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原名許夢符)男,1940年1月生於遼寧省錦州市,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先後在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北京醫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蘇聯東歐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工作。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員會委員。兼任東歐中亞經濟學會常務理事,東歐中亞學會理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特邀研究員。被新華社網路中心聘任為“新華網國際論壇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成就


• 研究領域
俄羅斯、獨聯體和前蘇東國家經濟。
• 著 作:
• 《超級大國的崩潰:蘇聯解體原因探析》(為第一作者),全書31.2萬字,本人10萬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1月;
• 《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經濟卷(主編),全書39.4萬,許新完成15萬,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 《轉型經濟的產權改革:俄羅斯東歐中亞國家的私有化》(主編),全書 31.1萬,許新完成18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7月;
• 《重塑超級大國:俄羅斯經濟改革和發展道路》(主編),全書 34萬,許新完成18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 《重新崛起之路:俄羅斯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副主編),全書35萬,許新完成4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9月;
• 《蘇聯經濟改革概況》(合著),全書20萬,許新完成11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1年10月;
• 《蘇東國家經濟體制比較研究》(合著),全書15萬,許新完成3萬,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
• 《蘇聯物資經濟》(第一作者),全書19萬,許新完成12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4年2月;
• 《改革的新思維:戈爾巴喬夫領導的蘇聯經濟體制改革》(合著),全書23萬,許新完成4萬,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
• 《蘇聯經濟戰略》(合著),全書21萬,許新完成7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6月;
• 《蘇聯東歐國家經濟》(合著),全書37萬,許新完成5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6月;
• 《分化與組合:轉變中的世界》(合著),全書18萬,許新完成2萬,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
• 《新俄羅斯:政治經濟外交》(合著),全書35萬,許新完成3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5月;
• 《普京:能使俄羅斯振興嗎》(合著),全書19萬,許新完成6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 《21世紀初的世界與中國》(合著),全書 30萬,許新完成2.5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2月;
• 《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俄羅斯》(合著),全書40萬,許新完成3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3月;
• 《俄羅斯十年:政治經濟外交》(合著),全書71萬,許新完成16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12月;
• 《十年巨變》俄羅斯卷(合著),全書30萬,許新完成6萬,中央黨史出版社,2004年11月。
• 論 文(近300篇,代表作):
• 《蘇聯經濟改革的新措施》(3.6萬字),《經濟研究參考資料》1980年第171期; · 《蘇聯工業管理體制的改革》(0.9萬),《世界經濟參考資料》1980年第56期; · 《蘇聯的計劃工作改革》(1.0萬),《世界經濟參考資料》1980年第68期; · 《蘇聯改進基本建設的新措施》(1.2萬),《世界經濟增刊》1981年第1期; · 《蘇聯物資供應體制的改革》(1.0萬),《物資管理》1982年第3期; · 《蘇聯東歐國家經濟體制改革比較的初步研究(合寫,3.0萬),《計劃經濟研究》1982年第21期; · 《蘇聯東歐國家外貿體制比較(1.0萬),《蘇聯東歐問題》1984年第2期; · 《蘇聯物資的宏觀管理(1.2萬),《國外物資管理》1985年創刊號; · 《蘇聯經濟管理中部門與地區的關係(1.7萬),《經濟研究資料》1986年6期; · 《蘇聯經濟發展戰略與經濟結構的調整(3.2萬),《經濟研究資料》1987年9期; · 《蘇聯物資技術供應體制的根本改革》(0.8萬),《國外物資管理》1987年4期; · 《蘇聯價格體制的全面根本改革》(0.8萬),《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88年第1期; · 《蘇聯財政機制的新改革(0.8萬),《蘇聯東歐問題》1988年第2期; · 《蘇東國家集約化條件下經濟結構的調整》(2.0萬),《經濟研究參考資料》1988年第194期; · 《蘇聯科技管理體制的改革(0.6萬),《經濟學動態》1989年第4期; · 《蘇聯財政經濟的困境和健康化規劃》(1.0萬),《經濟學動態》1990年第4期; · 《評蘇聯1990年經濟形勢及其發展前景》(0.8萬),《世界社會主義研究》1991年第2期; · 《評蘇聯政府的反危機綱領》(0.8萬),《高校理論參考》1991年第8期; · 《政府方案、總統方案和500天計劃在所有制改革上的異同》(0.9萬),《世界經濟與政治》1991年第7期; · 《評蘇聯的獨立國家經濟共同體》(0.8萬),《世界社會主義研究》1991年第35期; · 《蘇聯劇變的經濟根源》,(1.0萬),《世界經濟與政治》1992年第6期; · 《從中央與地方的經濟關係看蘇聯的解體》(1.1萬),《世界經濟》1992年第6期; · 《前蘇聯經濟增長方式長期未能根本轉變的原因和教訓》,(0.7萬)《歐亞社會發展研究》1996年第32期; · 《評俄羅斯的激進經濟改革》,(0.8萬)《東歐中亞研究》1992年第4期; · 《俄羅斯私有化評析》(0.8萬),《世界經濟》1996年第4期; · 