喜海軍大佐,由“伊—19”號、“伊—21”號和“伊—23”號三艘潛艇組成,在編隊航線前方航行,擔負偵察警戒。
中途島破襲部隊:指揮官為第七驅逐艦大隊司令小西要人海軍大佐,由“潮”號、“漣”號兩艘驅逐艦和“尻矢”號補給艦組成,任務是炮擊中途島牽制美軍。
補給部隊:由“極地”丸、“極東”丸、“健洋”丸、“國洋”丸、“神國”丸、“東邦”丸、“東榮”丸和“日本”丸等七艘油船組成,負責為編隊進行海上加油。
先遣編隊指揮官為第六艦隊司令清水光美海軍中將
第一潛艇部隊:指揮官為第一潛艇戰隊司令佐藤勉海軍少將,下轄“伊—9”號、“伊—15”號、“伊—17”號、和“伊—25”號四艘潛艇,在瓦胡島東北展開,攻擊美軍可能出動反擊的艦艇。
第二潛艇部隊:指揮官為第二潛艇戰隊司令山崎重暉海軍少將,下轄“伊—1”號、“伊—2”號、“伊—3”號、“伊—4”號、“伊—5”號、“伊—6”號和“伊—7”號七艘潛艇,在瓦胡島與考愛島、莫洛凱島之間的考愛海峽、卡伊威海峽展開,監視並伺機攻擊美軍。
第三潛艇部隊:指揮官為第三潛艇戰隊司令三輪茂義海軍少將,下轄“伊—8”號、“伊—68”號、“伊—69”號、“伊—70”號、“伊—71”號、“伊—72”號、“伊—73”號、“伊—74”號、“伊—75”號九艘潛艇,在瓦胡島以南海域展開,攻擊美軍可能出動反擊的艦艇。
特別攻擊部隊:指揮官為第三潛艇大隊司令佐佐木半九海軍大佐,
下轄“伊—16”號、“伊—18”號、“伊—20”號、“伊—22”號和“伊—24”號五艘潛艇,各攜帶一艘袖珍潛艇,在空襲前將袖珍潛艇放出,由袖珍潛艇自行潛入港內,必須在第一攻擊波開始后才能乘亂從水下發射魚雷進行攻擊。
要地偵察部隊:由兩艘潛艇組成,“伊—10”號偵察斐濟、薩摩亞群島,“伊—26”號偵察阿留申群島。
補給部隊:由“隱戶丸”、“東亞丸”、“新玉丸”、“第二天洋丸”、“日立丸”、“富士山丸”六艘油船組成,部署在本土和誇賈林群島,為先遣部隊的潛艇提供燃油補給。
珍珠港在任指揮官: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上將
珍珠港所有艦艇:3艘航母(企業號、列剋星敦號、薩拉托加號)、9艘戰列艦(賓夕法尼亞號、加利福尼亞號、馬里蘭號、俄克拉荷馬號、田納西號、西弗吉尼亞號、亞利桑納號、內華達號、科羅拉多號)
、20艘巡洋艦、69艘驅逐艦和27艘潛艇
珍珠港在泊艦艇:8艘戰列艦(賓夕法尼亞號、加利福尼亞號、馬里蘭號、俄克拉荷馬號、田納西號、西弗吉尼亞號、亞利桑納號、內華達號) 、3艘輕巡洋艦、3艘水上飛機供應艦、29艘驅逐艦。
珍珠港在塢艦艇: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3艘。
其中P40-Hellcat佔多數的402架。
2001年12月7日是日本偷襲珍珠港60周年紀念日。然而,偷襲行動的製造者,導致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造成數千美國人傷亡的日本國上下卻緘默不語,因為許多親歷那場戰爭的日本人仍堅持珍珠港事件是美國為了參加二戰故意製造的陰謀。珍珠港事件到底是不是陰謀?日本人為什麼堅持“陰謀論”呢?
日本人願意把珍珠港事件看成是美國的陰謀
在珍珠港事件60周年到來之際,日本上下一片沉默:沒有任何有關珍珠港事件的學術爭論,沒有任何政客表示準備到珍珠港參加盛大的紀念儀式,也沒有任何一家媒體的隻言片語提起珍珠港事件60周年……從來不會忘記廣島原子彈轟炸紀念日的日本國上下,似乎根本不知道還有珍珠港事件這碼事!
