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蜂巢的結果 展開
蜂巢
福·格呂頓創作小說
福·格呂頓創作社區小說。《蜂巢》是作者的長篇處女作。成為2000年“今日圖書”的最佳作品。作品改編的劇本也大受歡迎。書封面顏色與其名稱相似,起名蜂巢。
《蜂巢》不說自明是一部抽象派的作品,一部簡單化了的作品,也就是一則善意的謊言,反正既然是小說就不會是精確無誤的科學。而最後結局往往是旁敲側擊的,令人心煩意亂或者困惑不解的。我也把《蜂巢》繪製成一塊黑斑,一次去黑暗的中心之旅,一部到一處香煙的煙霧騰騰、碳化物的毒霧迷漫的鬼蜮世界的旅遊札記,況且那個城裡住滿了嬌生慣養、陌生古怪、膽小怕事卻又精力充沛的人們。
《蜂巢》是由25個以小區居民為主人公的故事串連成篇的群體性小說。這些故事把小區居民的人生處事、喜怨哀樂描繪得細緻入微,其主題是發掘如今社會裡已成了稀罕物的人際情誼或者親情。
《唱支歌兒為我催眠吧》的故事講的是兒子出於孝心要去找一個冒名頂替的未婚妻來為彌留的老母送終。在經歷了尷尬的波折之後,終於讓老母得到臨終安慰;《蒲隆地公主》講的是一個肥妹與一個東歐移民的戀愛糾葛,最後真誠戰勝了心理障礙;《空房間里的太陽》講述一個剛孀居的新寡通過和亡夫“第二次蜜月旅行”擺脫了自己的抑鬱;《聖誕合家歡》頗有點像我們全家團聚過年一樣,老小三代歡度聖誕,其樂融融,卻掩蓋不住明顯的代溝;《泰恩河上的紐卡斯爾》講的是人們對一個已淪為酒鬼的抗德作戰中受傷的老戰士的同情和顧憐;《飛行生理失調》講述了一個在美國留學的女兒被電召回來照料病重母親的種種心態表現;《女王嘟喱》是全書的完篇,開頭的那個孝子終於找到了假冒的未婚妻,並且同她喜結良緣——這部十足現實主義的作品終以十足的浪漫主義的大團圓為結局。
《蜂巢》還透過居民小區這個微縮社會揭示出當前社會生活中的種種不良癖好,諸如放縱性愛和同性戀以及偷窺、沉溺於酗酒等。作者並沒有刻意獵奇或者名曰暴露實質渲染這些消極面,而是從故事情節的安排上自然產生出一種克己戒忌願望以及對真善美情趣和健康生活的嚮往,如《櫻桃姑娘》里走穴的男演員本想憑藉了自己的號召力來找個性伴侶發泄情慾,卻風流不成反而自取其辱。《肖恩·佩恩斯的慢四部》里的冶鍊廠經理仗勢欺人動不動就找職工家屬上床,結果遭到了意料不到的懲罰。《瞎了眼》里的那個嗜好偷窺的色狼到頭來被三個姑娘狠整了一頓。
25個故事沿襲了老派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所講的都是凡人瑣事,沒有挖空心思的怪誕不經,也沒有晦澀費解的冗長心理描寫,然而正是這樣一部情節平淡、語言簡樸、構思簡練、篇幅不長的作品卻有如醇香濃郁的美酒一般令人迷醉,讀者只要拿起來便放不下,曲徑通幽,峰迴路轉,念得正起勁,結局卻已奇峰兀起般聳在面前。一切都那麼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讓人拍案叫絕。其中奧秘全在於作者細膩入微的洞察力和匠心別具的構思才華。
挪威長篇小說《蜂巢》1999年出版后,立即在挪威本國掀起了一股石破天驚的狂瀾,目前這股波瀾迅速擴散到整個歐洲,已有德語等近十種歐洲語言的譯本,法語、英語譯本亦將在今明兩年問世(由石琴娥從新挪威語翻譯的中譯本《蜂巢》即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編者)。《蜂巢》不僅獲得了挪威國內重要文學大獎、北歐理事會文學獎提名獎等多項大獎,並且還改編成為話劇上演,至今場場爆滿,氣氛之熾烈在觀眾頗為矜持的北歐各國劇場里實不多見。而《蜂巢》也因此被喻為當前挪威文學中一匹大爆冷門的黑馬。
爾布里根小區居民樓四單元
唱支歌兒為我催眠吧
蒲隆地公主
雨中都柏林穆
月亮同志
貝蒂和亨利
空房間里的太陽
穆爾布里根小區居民樓六單元
我時來運轉噦!
