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命海拔
絕命海拔
《絕命海拔》是由英國沃克泰托影片公司、環球影業聯合出品,由冰島導演巴塔薩·科馬庫執導,傑森·克拉克、喬什·布洛林、傑克·吉倫哈爾領銜主演災難冒險片。
該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喬恩·克拉考爾所著的《進入空氣稀薄地帶》,故事源自於1996年的真實事件,講述了由羅布·霍爾和史考特·費雪帶隊的兩支探險隊攀登珠峰的故事。
影片於2015年9月25日以2D、3D和IMAX 3D形式在美國上映。2015年11月3日以2D,3D,IMAX 3D和中國巨幕全制式在中國大陸上映。
![絕命海拔劇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a/m7a0a6cc35043155bdc142d34d27b8430.jpg)
絕命海拔劇照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傑森·克拉克 | 羅布·霍爾 | 配音 張欣 |
喬什·布洛林 | 貝克·威瑟斯 | 配音 王肖兵 |
約翰·哈克斯 | 道格·漢森 | 配音 劉欽 |
羅賓·懷特 | Peach Weathers | 配音 丁薇 |
艾米麗·沃森 | 海倫·威爾頓 | 配音 黃鶯 |
邁克爾·凱利 | Jon Krakauer | 配音 孟祥龍 |
凱拉·奈特莉 | Jan Hall | 配音 詹佳 |
薩姆·沃辛頓 | Guy Cotter | 配音 曹真 |
馬丁·亨德森 | Andy Harris | 配音 劉聖博 |
伊麗莎白·德比齊 | Caroline Mackenzie | 配音 張琦 |
伊格瓦·艾格特·西格羅森 | 安納托里·布克立夫 | 配音 程玉珠 |
傑克·吉倫哈爾 | 史考特·費雪 | 配音 海帆 |
托馬斯·M·賴特 | Mike Groom | 配音 樊俊航 |
馬克·德爾文 | 路·卡西施科 | 配音 拜躍 |
克里夫·斯丹頓 | Ed Viesturs | |
凡妮莎·柯比 | Sandy Hill Pittman | |
湯姆·古德曼-希爾 | Neal Beidleman | |
Nancy Baldwin | Janie | |
Micah A. Hauptman | David Breashears | |
Demetri Goritsas | Stuart Hutchison | |
Chike Chan | Makalu Gau | |
森尚子 | Yasuko Namba | |
George Taylor | David Schensted (uncredited) | |
艾米·辛德勒 | Charlotte Fox | |
夏洛特·波弗因 | Lene Gammelgaard | |
米婭·高斯 | Meg Weathers | |
保羅·布萊克威爾 | Airport Passenger (uncredited) | |
Todd Boyce | Frank Fischbeck | |
Kumud Pant | Taiwan Sherpa (uncredited) | |
Marco Flammer | Airport Passenger (uncredited) |
製作人 | Brandt Andersen、Nicky Kentish Barnes、蒂姆·貝萬、Liza Chasin、蘭道爾·艾米特、艾里克·費爾納、布萊恩·奧利佛、托馬斯·圖爾 |
導演 | 巴塔薩·科馬庫 |
副導演(助理) | Matthew Penry-Davey、Charlie Reed、Clare Awdry |
編劇 | 威廉姆·尼克爾森、西蒙·比尤弗伊、Justin Isbell、Lem Dobbs、Mark Medoff |
攝影 | 薩爾瓦托雷·托迪諾 |
剪輯 | Mick Audsley |
配音導演 | 張欣 |
藝術指導 | Gary Freeman |