如此可怕的“日式”沉默有多層次的原因:當今的日本年輕人對那場奪走2390條美國人生命,幾乎摧毀整個美國太平洋艦隊,將美國直接推向二戰的恐怖偷襲一無所知;當年親歷那場戰爭的日本人大都已經作古;當年親歷那場戰爭、迄今仍活著的日本人寧願選擇“忘卻”……所有有關二戰的話題似乎成了日本社會說不得碰不得的禁忌。
比對珍珠港事件避而不談更甚的是,一些日本人始終堅持認為珍珠港事件完全是一樁特大的陰謀,他們堅信這樣一種說法:美國人為了參加二戰,故意引誘日本人發動珍珠港事件!美國《洞察》雜誌今年夏天刊出的一篇聳人聽聞的文章說,是潛伏在羅斯福總統身邊的蘇聯間諜故意製造了珍珠港事件,從而將美國拖入戰爭。這篇報道讓日本媒體欣喜若狂,似乎一下子就找到了珍珠港事件是陰謀,日本反而是受害者的依據!但是,兩名當年參加偷襲珍珠港行動的日軍飛行員以親身經歷證明,珍珠港事件不是陰謀,而確確實實是一場軍事偷襲。
當年參加過偷襲行動的山川新作幾年前就寫過一本有關珍珠港事件的書,並且不斷地到全國各地講述當年偷襲珍珠港的真相。新作17歲就開始接受作戰飛行員訓練,4年後,也就是1941年12月7日,新作駕駛著攜有一枚500磅炸彈的俯衝轟炸機出現在珍珠港上空。當年的情景歷歷在目:“那時的珍珠港真是美極了,屋頂有紅的、黃的和綠的。前面有風,多雲。第一輪轟炸機投下炸彈爆炸后形成的煙柱直衝雲霄。”新作開始搜尋他的攻擊目標。他原打算的第一攻擊目標已經中彈了,所以他朝下一個目標———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馬里蘭號”巡洋艦撲去,開始俯衝,迅速投下重磅炸彈。新作回憶他投下的重磅炸彈炸向美軍軍艦一剎那間的情景時說:“我是親眼看著炸彈撞上軍艦時的情景的。我投下的那枚重磅炸彈就像被軍艦吸進去一樣,整個過程就像是電影里的慢鏡頭,緊接著就是驚天動地的大爆炸和衝天而起的煙幕!我駕機飛向航母,向指揮官報告說:‘我擊中了一艘軍艦!’然後我們就返航了。”
“拒絕為侵略行徑道歉毀掉了日本人的自尊與榮譽”
1991年,珍珠港事件50周年前夕,山川新作和一些曾經參加過偷襲行動的日軍飛行員重返珍珠港,並且見到了一些在日軍狂轟濫炸中倖免於難的美軍官兵。
珍珠港事件50周年紀念日之際,安倍善二和日本政府代表團準備前往夏威夷參加紀念儀式。但不知為什麼,日本政府在最後一刻鐘突然取消了活動計劃。安倍善二決定自己走一趟。在珍珠港,他目睹了被他炸沉后沒入水中的“亞利桑那號”巡洋艦。龐大的艦體殘骸直到今天還在不停地向水面冒著油花,並且仍是1102名隨艦遇難官兵們的水下墳墓。安倍善二感慨地說:“直到目睹了‘亞利桑那號’的殘骸,我才知道美國人為什麼出奇地憤怒,為什麼如此無法相信日本人。當我在現場看到水底下不斷冒出的氣泡時,我想到了死去的美國官兵,想到了不宣戰的偷襲。此時此刻,我的心就像是要被揪出了胸膛一般!”
安倍善二希望自己的良心能得到寬恕,於是就開始聯絡當年在珍珠港事件中的倖存者,和他們一起向長眠海底的美軍官兵敬獻花圈。2001年12月7日,安倍善二將再度遠赴珍珠港,參加60周年紀念活動,並且作為特邀嘉賓發言。安倍善二早就想好他應該怎麼說了:“當年,珍珠港確實是被摧毀了,在戰略意義上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但在政治上,不宣而戰,並且戰後拒絕道歉,卻毀掉了日本人的自尊與榮譽!”