《論俄羅斯的經濟轉軌》(1.7萬),《經濟研究參考》1996年第190期; · 《論俄羅斯的經濟結構》(1.5萬),《東歐中亞研究》1996年第6期; · 《原蘇東國家經濟轉軌》(研究報告,3.6萬),國家體改委《國外經濟體制研究》1997年第3—9期連載; · 《評切爾諾梅爾金政府1997-2000年經濟發展中期綱要構想 》(1.2萬),《東歐中亞市場研究》1997年第5期; · 《俄羅斯經濟改革的新階段和新政策》(1.0萬),國家體改委《國外經濟體制研究》1997年第1期; · 《基里延科政府政策走向和經濟前景》(1.3萬),《東歐中亞研究》1998年第4期; · 《俄羅斯金融危機的成因和影響》(0.9萬),《國際經濟評論》1998年第11期; · 《普里馬科夫政府政策走向和經濟前景》(0.4萬),新華社《參考清樣》98.10.10; · 《斯捷帕申政府經濟政策特點和前景》(0.3萬),《東歐中亞情況》1999年第40期; · 《俄羅斯經濟的危機形勢、政策和前景》(1.2萬),《東歐中亞市場研究》1999年第1期; · 《普京的第三條道路和俄羅斯經濟的新時期》(1.5萬),《歐亞社會發展研究》2000年年刊; · 《社會再生產的三級循環圈與我國經濟的新增長點》(0.9萬),《經濟學動態》1998年第3期;《光明日報》1998年5月8日發表壓縮稿;《新華文摘》1998年第5期轉載; · 《俄羅斯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的經驗教訓》(0.8萬),《世界經濟》1998年第7期; · 《轉型國家私有化模式比較》(1.7萬),《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3年第4期; · 《俄羅斯經濟轉軌評析》(1.2萬),《東歐中亞研究》2000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年第1期轉載; · 《探索新路 強國富民》(0.5萬),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2000年第17期; · 《普京經濟改革的第三條道路》(0.8萬),《東歐中亞市場研究》2000年第3期; · 《普京道路的經濟學分析(1.7萬),《東歐中亞研究》2002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2年第3期轉載; · 《評普京的“翻一番”戰略目標》(0.8萬),《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3年第11期; · 《俄羅斯的后工業化道路》(1.6萬),《歐亞社會發展研究》2003年年刊; · 《俄羅斯金融體制的改革》(1.5萬),《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4年第6期; · 《普京總統新任期的經濟治國方略》(1.7萬),《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4年第2期; · 《俄羅斯經濟轉型模式的選擇與反思》(1.2 萬),《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2005年第2期; · 《俄羅斯未來十年的經濟目標和發展模式》(1.1萬),《歐亞社會發展研究》2005年年刊; · 《論俄羅斯經濟發展戰略》(1.7萬),《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5年第4期。此外,還有譯著6部,譯文數十篇。獲獎成果:
• 專著《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經濟卷),獲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2003年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2004年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還獲得總參二部特等獎; · 專著《超級大國的崩潰:蘇聯解體原因探析》,獲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2001年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 論文《俄羅斯經濟轉軌評析》,獲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2001年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2002年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 論文《普京道路的經濟學分析》,獲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2003年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 論文《蘇聯集約化戰略下經濟結構的調整》,獲中國人民大學1988年優秀科研成果獎; · 論文《政府方案、總統方案和500天計劃在所有制改革上的異同》,獲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1991年優秀論文獎。主持的重點項目
• 《超級大國的崩潰——蘇聯解體原因探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參加人數4人,1995-1997年,1998年完成; · 《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經濟卷),所重點,參加人數11人,1899-2000年,2000年完成; · 《轉型經濟的產權改革——俄羅斯東歐中亞國家的私有化》,院重點,參加人數5人,1997-1998年,2002年完成; · 《俄羅斯經濟改革和發展道路》,過渡經濟學的階段成果,參加人數6人,2002-2003年,2003年完成; ·主持研究的項目《過渡經濟學》,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
• 指導研究生
學位姓 名性別專 業在學時間論 文 題 目
博士張養志國際政治(經濟方向)1998-2001俄羅斯體制轉軌的經濟學分析
博士張聰明國際政治(經濟方向)1999-2002俄羅斯企業制度變遷
博士遲 蘭國際政治(經濟方向)2001-2004中俄產權改革比較研究
博士劉 微國際政治(經濟方向)2001-2004俄羅斯財政制度的改革
博士王 遒國際政治(經濟方向)2004-2007論俄羅斯金融危機與金融風險防範
• 主要對外學術活動
• 訪美 1992年6月,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訪問小組成員,赴美國華盛頓大學,參加該校歐洲、俄羅斯和歐亞大陸研究所舉辦的“中央計劃經濟的改革和轉型”學術研討會。作了《評俄羅斯的激進經濟改革》的主題發言。
• 訪俄 1993年10月和1997年6月兩次赴俄羅斯進行學術訪問,圍繞俄羅斯經濟形勢、經濟政策、經濟轉軌、政府職能轉換等問題,與俄著名學者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 訪德 1997年8月,作為國家體改委考察團成員訪問了阿登納基金會、聯邦司法部、託管局、僱主協會等機構,還與經濟部官員和一些大學教授座談。對德國社會市場經濟、公司制度和東部經濟轉軌,進行了考察。