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曉清風

拂曉清風

拂曉清風,本名鄭靜耿,另用筆名拂曉(常用網名與博名HUO耳),80后中國潮汕玩文學一代;網路文學寫手、體育寫手,網易草根推薦名博;愛好文學、體育、旅遊等,多寫現代自由詩、散文、體育評論、時事評論等文字。.....

簡介


拂曉清風,本名鄭靜耿,八十年代生於廣東揭東;先祖為清朝直隸總督、太子少傅鄭大進,其祖輩因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遷居異地,現居廣州;
2000年開始創作詩歌和發表作品,著有個人詩集《凌風聽雨》;有詩歌作品入選《中國詩歌》、《新詩大觀》、《芙蓉錦江》、《情詩季刊》、《紹興詩刊》、《中國微型詩》、《碧草》等刊物,個人作品入選《中國詩人-現代文學作品集》、《圓夢之旅現代作品集》、《放飛希望--當代文學新秀佳作選》、《榕江潮》(揭陽青年散文選集)等文集刊物;散文作品散見《廣州日報“每日閑情”副刊版》、《揭陽日報“榕江水”副刊版》、《碧草》等雜誌、報刊;體育評論文字多見於網易體育首頁、網易博客首頁、體壇網首頁等;
曾獲廣東省節能徵文、河北作家協會圓夢之旅、網易奧運徵文聯賽等不同文學獎項;

網路創作


2006年9月,於網易建立個人首席博客(“HUO耳--十月的天空”),參與寫博、管理、博客徵文(籌備、策劃、實施、評選)等,曾參與多次網易博客大型圈子徵文策劃與評選;
2007年底,進御風博客聚合網,與主編清風徐徐攜手,先後出任御風博客聚合網編輯、責編、執行副主編等職,參與策劃和主持“博客花魁”、“金科考試”等御風知名評選活動;
2008年初,獲網易博客草根名博推薦資格;
2008年中,入中國博客文化促進會,出任常務會長、網易分會首席會長;參與策劃多項博客文化徵文比賽與編輯博客文化叢書工作;在文學前輩與友人的影響下,開始對現代新詩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2008年底,與友人同建文學網,試圖重塑御風博客,夭折而回;
2009年初,陸續結識部分潮汕籍與廣東籍作家、詩人,並在心靈詩歌論壇各位詩友與老師的幫助下,在詩歌創作上有了一個質的影響;
2009年5月,受邀出任網易2010年廣州亞運會版塊版主職位,開始策劃徵文、網友聚會、公益環保等亞運主題活動;
2009年7月,參與中國博客大賽,獲眾多網路朋友大力支持,獲近8000投票與百強博客資格,無怨無悔;
2010年開始混跡詩歌論壇,編輯詩歌刊物的歷程......

座右銘


生命並不在於得到什麼,而在於做過什麼......

也寫寫我


二十四年前,我於菩提樹下聽禪,佛說,去罷,我便來到了這個世上。五年前,我坐萬佛山端看雲,雲說,行吧,我便去了遙遠的地方。兩年前,我在南湖邊上觀魚,魚說,走吧,我便離開了那個城市。二十年來,我走過許多地方,我看了很多閑書,我寫了很多東西。有人問過我,是不是要成為作家,我說不是,他們都不信。後來沒人問了,我也沒有成為作家。我覺得這樣很好,人生數十載,若非如是......

詩歌作品


·五年後,回望一段走過的路

天說要下雨,我望著
以一個啞巴的姿勢,沒有言語
.
這些天,我一直在這條路上俳徊
數落一些被遺忘的燈柱
與來來去的人們,擦肩
在城市的忙碌。於掛滿憂傷的樹兒
或聽,或訴
.
明天是個節日
你來不來都一樣
這節日不需要太多的主角,有酒就行
醉酒之前,我一定會把排列整齊的酒瓶提前弄亂
他們散落的錯覺,開始象一種樂曲
爾後如這一夜悲漓的小雨
很冷,然後更冷
.
我知道,我將被貼上標籤
接受或多或少的膜拜與祝福
然後,才是你

·老屋

三十年的風風雨雨早已過去,弱不經風的你,懸系著我的擔心。--題記!
.
在侄女的嘆息和無知的童言中
我開始明白,一個遠在千里的
情感空白
系在風鈴中,我的擔心
老屋,此時正佝僂著身子
在陽光燦爛的十月,在一群新樓的後面,在時代的變遷中
以一種年老特有的疲態,愈走愈遠
.
從這裡出發
我的祖父,我的父親,甚至我年輕的家族
三十年的坎坎坷坷
老屋,留下的
僅僅是祖父和祖母遺落人間的畫像
畫像前,老屋的新主人
正隨著歷史的步伐,搬離了這裡,搬離了古老的村莊
.
此刻,我以站立的形態
在城市的中央,在老屋的西邊
在往西,再往西的地界
以一對千度近視的模糊眼睛
一個陌生的靈魂回歸故里
那裡,塵土飛揚
那裡,橫貫的高速公路正經歷著繁忙
那裡,一種莫名的疼痛
在村莊,在荒蕪多時的良田中
.
開始蔓延

·花

我還在種著花
這種持續,沒有終點
.
明天還在路口
也許所有的花都將盛開
也許,你所說的死亡
一切,都在
.
這個季節
每一個動作,心都在暗暗作痛
我看見,每一次成長
.
是的,她一直在長,一直在長
她甚至開始高過你,高過你的高度
在這個不該有酒,灰色的下午
抵擋住你的一次次痛擊

·雨

開始不知道如何寫你
在秋天,在一所偌大的房間里
.
你在玻璃窗上,停留的符號
是一次新而不陳的記憶
所有的反思,如昨夜
一場意尤未盡
歡快,卻也疲憊的舞會
.
這應該是多年之後的又一次提筆
寫你
.
我看見的你,依舊以敘事的形式
在窗外,在天地中央
而此時,你看見的我
我的眼神,我的面容,是否
多了一些冷酷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