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谷堆

老谷堆

原在阜陽市七星橋東二十餘米處老潤河南岸拉鞭溝旁有一個大土谷堆,名老谷堆,東西長150米,南北寬80米。據當地老年人介紹,此谷堆原有5米多高,上有一座古廟和一眼古井。人們常在此燒香求神,解放后仍如此,屢禁不止。歷經滄桑,谷堆上的廟、井早不存在。

位置


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田集鎮

傳說


關於老谷堆的來歷,傳說有四
一說是黃巢墓。傳說唐朝起義軍領袖黃巢帶領大隊人馬路過田集,在田集潤河邊七星橋處休息,其寶劍突然緩緩出鞘,黃巢大驚(據說黃巢的佩劍一出鞘必殺人),他暗想部隊在此休息,劍為何出鞘呢?遂問:“此地何名?”鄉民答:“此乃周文王降香之處的七星聖地。”黃巢聽后大呼曰:“我命休矣,這是我殺人過多,天不容也!”有“黃巢殺人七千萬,再劫難逃”之傳說。當即持劍自刎。他的將士每人手捧一捧泥土,將他埋葬於拉鞭溝旁,形成了一個大土堆,故此為黃巢墓流傳至今。
二說是黃巢衣冠冢,黃巢率義軍經田集,貧民黃宣呼冤,謂其父無辜被富豪毆斃,巢聞此虯髯怒張,在此安營下寨,盡擒當地害民元兇。后黃宣棄家從戎,轉戰四載,兵敗泰山狼虎谷,巢自刎,宣攜其衣冠歸里,密埋於橋側之河灘,而後眾知此為巢之冠冢,爭為培土,如巍巍如阜然,當地人民因感其恩,常酹酒以祭。
三說是關索墓。傳說三國時,西蜀五虎上將之首關雲長死於麥城后,其三子關索為報父仇,帶兵伐吳,一個勁地斯殺,參將問他:“少君侯,你將殺到何時為止?”索答:“我將殺到七星落地!”。數日後,殺到七星橋頭,索問:“此地屬誰?”土人答:“屬魏”。索揮軍上橋后,又問:“此橋何名?”土人答:“七星橋。”話罷,一支冷箭穿透索心,倒於橋上。士卒每人兜一包土,葬索於橋東潤河南岸拉鞭溝旁,遂成一谷堆。谷堆東側有一溝,名拉鞭溝,系索拉鞭而成。
四說是花關索墓。說是唐光啟元年(公元885年),黃巢起義軍佔領焦陽(今之阜南的焦坡),唐僖宗發大兵圍剿起義軍,李克用手下青年將領花關索首先孤軍突出,殺入起義軍大營,被起義軍擊敗。他帶隊自焦陽沿潤河南岸向西敗退,至七星橋東拉鞭溝旁,自感無法向主帥交待,拔劍自刎而死。士卒掘土葬花關索於拉鞭溝旁,遂成一谷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