第一,日軍錯誤地將航母定為攻擊目標。襲擊珍珠港的作戰計劃最先由日軍飛行員源田實制定,由於他堅持攻擊的重點是美軍航母,於是在制定方案時,將90架轟炸機擔當首次攻擊主力。411架魚雷攻擊機兵分兩路分別攻擊航母和戰列艦的錨地。首次攻擊的關鍵是達成突然性,在這之後,美軍防空火力必將開始反應。第二波攻擊將於一小時后發起,任務是伺機炸沉航母。但是,源田實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美國航母根本不在港內。
第二,臨時調整作戰方案導致亂套。攻擊艦隊出發前夜,源田實發現他們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所有計劃都指著對手坐以待斃。如果美國人有防備,怎麼辦?艦隊離港后,源田實悄悄召集了一個背著長官的秘密會議。大家商議的結果是:由源田實到現場機動處理。這一最後時刻的重大調整引起不小的混亂——所有軍官、高層參謀都不在場,現場拍板只是3個中級校佐。這導致突襲從開始就亂了套。
第三,毫無目標一通亂炸。按照預定計劃,戰列艦的魚雷攻擊機分兩隊進攻。兩隊進攻間隔500米。可實際上,港內早亂成一團;攻擊機隊的動作嚴重變形,兩隊實際間隔1600米。后隊看不見前隊,僚機找不到編隊長機。日軍在一番轟炸之後,真正炸沉的只有三艘戰列艦,如此一來,日軍總體命中率是31%。
第四,日本人將襲擊時間定在了周日的早上。每周這一天,美軍十有八九的人都不在船艙里,而是在夏威夷的各處度周日,否則的話,美軍損失將會非常慘重。
第五,日本人只炸了船艦而沒炸船塢。如果船塢被炸毀的話,美軍僅存的船艦將無處停泊,大量毀傷的船艦也無處修復。
第六,日本沒有炸掉珍珠港5英里以外山上的油料。在當時的情況下,哪怕一架日軍戰機飛到那裡,就可以將它們炸得一滴不剩。倘若如此,美軍所有的船艦和飛機都將變成動彈不得的一堆廢鐵。
美國海軍儲存在珍珠港有450萬噸重油。如果珍珠港的工廠設施和重油全毀了又會怎樣?用尼米茨的話來回答吧:“把攻擊目標集中在艦艇上的日本海軍,完全無視了機械工廠,對於修理設施也沒有出手,對港灣內儲藏的450萬噸重油也視而未見。考慮到美國對歐洲作出的承諾,這些長時間積累而儲存起來的重油是無可替代的,沒有了這些燃料,美國艦隊在幾個月里將不可能從珍珠港開始發動任何作戰行動。”實際上尼米茲的話還是很輕描淡寫的。如果南雲忠一轟炸了儲油罐引發了火災,燃燒起來的450萬噸重油之火將是任何消防手段也無法撲滅的。不需要別的,就這場火就能徹底燒毀珍珠港,燒掉它作為一個軍港而繼續存在的可能性,要重建這個軍港,即使是土建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的美國,沒有幾年是不可能的。沒有了前進基地的美國海軍就只能後撤3500公里回到加利福尼亞的聖迭戈去,從那兒再出發來打仗就沒有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海軍所享有的那種自由了。
其中第五、第六點也有不同說法。
首先在當時情況下,由於第一波攻擊結束以後飛機回收慢,有相當飛機在第二波返回時還沒有回收完畢,這種情況下日本第三波攻擊力量不足,加上需要清空甲板先回收攻擊部隊,對攻擊部隊進行補給,再發動攻擊需要6個小時以上時間,這樣在第三波攻擊結束時將會是晚上,而當時晚上回收飛機難度很大,會造成巨大損失,這是日本承擔不起的。同時日本擔心一直會被未發現的美國航母或者美國潛艇發現,遭到攻擊,所以急於撤退。
其次,在第二波攻擊開始以後,由於美國已經有了準備,日本損失的飛機數量開始急劇上升,戰鬥損失加上降落以後報廢和機械故障,此時已經有50多架飛機不能使用,繼續攻擊珍珠港的防禦勢必更加嚴密,南雲擔心飛行員損失太大。
最後,根據二戰中的轟炸經驗,要摧毀船塢等設備即使連續轟炸幾周都未必奏效,試圖通過一次攻擊摧毀珍珠港的船塢和修理設備顯然是不可能的。而油庫雖然比較容易摧毀,但是日本對於後勤一向不怎麼重視,所以偵察時並未觀察珍珠港油料儲備情況,因此並不了解油庫分佈情況。攻擊部隊也可能以為發現的油庫是假目標。而且美國有大量油船,即使日軍攻擊成功,也可以通過從本土抽調油船的方式來為艦隊提供補給。所以對於美軍影響不會很大。
