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祠堂遺址

董仲舒祠堂遺址

徠“董仲舒祠堂遺址”位於棗強縣王常鄉后舊縣村村西,始於明代,對於我們研究和探討董仲舒儒學文化和明代祠堂建築風格等提供了重要依據。

情況介紹


董仲舒,棗強人,西漢經學家、哲學家、教育家。他對《春秋》領悟深透。在繼承發展傳統儒學 基礎上。創立了新儒學。漢武帝採納他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確立儒學為國家政治學說。從此開兩千年封建社會奉儒學為正統思想之先河,歷代封建帝王稱他為“闡道醇儒”,世人稱“董二聖”。
他的主要著作《春秋繁露》、《春秋決事比》、《春秋決疑》、《舉賢良對策》等。現董仲舒祠堂遺址上,保存有董仲舒保護室一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董仲舒石像,置於內。保護室東西8米,南北6米,佔地面積為48平方米。遺址,東西長151米,南北150米,佔地面積為22600平方米。

建築形式


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韓安甫及妻姚氏施財重修祠宇,明三暗五。匾額“闡道醇儒”,門兩側木雕對聯“才貫天人共仰廷陳三策,文兼敦化永傳學富五車”,綠瓦蓋頂,飾有脊獸,飛檐翼張,雕樑畫棟。木雕閣內奉董仲舒石像。院落幽深,蒼松參天,東西廊廡各二間,石碑一通。昂首怒目。歇山大門,門楣董子祠,門內一影壁,四周高牆圍繞,祠前有一角亭,內立三策碑,左右一古井一池塘,正前方有長方平台,寓意屬筆對策。歷經風雨滄桑,天災兵禍,民貧無力修善而傾圮。

歷史沿革


隋開皇二年(583年)復遷縣治所於此。歷時五百餘載,其前稱董府庄。
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重修“董氏宗祠”,此石刻門楣及其清代道光年間拓片尚存。
金代天會四年(1126年),洪水沒城,蕩然無存。
民國十五年(1926年)蒙古經商者宮振嶺先生籌資又予重修。祠於1956年拆除。
1987年省文物局出資在董仲舒祠堂遺址上重建董仲舒保護室一間,置石像於內。
1998年,村民捐資挖土築台,栽松育桐,修善祠堂。
2009年,遺址香爐被盜,同年3月,石像慘遭斬首。

歷史價值


此遺址陸續出土過石臼石磨盤、底座,及殘碑、陶製品殘片和古建築構件等文物,經初步勘探,地下房基眾多。對考證董仲舒當時在當地及周邊地區的影響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近徠年來,到董仲舒故鄉舊縣董子祠尋根祭祖的人日益增多,有當地老百姓,有外省市的學者、記者,也有海外董子後裔,如日本、新加坡、香港、台灣人士,對提高棗強及衡水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度有著重要的意義。據此,2007年4月16日,棗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進一步加強保護,深入研究董仲舒及其學說,使此文物遺址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特審報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