害人精
聖誕合家歡
警察夢
瞎了眼
夜窗
穆爾布里根小區居民樓八單元
頭面人物
肖恩·佩思的慢四步
偷情聖手——“費特休文”
火星來客
像一個普通人那樣走在路上
穆爾布里根小區居民樓十單元
把帽子拋向空中
流行歌曲
櫻桃姑娘
過氧化氫
泰恩河上的紐卡斯爾
飛行生理失調
穆爾布里根小區居民樓四單元一號
女王嘟喱
音樂參考目錄
譯後記
黑斑,白斑
你會不照著什麼樣子就畫出一張世界地圖嗎?恐怕不行,結果保準是彎曲變形、扭七歪八和混淆模糊的。丹麥看起來像是一隻腫脹了的大拇指。中國惹人注目地大大縮小了。愛爾蘭像是一隻橄欖球。那麼阿根廷到什麼地方去了呢? 按照記憶要畫出一張地圖來是非分之想。簡而言之就是無法精確。在你的腦海里確有一幅世界看起來是什麼模樣的畫面,然而你卻沒有這份能耐把它複製出來。須知繪製地圖乃是一門科學。專業的地圖繪製人員會有多種處理可供挑選,諸如抉擇平衡法、排除簡化法、抽象粗略法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沒有一張地圖不帶惡意的撒謊。如果我在挪威乘飛機從西往東而去的話,我往往願意坐在右側靠窗的座位上,飛機通常飛越福爾格冰川、瑟菲尤倫峽灣和哈當厄高原,最經常的是在奧達以北數千公尺的高空中飛過。在天高雲淡的晴朗日子裡,我可以從空中朝下俯視我的故鄉舊居。在短短几分鐘時間裡,從兩側的懸崖峭壁之間可以看見一個人口稠密的城市。還有那個煉鋅廠坐落其間的小小的半島。河流蜿蜒流過,把市中心一切為二。那個早已歇業的冶鍊廠至今仍佔地廣闊,從峽谷一直伸展到約盧。底下遠處就是我童年時的家。飛機決不會低飛到可以讓我看見那棟房子,不過那棟房子依然屹立在那裡。說不定我的老爸正坐著看報,一面聽著收音機。說不定我的老媽正站立在陽台上擺弄她的那些花草。我飛越奧達,心裡在構思著《蜂巢》這部小說。我已經完全記不清究竟什麼時候突發奇想,寫小說的念頭油然而生,但是有一天那個念頭鑽進了我的腦袋裡就此紮下根來。"我在這裡居住過,"那個念頭說,"我在這裡長大成人。"總會有那麼一天,我把它寫成一本十足開本的書籍印刷出版,有那麼一天把它改編成寬銀幕電影。我早已著手在做準備。我早已在鍛煉自己的筆頭,持之以恆地在磨鍊著,寫呀寫呀,從不曾中途輟筆。寫小故事,寫特寫隨筆,寫小品短文。總有一天。我必定會讓坐落在瑟菲尤倫海峽灣縱深地段的這座工業城市,在的筆下,那裡就是我的故鄉。一個沒有指望的規劃,一項無法完成的任務,這是不消說的。但是有一天我竟豁然開竅,縱身投入到寫作之中。難道喬伊斯不曾描寫都柏林?難道羅伯特·穆西爾不曾描寫維也納,艾納斯托·薩巴托不曾寫布宜諾斯艾利斯?多斯·帕索斯不曾寫紐約?舍伍德·安德森不曾寫俄亥俄州的溫斯堡鎮?村上春樹寫東京卡納克④寫伊斯坦布爾? 總有人要動筆寫奧達的。這個人當仁不讓就是我。不過實情並非果真盡然如此,我一想到這些人物便不 免自慚形穢,氣餒得想要停下筆來。但是我仍然硬著頭皮筆耕不輟,因為那股慾念已經鑽進我的心坎里,那股想要為一個小城市畫一幀肖像畫的衝動:一幅奧達市的肖像畫。我曾經夢縈魂繞地在腦海里見到了一則又一則的小故事。我恨不得把這些軼事逸聞原原本本地饗給大家,完整無遺地塞進每個人的腦海,讓所有的人和我一起共享,奇怪、震驚、激動、精彩、奇妙、平凡、興奮、傷感,還有幸福。我灑上了一些調味作料使之更加情致橫生,樂趣平添,也就是增添了一兩個來訪者,臨時來的不速之客。一個黨的書記和一個新聞記者。不過仍然寫的是奧達本地風光,百分之百的奧達土腥味兒。希內⑤在一篇論文里寫到哪些地方應該在著述文獻中佔有一席之地,讓人一覽便知,了解那個地方的風土人情,而毋庸親身在那裡居 住過方才得以有此閱歷。總歸有人要動筆寫奧達的。那個人當仁不讓就是我。整整花費了我四年心血,我犯盡了所有的錯誤。起先我把所有的故事都安排在奧達的市政廳里。我心頭有個先入之見,以為市政廳乃是古往今來所有歷史階段的輪轂中心。可是卻行不通。殊不知市政廳在一晝夜之內忙閑是有周期性間歇的。於是我只得把所有的故事重新打包裝箱,搬遷到了穆爾布里根居民區,搬進了奧達市中心地帶的一棟用磚瓦砌就的居民住宅屋裡。