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霓”,未收錄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中,屬於生僻字,普通話讀音為ní,最早見於秦朝小篆時代,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霓”字,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為“屈虹,青赤。或白色,陰氣也。從雨兒聲。五雞切”。“霓”的基本含義為虹的一種,亦稱“副虹”。

在日常使用中,“霓”常做名詞,表示彩雲、雲霞,如霓衣、霓旌。

字源演變


“霓”,最初見於秦朝小篆,從雨,表示霓出現在雨後,楷書體和簡化版的“存”都從篆書演變而來,其字源演變圖如下:
“霓”的字源演變圖
“霓”的字源演變圖
霓的字源演變
霓的字源演變

詳細釋義


拼音詞性釋義英譯例詞例句
名詞副虹secondary rainbow霓為衣兮風為馬。——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彩雲;雲霞rosy clouds霓旄,霓飲
借指天空,高空sky羽旄掃霓,雲旗拂天。——班固·《東都賦》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五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音倪。【說文】屈虹靑赤。或白色隂氣也。從雨兒聲。【玉篇】雲色似龍也。【埤雅】雄曰虹,雌曰霓。舊說,虹常雙見,鮮盛者雄,其闇者雌也。一曰赤白色謂之虹,靑白色謂之霓。爾雅釋天曰:霓爲挈貳,貳蓋言二。淮南子說山訓曰:天二氣則成虹是也。【孟子】若大旱之望雲霓也。【集韻】通作蜺。
又【爾雅·釋天】疾雷爲霆霓。【注】雷之急擊者謂霹靂。
又【廣韻】五計切【集韻】硏計切,音詣。義同。【張衡·東京賦】龍輅充廷,雲旗沸霓。夏正三朝,庭燎晢晢。
又【廣韻】五結切【集韻】倪結切,音齧。義同。【釋名】霓,齧也。其體斷絕,見於非時,此災氣也。傷害於物,如有所食齧也。【南史·王筠傳】沉約制郊居賦,示筠草,筠讀至雌霓連蜷,約撫掌欣忭曰:僕常恐人呼爲霓。○按雌霓之霓,五的反。雲霓之霓,五兮反。學林曰:范蜀公召試學士院,用彩霓作平聲。考試者以范爲失韻,當時學士爲之憤鬱。司馬光曰:約賦但取聲律便美,非霓不可讀爲平聲也。
又【張衡·西京賦】直墆霓以高居。【注】墆霓,高貌。
又【集韻】【韻會】倪歷切,音鶂。【集韻】雌霓。 【集韻】本作蜺。或作蛪。

說文解字

屈虹,青赤。或白色,陰氣也。從雨兒聲。五雞切
說文解字注
屈虹靑赤或白色,或字陸德明作也一曰三字,非也。韻會白下無色字,是也。屈當作詘。許書雲詰詘者,謂詘曲。屈非其義。許意詘曲之虹多靑赤,或有白色者,皆謂之霓。釋天曰:螮蝀,虹也。霓爲挈貳。郭云:雙出色鮮盛者爲雄,曰虹。闇者爲雌,曰霓。據此,似靑赤爲虹,白色爲霓。然析言有分,渾言不別。故趙注孟子曰:霓,虹也。虹見則雨。楚辭有白霓。氣也。從雨。霓爲陰氣,將雨之兆。故從雨。一從蟲作蜺,猶虹從蟲也。兒聲。五雞切。十六部。如淳五結切。郭朴五擊切。沉約郊居賦:雌蜺連蜷,深恐人讀爲平聲。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
中國台灣
中國台灣
中國香港
中國香港
日本
日本
韓國
韓國
參考資料

書寫演變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參考資料

書法欣賞

楷書-王鐸-《擬山園帖》
楷書-王鐸-《擬山園帖》
行書-米芾-《離騷經》
行書-米芾-《離騷經》
草書-懷素-《聖母帖》
草書-懷素-《聖母帖》
隸書-文徵明-《上林賦》
隸書-文徵明-《上林賦》
參考資料

音韻彙集


音韻集成

字形韻書聲調韻目字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次濁五稽切/五結切/五系切ŋiɛi
次濁五計切/五結切/音倪ŋiɛi
次濁五結切/五計切/音倪ŋiɛt
集韻次濁研奚切ŋ••iɛi
次清研計切ŋiɛi
次濁倪結切ŋiɛt
次濁倪歷切ŋiɛk
韻略研奚切
倪歷切
增韻研奚切
倪結切
倪歷切
中原陽平齊微全清i
中州平聲齊微盈雞切
洪武次濁研奚切ȵi
次濁魚列切ŋiet
次濁宜戟切ŋiək
參考資料

中古音系

時代聲韻系統名稱韻部聲調聲母韻母
南北朝宋北魏前期iəi
南北朝北魏後期北齊iəi
南北朝齊梁陳北周隋iæi
隋唐擬音/高本漢系統ŋiei
隋唐擬音/王力系統ŋiei
隋唐擬音/董同龢系統ŋiɛi
隋唐擬音/周法高系統ŋiɛi
隋唐擬音/李方桂系統ngiei
隋唐擬音/陳新雄系統ŋiei
參考資料

方言彙集

客家話:[海陸豐腔]ri2ngi2[台灣四縣腔]ji2ngi2[梅縣腔]ngi2j2[客英字典]ji2ngi2[客語拼音字彙]ngi2[寶安腔]ji2ngi2粵語:ngai4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霓裳、虹霓、霓帔、霆霓、雌霓、素霓、霓幬、霓騎、橫霓、霓旆

相關成語

氣吐虹霓、雲霓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