就其戰略目的而言,對珍珠港的襲擊從短期和中期的角度來看是一次輝煌的勝利,它的結果遠遠超過了它的計劃者最遠的設想,在整個戰爭史上,這樣的成果也是很罕見的。在此後的六個月中,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無足輕重。沒有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威脅,日本對其它列強在東南亞的力量可以徹底忽略,此後它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勢力一直擴張到印度洋。
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珍珠港對日本來說是一個徹底的災難。事實上,計劃珍珠港的山本上將本人預言即使對美國海軍的襲擊成功,它不會,也不能贏得一場對美國的戰爭,因為美國的生產力實在太高了。日本的主目標之一是美國的三艘航空母艦,但當時沒有一艘在港內:企業號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剋星頓號數日前剛剛開出,薩拉托加號正在聖地亞哥維修。世界各地的海軍和其他觀察家都認為,將美國大多數戰列艦創傷作廢是這個戰役的最大的成果。沒有了這些戰列艦,美國海軍只有依靠它的航空母艦和潛艇,實際上當時美國海軍只有這些艦船了,而這些艦船也是抵抗和後來反擊日本的主要力量。後來證明將戰列艦摧毀的作用遠比預想的要小得多。
最重要的可能是珍珠港事件立刻將一個本來意見不齊的國家動員起來了。它將美國團結起來,一起要戰勝日本,它可能也是後來盟軍要求無條件投降的原因。有些歷史學家認為,不論當時日本只是擊中了修理蓬還是擊中了航空母艦,對珍珠港的襲擊本身就已經決定了日本戰敗的命運。
美國為紀念珍珠港戰役的失敗,將1941年12月7日定為國恥日。
大量描繪二戰太平洋戰場作品提及和描述此次戰役。
如文學作品:《東方大諜》
電影:《虎!虎!虎!》(1970)《珍珠港》(2001)
電子遊戲:《榮譽勳章》
救援船隻在打撈被擊沉的奧格拉拉號
從軍事史的角度來看,對珍珠港的襲擊標誌著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為海軍主力的轉折點。但世界海軍強國對這一點一直到後來珊瑚島戰役和中途島戰役後才明白過來。
本次軍事偷襲曾被拍成電影《虎虎虎》和《珍珠港》。
美國著名地緣政治學家威廉。恩道爾在他的著作《霸權背後,美國全方位主導戰略》中認為珍珠港事件是美國的陰謀。在該著作中他對此事件描述如下:
早在11月26日(1941年)襲擊發生前兩周,羅斯福就親自收到了英國首相丘吉爾珍珠港即將遭遇襲擊的緊急警告。羅斯福的反應是遣散了珍珠港艦隊的空中防禦,以確保日本偷襲取得成功。丘吉爾11月26日致羅斯福的信函,是兩人通信中唯一以“國家安全”為理由仍未解密的文件。
對珍珠港的災難性襲擊造就了羅斯福夢寐以求的開戰理由。這是一場創造新美帝國的戰爭。
(1)對珍珠港事件的評價不盡相同,一說是日本的巨大勝利,一說是襲擊珍珠港只是為美國處理掉了一些過時艦隻並激起了其鬥志。
(2)美國關於珍珠港最大的疑問就是誰應對珍珠港事件負責。儘管太平洋艦隊總司令金梅爾被撤職,但還是有很多的質疑集中在羅斯福總統身上。
(3)對於珍珠港事件是否可以避免以及戰爭的最終原因,這是最難以回答的一個問題。歷史學家認為發生了的就是必然的,因為從日本這輛戰車逐漸偏離軌道以來,和山姆相撞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4)另一典型的爭論是對“偷襲”和“奇襲”的爭論。日本送最後通諜的時間比攻擊時間晚了40分鐘,最後日本又戰敗,偷襲之名是絕對洗不清的。但“偷襲”和“奇襲”實際也只是同一意義的一貶一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