美術設計 | Tom Still、Alessandro Santucci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 絕命海拔劇照 | 羅布·霍爾 演員 傑森·克拉克 配音 張欣 羅布·霍爾是世界著名登山家,帶領的小隊成員艱難地在雪地中前行,巨大風暴給大本營的隊員造成極大困擾,而身處山頂的隊員幾乎無力抵抗。由於別的隊員登山速度緩慢,給整個團隊帶來了災難性的麻煩。已懷孕的妻子也成為羅布·霍爾在遭遇雪災后求生的最大動力。 |
![]() 絕命海拔劇照 | 貝克·威瑟斯 演員 喬什·布洛林 配音 王肖兵 貝克·威瑟斯是一名醫生,準備挑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在攀爬懸崖的過程中受到雪崩的紛擾,而險些墜落懸崖。在一隊人順利登頂之後,災難不幸降臨。 |
![]() 絕命海拔劇照 | 史考特·費舍爾 演員 傑克·吉倫哈爾 配音 海帆 史考特·費雪是一名是世界著名登山家,準備挑戰珠穆朗瑪峰為起點。對於這次冒險,探險隊員們充滿期待,但攀登過程卻相當艱苦、危險,超乎隊員所想,迎接他們的是一輪又一輪的風暴、雪崩、懸崖。 |
曲目 | 曲目 | 圖片信息 |
《The Call》 | 《Setting Off from Kathmandu》 | ![]() 絕命海拔劇照 |
《First Trek: Base Camp》 | 《Arriving at the Temple》 | |
《The Lowdown》 | 《A Close Shave》 | |
《Starting The Ascent》 | 《To Camp Four》 | |
《Someone Loves Us》 | 《Summit》 | |
《Time Runs Out》 | 《Lost》 | |
《Last Words》 | 《Beck Gets Up》 | 演唱:Dario Marianelli |
《Chopper Rescue》 | 《Epilogue》 | 發行時間:2015年9月18日 |
• 為了呈現真實的效果,劇組到達了珠峰海拔六千多米,已經超過了保險公司可以擔保的高度。
• 克里斯蒂安·貝爾原定出演主角Rob Hall,但為了拍攝《出埃及記:諸神與法老》而退出該片。這個角色後來由傑森·克拉克出演。
• 在貝爾退出之後,導演巴塔薩·科馬庫修改了劇本,讓Rob Hall原先第一主角的地位下降,戲份分配變得更加平均,變成了群戲結構。
![絕命海拔劇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7/m77e9f0af5a19524be8c46d957324ff44.jpg)
絕命海拔劇照
• 片中紀錄的96年山難曾是珠穆朗瑪峰地區發生的最嚴重的登山事故。然而就在影片在尼泊爾取景期間,2014年4月18日珠穆朗瑪峰的一場雪崩奪走了16名登山者的性命,死亡人數超過了96年山難。
• 導演科馬庫堅持不使用綠幕或特效來創建冰雪環境,而是把劇組搬到了尼泊爾的一座山峰上,在風雪中實打實地進行拍攝。
• 為了拍攝影片,演員喬什·布洛林克服自己的恐高症。在開拍前天天體驗登山。
• 在接近8000米海拔的地方嚴重失溫,在拍攝時演員們的臉和手、腳有時候都很會失去知覺。
影片場景
影片中一部分珠穆朗瑪峰的場景是在倫敦郊區的松林影視城中搭景拍攝的。而位於山腰的珠峰大本營則是由蓋瑞·弗里曼和他的團隊設計,在羅馬城西奈西塔影視城中進行搭建。另外一部分外景是在珠峰大約4750米的海拔位置,此外的取景地還包括義大利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大區的幾座山峰。
拍攝過程
![絕命海拔劇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2/m225f17a6632f212a24f4d2b0118c6720.jpg)
絕命海拔劇照
導演對於嚴寒天氣下的拍攝極為細心,而為了創建和在電影中展現更為真實的冰雪環境,選擇在珠穆朗瑪峰尼泊爾一側的高海拔山坡上取景,平均海拔5000米的極端拍攝環境給主創人員帶來了巨大的考驗。拍攝期間劇組曾遭遇惡劣天氣,布景與道具也遭到破壞。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美國 | 2015年9月25日 | 中國台灣 | 2015年9月25日 |
