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亞銅

化合物

氯化亞銅(cuprous chloride),化學式CuCl。為白色立方結晶或白色粉末,微溶於水,溶於濃鹽酸和氨水生成絡合物,不溶於乙醇。用作催化劑、殺菌劑、媒染劑、脫色劑;冶金工業;在氣體分析中用於一氧化碳和乙炔的測定。

簡介


中文名稱:氯化亞銅
水中的氯化亞銅
水中的氯化亞銅
英文名稱:cuprous chloride
中文別名:氯化亞銅(高活性);一氯化銅;氯化亞銅(I)
英文別名 Copper(I) chloride
英文別名 cuprous chloride solution; Copperchloridelightgraypowder; Cuprous chloride; COPPER(I)CHLORIDE; Copperchlorideanhydrous; Copper(I) chloride solution; chlorocopper
德文名稱:Kupferchlorid
法文名稱:le chlorure cuivreux
用途:用作有機合成催化劑, 並用於顏料, 防腐等工業CAS號:7758-89-6
溶度積:1.72*10^-7 (25℃)
EINECS號 231-842-9
氯化亞銅的無定型粉末
氯化亞銅的無定型粉末
性狀:白色立方結晶或白色粉末(見右圖)。相對密度4.14。熔點430℃。沸點1490℃。微溶於水,水溶性:0.06 g/L (25℃),溶於氨水生成絡合物,溶於濃鹽酸生成HCuCl,亦可溶於硫代硫酸鈉溶液,NaCl溶液和KCl溶液生成相應配合物,不溶於乙醇。
露置於空氣中易被氧化為綠色的高價銅鹽,見光則分解,變成褐色。在乾燥空氣中穩定,受潮則易變藍到棕色。熔融時呈鐵灰色,露置空氣中迅速氧化成鹼式鹽,呈綠色。遇光變成褐色。在熱水中迅速水解生成氧化亞銅水合物而呈紅色,與強酸緩慢反應。CuCl的鹽酸溶液能吸收一氧化碳而生成複合物氯化羰基亞銅[CuCl(CO)2·2HO](有毒!),加熱時又可將一氧化碳放出,若有過量的CuCl存在,該溶液對CO的吸收幾乎是定量的,所以此反應在氣體分析中可用於測定混合氣體中CO的量。
CuCl是共價化合物,其熔體導電性差。測定其蒸氣的相對分子質量,證實它的分子式應是CuCl,通常將其化學式寫成CuCl
質量標準:化工行業標準 HG/T 2960-1979(1988)(註:已作廢,被HG/T 2960-2010代替)

術語


安全術語

S22Do not breathe dust.
切勿吸入粉塵。
S60This material and its container must be disposed of as hazardous waste.
該物質及其容器須作為危險性廢料處置。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釋放至環境中。參考特別說明/安全數據說明書。

風險術語

氯化亞銅
氯化亞銅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R50/53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對水生生物有極高毒性,可能對水體環境產生長期不良影響。

製備方法


向CuSO與NaCl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即可製得
製備過程中主要發生了以下三步反應
合成(配合反應):
CuSO(藍色)+4NaCl==Na[CuCl]+NaSO
還原:將SO通入上述溶液中
2Na[CuCl]+SO+2HO==CuCl↓+NaH[CuCl](茶褐色)+2NaCl+2HCl+NaHSO
沖稀分解:
NaH[CuCl]==NaCl+HCl+CuCl↓
另種方法:
2Cu +SO +2Cl +HO==2CuCl↓+SO +2H
將NaSO的水溶液逐滴加入CuCl的水溶液中,再加入少量濃鹽酸混勻,傾出清液,抽濾出沉澱,沉澱依次用36%的乙酸,無水乙醇,無水乙醚洗滌多次,得白色粉末固體,真空或者充氮氣保存

注意事項


對皮膚有強刺激性,粉塵使皮膚髮癢起泡,刺激眼睛流淚。生產操作人員要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具。生產設備要密閉,車間通風良好,下班后洗淋浴,注意保護皮膚、呼吸器官。
用內襯2隻塑料袋封口的鐵桶包裝,每桶凈重35kg或50kg。包裝上應有明顯的“有毒品”標誌。屬無機有毒品。應貯存在陰涼、通風、乾燥、避光的庫房內。容器必須密封,防止受潮。不得與食用物品和氧化劑共貯混運。運輸過程中要防雨淋和日晒。裝卸時要輕拿輕放,防止包裝破損而潮解。保存期三個月。失火時,可用水、砂土和各種滅火器撲救。

應用


用作有機機合成催化劑,並用於顏料,防腐等工業。
氯化亞銅(CuCl)含量:≥98%
高銅鹽(以CuCl計):≤2.0%
硫酸鹽(以SO計):≤0.3%
酸不溶物:≤0.3%
鐵(Fe):≤0.005%
銅絲空氣氧化法 銅灰鹽酸法 硫酸銅法
銅絲(Cu 99.5%) 0.700
銅灰(含Cu 100%計) 0.684
食鹽(NaCl 93%) 2.500 2.100 1.500
乙醇(CHOH 95%) 0.250 0.274 0.400
鹽酸(HCl 31%) 2.200 2.300
硫酸銅(CuSO·5HO 93%) 2.840
結晶亞硫酸鈉(NaSO·7HO 60%) 1.450
--------------------------------------------------------------------------
日本 硫酸銅法
硫酸銅(CuSO·5HO) 2.800
食鹽(NaCl 95%) 0.660
二氧化硫(SO) 0.360
密度: 3.53
熔點: 422
沸點: 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