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心理學

系統心理學

系統心理學,心理學中的完形、湧現和整體模式研究,起源於心理物理學和場論研究,最早形成的系統論體系與系統科學學科。

基本介紹


系統心理學(systems psychology, systematic psychology)
採用系統論與系統方法研究心理學的學科。最早在1958年Parry J.B.有關個性心理學的工業文述中出現“systems psychology”名詞,還1929年發表了Edward B. Titchener的系統心理學(systematic psychology)文稿。英國心理學家鐵欽納的最後一部著作是《系統心理學(Systematic Psychology)》,但因鐵欽納於1927年病逝而未能完成,後由他的學生H.P.韋爾德將他在1921-1922年間發表的論文集成完整的一卷,以《系統心理學:緒論》(1929)書名刊印出版,書中可以看出,鐵欽納熟悉胡塞爾的現象學。美國心理學家E.G.波林於1933年發表“Review of Association Theory To-day: An Essay in Systematic Psychology(系統心理學)”
系統思維最早出現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學,完形論探討了心理現象中的系統思維,也體現在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與結構主義理論中。蘇聯心理學家Φ.由洛莫夫在《心理學的方法論和理論問題》(1984)一書中,從心理學的方法論也提出了系統觀點問題,認為用系統的觀點研究心理現象的條件已經成熟。
1992-1995年中國曾邦哲在《結構論》及“論中西醫學人體結構模式”和“醫藥科學從實證到綜合發展”中提出實驗方法與系統方法最初從醫療化學與心身醫學中誕生,並最早形成實驗化學與系統心理學,還中西文化的交匯將形成系統醫學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