中國香港 | 2015年10月1日 | 埃及 | 2015年9月6日 |
菲律賓 | 2015年9月16日 | 澳大利亞 | 2015年9月17日 |
荷蘭 | 2015年9月17日 | 德國 | 2015月9月17日 |
阿根廷 | 2015年9月17日 | 匈牙利 | 2015年9月17日 |
丹麥 | 2015年9月17日 | 英國 | 2015年9月18日 |
加拿大 | 2015年9月18日 | 保加利亞 | 2015年9月18日 |
越南 | 2015年9月18日 | 西班牙 | 2015年9月18日 |
波蘭 | 2015年9月18日 | 柬埔寨 | 2015年9月22日 |
法國 | 2015年9月23日 | 韓國 | 2015年9月24日 |
俄羅斯 | 2015年9月24日 | 新加坡 | 2015年9月24日 |
瑞典 | 2015年9月25日 | 希臘 | 2015年10月1日 |
波多黎各 | 2015年10月14日 | 日本 | 2015年11月6日 |
時間 | 屆數 | 獎項 | 獲獎者 | 類型 |
2015年9月2日 | 第72屆威尼斯電影節 | 巴塔薩·科馬庫 | 提名 | |
2016年2月24日 | 第42屆美國土星獎 | 最佳動作、冒險電影 | 《絕命海拔》 | 提名 |
《絕命海拔》雖然3D效果一部,觀影時依然身臨其境。影片並不是賞心悅目的喜馬拉雅山雪地風光遊覽片,這是實打實的災難片。屏幕上的寒風一起,使人都心底瓦涼。在故事推進過程中,將登山者的心理變化展現得惟妙惟肖。同時,詳實地描述了攀登珠峰所有的前期後期準備,影片是對那一段重大山難事件歷史性反思。(深圳晚報評)![絕命海拔劇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a/m9a4ea84b8da9639a2f243098552f93d1.jpg)
![絕命海拔劇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a/m9a4ea84b8da9639a2f243098552f93d1.jpg)
絕命海拔劇照
影片就像珠穆朗瑪峰一樣高大、堅實、美麗、震撼人心,而且對角色和觀眾而言,該片都足夠殘酷,(《紐約每日新聞》評)。《絕命海拔》沒有《地心引力》那樣的持續性的驚喜,也沒有《瘋狂的麥克斯》那樣的視覺上的詩意,但它依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將故事和視覺奇觀無縫融合在了一起的佳作,(《indieWIRE》評)。
由於影片的主題殘酷,其中一些角色註定無法平安返回,因此可以用好萊塢的那一套術語呈現《絕命海拔》是一部災難片,(《好萊塢報道》評)。該片的屬性一半是IMAX版本的自然紀錄片,一半是好萊塢式的災難片。不過,影片依然給觀眾帶來了非常可信的攀登珠峰的身臨其境之感。(《The A.V. Club》評)。
《絕命海拔》原本是極具情感張力的戲,營救者面臨人性上的抉擇,被營救者面臨生還機會的爭奪,被拋棄者的絕望、無奈抑或憤恨都是打動觀眾的重點,鏡頭該推上去時卻沒推上去,一切都被輕描淡寫的略過了,鏡頭丟失了情感,場面變得乏善可陳,故事也就成了流水賬,進而演員的發揮空間受到限制,演技被壓抑,該克服的難題沒有被克服,《絕命海拔》長著一張大片的臉,卻有一副“爛片”的內里。(新浪娛樂評)
影片用80分鐘爬山,30分鐘暴風雪災難以及10分鐘營救,這種敘事的結構很有問題,整部兩小時的電影看不出任何起承轉合,三個段落都是平鋪直敘。也只是完全在復刻紀實而已,紀實沒有錯,但沒有重點、沒有鮮明人物形象的紀實,拍出來最多也就是一部攀登珠峰注意事項的安全指引視頻。影片有很多好萊塢演員,同時還有不少在業界頗受好評的演技派,但奇怪的是,看完整部電影,能讓人記住的角色沒有一個,甚至都分不清究竟哪位演員演哪個角色。(信息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