我本當打算把我的故事編排貫穿於穆爾布里根居民區建造以來的所有時空來演義成書,一氣呵成地從一九一五年寫到我們的當代,大致是一部上百個年頭的編年史,著述奧達從農業社會演化成工業社會,從旅遊景點衍變成社會民主黨的據點,那也行不通。我對三十年代的奧達市的生活知曉多少?對五十年代又熟諳幾許? 我只得轉過筆頭來寫我自己的時代,寫在奧達市穆爾布里根居民區的一年,一年又幾個小時。在二十四個房間里,每個故事發生在一個房間里。我一下子豁然開朗了,思想頓時從種種束縛中解放出來。我可以把一切盡興地安排在這一間房間里:氣味、響聲、狂歡、流行歌曲、電視里的狂笑、吵架口角。所有的城市的喧嘩與騷動彙集成了一曲嚶嚶嗡嗡的蜂巢之歌。足足花費了我四年心血,我心痴神迷,恍若酩酊大醉得不省人事,彷彿在我的頭顱上鑿了一個洞穴,我腦袋裡所有的想法全都一股腦兒流淌殆盡,連一星半點都沒有剩下。奧達,我的小城,我的小城呵! 在康拉德的長篇小說《黑暗的中心》里,主人公馬 洛曾說起自己的童年:"當我看到那上邊有一塊白斑特別 吸引人的時候,我會伸出手指撳住它說:等我長大了就旅行到那裡去。" 馬洛是一個夢想家,一個冒險家。時至今日,所有的地方在地圖冊上都已經有了,你還可以順著地名登記表按圖索驥來找到它。你可以到身邊最近的旅行社去訂一趟到那裡去的往返行程。地理髮現的文獻典籍和遊記之類的旅遊見聞錄層出不窮,不憚其煩地供人瀏覽查閱。一切都已被發現殆盡。一切都已經結束完成。一切都已經畫了下來。惟一缺少的是有待於灌入那份令人抑鬱的傷感。我們已經把全世界所有的地方統統找到了。我們已經把城市名稱和距離都分類系統化了。我們已經畫出了地形輪廓圖和世界疆域圖。在我的地圖冊上奧達的坐標編號為CI一6,也就是說最早繪製出來的那一批。在詞典里可以查到: "霍達蘭郡所屬的行政區,位於哈當厄地區最東南角,郡府所在地。面積一千六百四十八平方公里,地勢陡峭,為山脈高原地帶。工業占經濟的主導地位。其地域大體上為古老的兩個人口稠密區奧達和蒂瑟達爾峽谷。" 不過地圖和詞典已經把這個地名刪削壓縮得體無完膚,看不到它的真面目了。都柏林倒是有一張地圖,可是雨中都柏林在哪裡呢?難道在詞典上能查得到偷情聖手 --費特休文嗎?難道有秋日艷陽下的社區嗎?有醉鬼嗎?有發酒瘋的嗎?有街議巷談、流言蜚語嗎?那個朝著闃無聲息的夜晚窗戶伸手招呼的女人在哪裡?那個像是尋常路人一樣沿著街道踽踽獨行的紳士今又何在呢?
《蜂巢》是第一本描述奧達的長篇小說,破題兒第一遭別開生面地力求描繪出地圖上的一塊白斑。這本書不說自明是一部抽象派的作品,一部簡單化了的作品,也就是一則善意的謊言,反正既然是小說就不會是精確無誤的科學。而最後結局往往是旁敲側擊的,令人心煩意亂或者困惑不解的。我也把《蜂巢》繪製成一塊黑斑,一次去黑暗的中心之旅,一部到一處香煙的煙霧騰騰、碳化物的毒霧迷漫的鬼蜮世界的旅遊札記,況且那個城裡住滿了嬌生慣養、陌生古怪、膽小怕事卻又精力充沛的人們。不過回顧過去的話,我十分高興終於把滿腹心曲向人一吐為快,終於有人被羈留片刻瀏覽一遍這本書了,甚至遠在中國也有人看這本書。在飛機上我忽然又突發奇想,要一絲不苟地按照馬洛在《黑暗的中心》一書里所做的那樣:我發現有一塊白斑,看上去特別吸引人,於是便伸出指頭撳住它,想等我長大了就旅行到那裡去。但是我一心嚮往的卻並不是出門旅行,而只急著趕回家去不可。
福勞德·格呂頓(Frode Grytten,1960——) 居住在挪威第二大城市卑爾根,主要用新挪威語寫作。他除了創作外還在報紙當記者,多次榮獲挪威重要文學獎和文學提名獎,如“巴拉格獎”和“圖書館獎”等。格呂頓於1983年以詩歌步入文壇,從此發表了短篇小說集《像一隻夏天小鳥那樣跳舞,像一隻蜜蜂那樣叮蟄》(1986)和《更多的雨水》(1995)等。《蜂巢》是他寫作生涯上的最重大的突破。他的簡約含蓄的寫作風格同海明威十分相像,文體上的平淡精練也頗雷同。福·格呂頓同海明威一樣是新聞記者出身,長期從事新聞工作磨練成就了他筆下簡明精練的工夫底蘊。
如今,福勞德·格呂頓已成為當今挪威最重要和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